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西游原是丹道书 » 第三十二章:独孤九剑的破解之法(一)

第三十二章:独孤九剑的破解之法(一)

    当然,针对独孤九剑的破解之法,并非只有如同葵花宝典一般,依靠诡异的高速,让自己的破绽不被对方抓住。

    就韩萧林所知,仅仅在金书里,便有其他不下四种方法,可以破得独孤九剑。

    你道是哪四种?

    其一,便是武当的太极剑法!

    韩萧林穿越前,曾见过不少的金书论武,大多都有将独孤九剑排列在太极剑法之上的排名,以前的他也深以为然。

    想那独孤九剑后发先至,破尽天下武学,有进无退,何其厉害。

    太极剑法虽然也是讲后发制人,看起来和独孤九剑的后发先至理论差不多,

    但太极剑法被冲虚这等武当掌门用出来,却被令狐冲这等五岳剑派的后辈,用独孤九剑给破掉了,

    所以太极剑法哪里又及得上独孤九剑呢?

    如今的韩萧林却道,实际上却是独孤九剑,是万万比不上太极剑法的。

    原因何在?

    先不说令狐冲破了冲虚道长的太极剑法乃是运气使然,

    或者即便说,那个时候的令狐冲,因为修行独孤九剑时日不长,

    即便冲虚道长的太极剑法有破绽,只是当时的令狐冲没有瞧出来罢了。

    单说这太极剑法和独孤九剑的特点。

    独孤九剑是后发先至,

    这个后发先至的前提,是需要看到对方出招,

    因为只要对方出招,便有破绽,

    独孤九剑便可根据对方的破绽,在对方的招式将出未出之际,抢先出招,后发先至,

    从而迫使使对方回防,直到被独孤九剑打败。

    所以实质上,独孤九剑并不是后发制人的剑法,

    只是这后发先至,被一般人看起来,像是后发制人,

    实际上,独孤九剑都是先攻出手的。

    但太极剑法就是一个奇葩,因为他是真正的后发制人,也就是如果对方不出招,太极剑法理论上也是不用出招的。

    冲虚那种在对方不出招之前,自顾自画圈的做法,已经是落了下乘。

    同样举例甲乙两人为例,前者习有独孤九剑,后者习有太极剑法,

    乙的太极剑法是后发制人,所以若是甲不出招,乙也就不存在所谓出招,

    但乙不出招,也就无招,没有破绽,甲的独孤九剑又如何能先出招破掉对方呢?

    独孤九剑的后发先至,那也是瞧见对方的出手征兆,而预判对方的招式,然后攻击对方的破绽,

    若是乙根本就不出招,甲即便独孤九剑再是厉害,也没法从无招之中,瞧出破绽,

    如此一来,两者便只有像那高手对决一般,相顾无言,看谁能坚持,

    先出手者,败!

    只是这样一来,先不说练太极剑法的人,养气功夫绝不会比练独孤九剑的人差,

    且说太极剑法本就是后发制人的,所以哪怕多等上几天几夜,只要撑得住,也是不会落人口实,

    反而练独孤九剑的那人,若是持有这有进无退的剑法,还与对方行那静立之事,哪怕没出手,其实已经算是败了。

    所以,这后发制人,防守至极的太极剑法,正是那有进无退,料敌机先的独孤九剑的克星!

    这也是为何在金书里,太极拳剑能享有如此之高的声誉,

    因为在武当张三丰创出太极拳剑之前,那个世界的所有武学,都是遵循的先发制人的道理,

    唯有这太极拳剑,却是被张三丰前无古人地开发出,后发制人的道理。

    所以在金书里,这能破得独孤九剑的武学,

    其一便是武当的太极剑法。

    这其二嘛,便是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

    当然,说到这里,若是韩萧林旁下有其他穿越者,也许有人会认为天机公子韩萧林是在胡吹大气。

    六脉神剑说开了,也不过就是真气外放的气剑罢了,也是有剑招,也是有剑谱的。

    既然有剑招,且六脉神剑也不是如同太极剑法那种后发制人的剑法,

    如何又不会被独孤九剑的破剑式给破除呢?

    实则是因为六脉神剑所发剑气乃是无形剑气,且快如电闪。

    《天龙八部》第十章“剑气碧烟横”里,原文有曰:

    鸠摩智思虑周祥,早有一路掌力伏在胸前,但他料到的只是一着攻势凌厉的少商剑,却没料到枯荣大师双剑齐出,分袭两处。

    鸠摩智手掌扬处,挡住了刺向自己右胸而来的一剑,跟着右足一点,向后急射而出,但他退得再快,总不及剑气来如电闪。

    剑气无形,非是没有形状,而是看不见!

    观之不见,是谓无形,

    所以那大轮明王鸠摩智与天龙寺众僧斗武时,

    若非先以火焰刀点燃了藏香,使得那藏香所升碧绿烟气,可以让人察觉剑气路径,

    否则就算是段誉,怕也无法通过鸠摩智与天龙寺众僧的武斗,便将那六脉神剑剑谱悉数记下,然后融会贯通。

    六脉神剑乃无形剑气,观之不见,是谓无形。

    也就是说,若是独孤九剑对上六脉神剑,这无论是料敌机先,还是后发先至,首先难度就上涨了不止几倍。

    因为论料敌机先,若是对上其他剑法,无论对方招式精妙与否,

    无论对方是手持哪种武器,还是单纯以掌法,腿功为长,

    施展这类武功的动作幅度,总归是比习有六脉神剑之人,只伸伸手指的动作幅度要大的。

    同样习有独孤九剑的人,面对一个用普通长剑的敌人,和面对一个只需要动动手指的敌人,后者料敌机先的难度比起前者,何止大了几倍。

    前者以手中长剑,无论是刺、劈、砍、削,皆有不小的动作幅度,也就是所谓的有不短的技能前摇,

    而后者微微动一下手指即可施展六脉神剑,技能前摇近乎于无。

    习有独孤九剑的人,面对这两者,同样的料敌机先,难度就是天差地别了。

    更何况,即便可以料敌机先,还有个问题是始终避免不了的,那就是间合。

    所谓间合,一般可以被理解为双方打击所需要的距离、时间、心理上虚实的空间。

    举几个通俗点的例子,

    比如张三用关刀去砍人,那么张三的间合起码在一米二以上;

    若是李四用西瓜刀去砍人,那么理想的间合便是在李四手臂长度的三分之二再加上三十公分左右;

    若是王五要拿把削苹果的水果刀去砍人,那间合就跟他自己的手刀去砍人差不多了,

    那这有什么问题呢?

    问题就在于,每一种兵器都有最适合自己的间合,

    战斗时的距离若是超过了适合自身的间合,便只能防守,无法进攻;

    而距离若是小于自身的间合,兵器的威力和使用者的发挥就都会受到限制。

    习有独孤九剑的人,无论是到了所谓的利剑、软件、重剑甚至是木剑的境界,

    只要手中还有剑,那么他手中的那把剑的长度,便是制约他间合的重要阻碍。

    相反习有六脉神剑的人,仅需动动手指,便有无形剑气射出。

    如此一来,这两者如果相斗,若是距离太远,习有独孤九剑的人,间合过长,一剑刺出,根本够不到对方,

    而六脉神剑所射出的乃是无形剑气,亦非有实有质的暗器,独孤九剑也没法用所谓的破箭式将其打落,甚至反射伤敌,

    便只能被动防守六脉神剑的进攻;

    与此同时,也是因为六脉神剑乃是无形剑气,习有独孤九剑的人,在防守之余,

    还得特意留意出招者的手指变动,以此判断六脉神剑的剑气路线

    否则一个不察,独孤九剑使用者便是容易中剑落败。

    若是距离太近,间合过低,比如两者相距仅有数寸,

    习有独孤九剑的人,此刻即便使用匕首乱扎,

    都要比用长剑施展独孤九剑来的方便;

    相反,这个距离,对习有六脉神剑的人来说,也不算什么限制,

    哪怕是再近一点,两者贴身,

    也不妨碍习有六脉神剑的人,动动手指,射出那六脉神剑的无形剑气。

    若是距离刚刚好,正好适合长剑的间距呢?

    道理也是一样的,独孤九剑的优势在于料敌机先,然后后发制人,

    若是习有六脉神剑的人,伸伸手指的速度,都赶不上习有独孤九剑用长剑刺出的速度,那活该前者被后者打败,

    但这个输法,也不过就是修行这两种剑法的人的差距,而非六脉神剑比独孤九剑差。

    所以综上,若是修为相等,在独孤九剑进入无剑境界之前,六脉神剑的习有者,也是可以败得独孤九剑的习有者的。

    除非习有独孤九剑的人,能练到到无剑的境界。

    待到那人能以将独孤九剑练至无剑胜有剑,草木竹石均可为剑的时候,

    此时与六脉神剑一比,说不得输赢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