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西游原是丹道书 » 第五十五章:如梦

第五十五章:如梦

    一样的开头,一样的发展,但是故事里的男子却不一样了。

    李家少爷上京赶考,一篇文章名动京城,圣上御笔钦点状元名号。

    李家少爷欣喜若狂,他终于有了迎娶心上人的资格。

    但状元之才,向来只能由皇家独占,何况这次的状元英俊风流,更是驸马的不二人选。

    皇帝一纸诏书,便欲拆散一对鸳鸯。

    在锦衣男子口中,那李家少爷也是高傲心性,况且家有佳人等候,怎肯屈从?

    但是皇家颜面却是不容践踏,李家少爷抗旨让皇上龙颜大怒,下旨建了明月楼,并对李家少爷发了狠话,你若想不通便在里面过一辈子。

    李家少爷无奈,被迁进明月楼,只是那个时候的他,并不知晓,

    在他被迁进明月楼的同时,皇上就对外宣旨,称李家少爷已成为驸马,入住明月楼。

    此等做法,与其说是皇帝为了要面子,不如说更是想让李家少爷那位在家等候的心上人,绝了那份念头。

    但纵奈何天子威严,也强求不了别人的心思。

    李家少爷宁死不从,一来二去,竟在明月楼里住了十八年。

    十八年,十八年,普通人一生,有多少个十八年?

    公主老了一个又一个,没有一个公主愿意像如花一样等候;

    也没有一个公主,愿意尚一位三十多岁的驸马,哪怕他文采斐然,丰朗依旧。

    皇帝无奈,只得将李家少爷放了出来。

    待李家少爷马不停蹄赶回故乡,佳人却已找不到踪迹。

    我默默收茶,带着李家少爷去了长提。

    我指着如花的坟,李家少爷僵住。

    夕阳西下,我依稀又看见那个粗布白衣的女子,满心期待地走过堤上柳,望断愁肠。

    苍茫人世,浮云半生,猜不透。

    你以为的那个故事,你看到的那个开头,你经历的那个过程,带来的,或许并不是你以为的那个结局。

    我终于有了这个完整的故事,辞了村人的挽留,继续上路。

    我还要去找下一个故事。

    而这个故事,在传出之后亦被人,作词写曲,留有《如花》一首。

    然后那位说书人款款开口,又是一曲《如花》,飘然入耳:

    他在夜里把灯点

    四书五经读几遍

    是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守在一边

    她在灯下把墨研

    荆钗布裙一双眼

    看他寒窗苦读十年誓要上得金殿

    送良人到渡口

    她说一生也为你守候

    他说等我金榜题名

    定不辜负你温柔

    十八年守候她站在小渡口

    十八年温柔他睡在明月楼

    那孤帆去悠悠

    把她悲喜全都带走

    千丝万缕堤上的柳

    挽不住江水奔流

    看春花开又落

    秋风吹着那夏月走

    冬雪纷纷又是一年

    她等到人比黄花瘦

    她在夜里把灯点

    江阔云低望几遍

    云里几声雁断西风吹散多少思念

    想他灯下把墨研

    一字千金是状元

    等他衣锦还乡等过一年又是一年

    谁打马渡前过

    回身唤取酒喝一口

    低声问是谁家姑娘

    如花似玉为谁留

    十八年守候她站在小渡口

    十八年温柔他睡在明月楼

    那孤帆去悠悠

    把她年华全都带走

    千丝万缕堤上的柳

    挽不住江水奔流

    看春花开又落

    秋风吹着那夏月走

    冬雪纷纷又是一年

    她等到雪漫了眉头

    听醒木一声收

    故事里她还在等候

    说书人合扇说从头

    谁低眼泪湿了衣袖

    她走过堤上柳

    夕阳西下的小渡口

    风景还像旧时温柔

    但江水一去不回头

    又是说书人收摊的时候,听众一一离去,说书人又被谁拉住了衣袖,这次不是故事里的锦衣男子,而是一只小熊猫。

    “先生,这个故事,好像还有后续的吧。”

    一手提起小熊猫,放在左肩上,秦逸对说书人缓缓开口道。

    《如花》的故事,在说书人口中,已然完结。

    但这个故事,似乎是说书人修改过后的,因为秦逸听得出,其实这个故事,应该还有另一个真正的结局。

    “哦?”

    说书人似乎很好奇,这个故事,在不同的地方,他总共讲了不下数十遍,虽然每每听这个故事,总有人泪湿衣衫,却从无一人能听出,其实这个故事,是被他修改过的。

    这被他修改过的《如花》,虽然结局依旧不完美,但至少故事中的李家少爷和如花,都没有辜负彼此,

    不过是天意弄人和权贵弄人罢了,才导致这对新人,阴阳相隔。

    “今日尚且还有时间,能否斟一杯茶,与我和前辈讲讲,《如花》,真正的后续呢?”

    “前辈?”

    说书人左看右瞧,四下已经没有第三个人了吧。

    “是我肩上这位,”

    秦逸笑了笑,指着肩上的小熊猫对说书人道:“它,就是我的前辈。”

    “原来如此,”

    说书人走南闯北,稀奇古怪的事情,见得并不少,秦逸风度不凡,这只小熊猫刚才拽他衣袖之举,怕也是一只灵兽。

    被人称为前辈,那也就不奇怪了。

    “阁下尊姓大名?”

    “秦逸。”

    说书人一边倒茶,一边问道:“秦公子,是如何知晓《如花》的故事,还有真正的后续呢?”

    “也许是一种感应吧,”秦逸回道:“听完先生的《如花》,我总觉得,那个李家少爷,不该是像先生故事里所言的那样。

    所以妄自推测,先生之前说的故事,应该是修改过的吧。”

    “想不到我说书这么多年来,你还是第一个能听出有故事是被我修改过的。”

    说书人呷了一口茶,缓缓道:“世事如棋,乾坤莫测;自我从事这个行业一来,所见所闻者甚多。

    也知道世间之事,大多不甚美满。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

    只是有些故事,不该被人遗忘,稍作修改,无伤大雅,能让人知晓其中深意,便已然足够。

    既然公子想知道《如花》的真正结局,那在下也不私藏,

    《如花》的结局,便是另一个叫做《如梦》的故事。”

    说书人款款开口,又是一段故事在他口中上演。

    这个故事的开头依旧是一样的,区别在于,这个故事里,李家少爷并不是少爷,只是一位普通人,

    而如花也只是一位普通的女子。

    他和她都是普通人。

    他背负着希望踌躇满志上京赶考,却年复一年屡试不第。

    他觉得自己无法带给她无忧无虑的生活,无法让她幸福,于是选择了最懦弱的做法:

    不再参试,而是隐姓埋名留在京城。

    很多年以后,潦倒度日的他,和不再期盼的她,分别在京城和家乡不同的说书人口中听到了同一个故事,

    主角有些像他们,情节却更曲折离奇。

    最后故事里的如花姑娘还在等待,听书客有点嗟叹,有的愤慨,有点暗自催泪。

    他怅然想起那年柳絮纷飞的离别渡口,而她在醒木声中突如其来地泪湿了眼眶。

    春风半城莺飞草长云羞

    水才暖池上鸳鸯白首

    他遥想远方渡口眼中映江流

    听书说记得那年杨柳

    春茶半盏二刻惊堂时候

    下回是花月缱绻温柔

    她抖落飘絮满头挽起长衣袖

    问良人曾在故梦里有

    十八年守候她站在小渡口

    座上客几人泪湿了衣袖

    他点新灯照旧画

    如梦人似玉如花

    春酒长堤洒殷殷许荣华

    她一笑双脸生霞

    他着旧衣添新蜡

    几人欢喜金榜下

    春庭明月冷寥落不还家

    输了少年负了她

    春雨半衫长街湿了闲愁

    水轻寒碑上鸳鸯刻就

    他遥想远方渡口眼中映江流

    听书叹春花开落成秋

    春光半窗竹马青梅皆旧

    书连场老了皓齿明眸

    她抖落飘絮满头挽起长衣袖

    问良人曾在故梦里有

    十八年温柔他睡在明月楼

    堂上醒木响余韵犹未收

    他点新灯照旧画

    如梦人似玉如花

    春酒长堤洒殷殷许荣华

    她一笑双脸生霞

    他着旧衣添新蜡

    几人欢喜金榜下

    春庭明月冷寥落不还家

    输了少年负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