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参加完葬礼后我成了大明星 » 章一百柒拾肆、我们这旮都是山城人?

章一百柒拾肆、我们这旮都是山城人?

    发布会的话题,当然还是主要围绕着电影本身来。

    就算没有祖儿,杨青也会想办法把话题拉回来,所以渐渐地,记者们也不再问那些有的没的。

    虽然想要搞事情,但是不能竭泽而渔啊,何况这种情况下就算问了也问不出什么来,又没有被抓到什么证据。

    李程浩跟苏小景行事都很小心,而和祖儿除了那一次,平常除了正常的说话招呼,两人其实也并没有表现出太亲昵的姿态来。

    何况就算私下接触的人能够察觉出两人有暧昧,也不能多想,更不会乱说话。

    倒是有自媒体拿片场剧照来混淆视听,但不可能当着面拿着这个来说事儿,只会让自己成为笑柄。

    成为笑柄没关系,要是得罪死了这边,山风娱乐拉入黑名单,对他们自己就得不偿失了。

    记者多少还是要依赖着明星、剧组而活着的,所以明星不太愿意得罪记者,记者也不会随便往死里去得罪一个明星。

    何况还是李程浩这样背景深厚,一个就能影响一大片的。

    当然,这里说的是正经的记者,不包括那些剑走偏锋的狗仔。

    狗仔的存在,其实就是人的窥探欲的一种体现,正因为大众普遍有对于名人隐私的窥视欲,所以狗仔才会大行其道,直到现在欧美和港岛都还有不少。

    不过这跟娱乐生态是相依相存的,港岛演艺圈的没落,也让那些狗仔们没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这就是另外的话题了……

    总之,这场发布会还是慢慢进入了剧组自己的轨道中,然后又在和谐问答中,走向了尾声。

    “好的,这次很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能够来参加这一次的发布会……”

    而终于,赶在中午吃饭的时间之前,杨青宣布了发布会的结束,然后顺势请这些媒体记者们上酒店二楼去,给他们准备了一顿招待宴。

    也算是给他们示好,打个招呼让他们说点好话的意思。

    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到时候新闻报道就算要搞事情也多多少少得收敛些,这是潜在的默契。

    而他们剧组的第一次内部集会,却也要开始了。

    主要是分派下去任务,包括演员们的跑酷训练、熟悉剧本和方言,同时他们出去取景也需要分组进行,这样更有效率一些,他自然得好好安排他们做的事情。

    祖儿就坐在李程浩的身边,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她突然用膝盖蹭了蹭李程浩的大腿,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之后,才凑过来低声问道:“你刚刚说的那些,是真的假的啊?”

    “什么?”

    “哼,装傻!”祖儿白了他一眼,又说道:“不过不管是真的假的,我都很高兴。”

    李程浩有些懵,都不知道她指代的是哪句话,什么真的假的。

    回想了一下,刚刚自己说的只是场面话啊,有什么能够引起她误会的内容么?

    还是说,她又自行脑补了?

    不过现在他暂时顾不得祖儿的莫名其妙,因为杨青在叫他了:“程浩,这边你看着,有没有问题?”

    李程浩知道他是让自己管着演员组这边,虽然这里有老前辈,也有张伟这样地老大哥,但李程浩毕竟是正儿八经的资方代表,又是男主角,按说也没问题。

    所以犹豫了一下,他也点了点头,没有拒绝。

    杨青离开,制片人也得跟着他去,那这边自然是李程浩有最终做主的权力,只不过张伟和两位老前辈可以从旁协助,李程浩也可以多听取旁人的意见。

    大家都是老江湖了,就算是李程浩现在也是第三个剧组,有了经验不再是纯粹菜鸟了,其实只要各自做好本分的事情,也没那么多需要担心的麻烦。

    剧组很多时候麻烦是来自于外部的打扰,或是内部有些小心思的人,为了自己的算计挑动矛盾。

    不过暂时来看,他们这里应该没这样的人,大家有着共同的利益驱使,就算真有一些小矛盾也可以暂时放下来。

    “差不多就是这样,我估计我们最多半个月就能回来,到时候你们这边应该也差不多了,然后我们就在这里汇合,正式开拍。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杨青说完,突然看到张伟举手,点了他一下。

    张伟张口却是笑道:“我们以后开会能不能干脆就用山城方言来说话,用普通话我怕不太好。”

    杨青愣了一下,花了好一会儿时间才弄明白他的意思。

    因为他这句话就是用方言说出来的,不能说标准,不过也勉强能听得懂,就是感觉有点不习惯吧。

    因为总感觉能听出来是一个东北人在说山城方言……

    不得不说,东北口音实在是太魔性了,如果同样是说普通话,真的很容易说着说着就被带歪。

    而且剧组里的主要演员除了李程浩和丁笑滢,还有两个来自于宝岛的老戏骨,其他人都是北方人,来说南方的方言,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杨青自己本身是山城本地的,他手下这一套拍摄的班子找的也都是自己熟悉的,所以其实用方言交流肯定没什么问题的。

    “你这个提议很不错,不过这样子交流会不会有一点难度?”

    李程浩就笑道:“没事,听着听着就习惯了,而且这也能顺便把练方言的时间节省下来。”

    杨青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没错,除了那种实在是什么都学不会的笨蛋,这语言的学习,如果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说话的环境,再加上个人自己也有意愿的话,想要学会其实也没那么难的。

    而且杨青也想到,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可以培养大家感情和默契的好机会。

    虽然他们大多是同一家公司的,但平常交流时间也未必有多少,而且同公司也未必意味着同样的利益,大家都是各有心思的。

    如果能够让大家联合一心起来,到时候说不定能事半功倍。

    之后又交代了一些琐碎的事情,然后就准备要分开了。

    大家各自回酒店休息一番之后,该离开的就离开,该开始训练的开始训练。

    不过李程浩他们还没发立刻展开跑酷培训,因为请的专业团队还没有到,所以干脆由张伟这公司老大哥提议,大家在一起开个茶话会,直接用方言来交流。

    先是从一些简单的语言小游戏开始,然后开始讲台词,讲自己的人物小传,相当于是一个小型的剧本研讨会了。

    金世界和李利群二位老前辈没有参加,不过也在旁边看着。

    他们扮演的本身就是弯弯来的人,算是本色出演,也不需要练方言,不过还是陪在一旁,看着小年轻们玩起来,也觉得挺有意思的。

    毕竟除了他们两个,在场最“老”的张伟也才三十四岁,李程浩、丁笑滢和祖儿三个都是九五后,晚意也在九五徘徊,的确算是一个很年轻的团体了。

    “我这次所扮演的曲明京,本身是一个爱幻想的山城本地宅男,因为喜欢看网文和霓虹的轻小说、动漫,所以他还算是一个二次元。

    “他最喜欢幻想自己的城市、甚至这个世界遇到危机,然后自己化身救世主,来拯救世界,就像是那些小说动漫里面描述的一样。但实际上他只是一个废柴,什么能力都没有,只能啃老。

    “他和家人关系也很不好,靠着父母的退休金过活,却不思进取,而父母希望他能够走出去找工作、独立,他却总是不耐烦,只会向他们要钱……”

    说实话,从这个初期的主角人设来看,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喜欢这个主角。

    不过电影嘛,人设不极端一点,怎么反转,怎么成长呢。

    这部电影显然就是一个主角颠覆和“进化”的过程,不过结局也有些出乎意料的地方。

    到底最后一切都是主角的幻想,还是真是发生过,他已经改变了世界了?

    当然,主角身上最大的标签虽说是“宅男”,但他们不会把主角标榜为宅男,也不会简单地把他定义为啃老。

    要不然的话说不定就会得罪一些观众中的群体,毕竟这年头被带节奏太容易了,要是一不小心被贴上歧视某部分群体的标签,很难摘下来不说,最后还可能让路人都反感,那可就是大损失了。

    所以李程浩关于如何表演这个角色的想法,就是不拘泥于其中任何一面,而突出他本身性格上的缺陷、恶劣之处,比如说好吃懒做、比如说爱推卸责任等等。

    但是等到他期待的世界末日真正来临,他却又很快成长成了一个真正的英雄,连性格也有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

    而到底这是真实的他,还是只是想象中的他也要到最后才会揭晓答案。

    是英雄的外衣下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还是因为渴望成为英雄才表现出来翻转的性格?

    总之,这就是这个角色身上最大的看点了,也是李程浩扮演的时候的一个难点,甚至梁朝就直接让他把这当成是两个角色来诠释。

    “你就把他当成一对性格迥异的双胞胎,我们都知道双胞胎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是性格上可能却会截然相反……”

    他举这么一个例子,李程浩就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因为从剧本上来看,这本质上还是一个人,只是一个人身上的两面,这不就正像是有些双胞胎的特征么?

    “我有个疑问!”

    既然是剧本研讨,那每个人对于角色的研究,当然也要拿出来让大家看一看,有不同意见也可以提出来。

    同样的剧本,不同人看起来感觉也会不一样。

    杨青打算把这研讨会放到之后,但他们现在提前了,也算是先建立一个默契。

    有时候,让对戏的演员先知道你要表达的意思,这样或许在表演的时候,就能够靠着二人的努力达到那样的状态,这样能避免有时候个人状态不好时候的发挥。

    提出疑问的是晚意,也是公司的晚辈,但在李程浩面前也算是前辈了,甚至年龄也比他大一些。

    李程浩当然不会生气,笑了笑道:“你说……”

    “这个角色,如果前期只是一味的表现出他的恶劣之处,虽然后面的翻转可能会更具有冲击力,但也可能给观众带来违和感。是不是适当的加入一些也可能闪光的地方,这样比较好?”

    李程浩花了一些时间才明白了他的意思,毕竟现在是在用山城方言对话嘛。

    李程浩感觉自己说的已经算是不错了,毕竟之前也练了很久,都要废寝忘食了,而他们是在后面的试镜通过、角色确定之后,才开始去接触,自然会差上一些。

    不过看来他也是付出了努力,而且天赋估计也不错,所以学得也像模像样了。

    当然这不是重点,李程浩想了想,就笑道:“但是按照我的理解,我是把这个剧本分成三段。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三段里面,其实除了主角,其他人的性格,也或多或少有些变化?”

    这个大家自然有所发现,但也想听听,李程浩是不是对这有独特的见解。

    李程浩笑了笑,便在众人目光中,继续用他逐渐熟悉的方言说道:“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这其实预示着,主角的三种不同的视角,一种是他自己眼中的,一种是他梦中的,还有一种则是现实中的?”

    其实这种问题,直接去问杨青这个剧本创作者就知道了。

    但是创作者有时候的意图,可能就是想要故意混淆,让观众甚至演员可能分不清。

    倒不是故弄玄虚,而是这样能够增加一些悬念感,也能增添故事的吸引力。

    反正如果真要问杨青,杨青估计也只会笑而不语。

    就算到时候拍摄的时候说戏,也不会直接跟李程浩说得明白,而是会引导他去找到某种状态。

    当然,如果李程浩自己的理解能够让导演满意的话,或许也会直接采纳他的这种方式。

    听完了李程浩的话,大家先是领会了一下意思,然后就开始思考。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大家有什么不同意见,也可以提出来。不过我觉得,倒是不妨先来试试效果,看看哪一种更有张力?”

    戏剧张力说明不了什么,不过基于剧本的情况下,更有张力的桥段肯定是演员和导演更加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