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末殇 » 第二十七章 祸心生,杀心伏

第二十七章 祸心生,杀心伏

    崇祯元年,农历十二月廿二,除夕佳节将近,北京城里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花灯招展,鞭炮齐鸣,年味也越来越重。

    西北和辽东的战事像是根本影响不到他们的生活,毕竟朝廷都还没传出什么信,他们跟着瞎着急也没啥用,还不如管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该干嘛干嘛去。

    秦王朱存枢、晋王朱求桂、周王朱恭枵、楚王朱华奎、蜀王朱至澍、代王朱传火齐、庆王朱倬纮、岷王朱企崟、瑞王朱常浩、福王朱常洵、潞王朱常淓、益王朱由本等二十二位藩王皆奉旨领诏,入宫同皇帝一起庆祝新年的到来。

    除此之外,本来还应该有肃王朱识鋐,不过他所在的兰州府,被李自成所率领的起义军攻陷,朱识鋐兵败被俘,全宗的人皆被杀。

    就当前这个情况,朝廷也没实在没有办法捞兄弟他一把,只能先给他修了一个衣冠冢,等他什么时候英勇就义了,追封一下,再大肆宣传肃王拼死抵抗,宁死不屈的光荣事迹,号召天下人都来学一学。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省钱的办法,还可以不用死人。

    “陛下,请恕老臣直言,历经二百余年,大多数藩王的血缘离我大明都多多少少有一些疏远,与朝廷的关系,也可以说是貌合神不合,此时宣他们进宫,恐怕有些不妥。”

    让太监在铜镜前,为自己打理着身上的龙袍,朱由检扶正头上的发冠,准备去迎接从各地远道而来的藩王。

    桌子上凌乱的摆放着几十副画像,正是各地藩王的肖像画,在朱由检眼里,这些画上的人都长一个样,就算面对面看见了,他也认不出谁是谁,索性找了个大臣帮自己辨认。

    “孙侍郎,朕自当知晓,想必你也是知道的,我大明供养这些藩王,光是一年的花销,就可以抵做我大明数年来的军费开支。”

    “与其让李自成,张献忠之流抢去了这些钱财,用来扩充自己的军队,还不如我自己亲自来拿,充实我大明国库,也算是他们为我大明尽了一份力吧。”

    孙传庭瞳孔微缩,侧身走到一旁,为朱由检让出一条路,而后才进言道。

    “陛下的意思,是削藩?”

    “若是陛下有如此打算,臣不敢苟同,靖难之役,陛下难道忘了吗。”

    朱由检闻言停下了脚步,转头朝孙传庭咧嘴一笑,让孙传庭为之一惊,不知道皇帝是不是要怪罪于自己。

    “京城之中,难免会混入贼奴的刺客,城中兵力不足,各地方做不到面面俱到,某位王爷不幸遇害,也是情有可原的事,你说对吗,孙侍郎?”

    孙传庭快步走到朱由检面前,跪地叩首,请求朱由检三思而后行,不要落下个弑亲的罪名。

    “陛下想对自己的兄弟下手?!这罔顾人伦啊,为天下人所诟病,望陛下三思。”

    朱由检抬手示意,王体乾等人出去候着,弯下腰面对着孙传庭。

    “用他们几个人的命,换我大明的天下稳定,这笔买卖很划算,还有别说什么兄弟不兄弟的,朕跟他们不熟,尤其是那个死胖子,早看他不顺眼了。”

    “巡抚递上来举报他罪名的奏折,都已经堆成一摞,把他凌迟都算轻的了。”

    伸手扶起跪在地上的孙传庭,帮他拍了拍朝服上的灰尘,满意一笑,才迈步离开。

    “还请孙侍郎随朕一同前往乾清宫,见一见朕这些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兄弟们。”

    见皇帝心意已决,孙传庭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或许大明的战乱将从此夜开始,藩王死在京城,朝廷若是没有个交待,很有可能导致其余人等反叛。

    皇帝还是太年轻了,把许多事都想的太过理所当然了,殊不知这里面的各种利害关系,稍微走错一步,便有可能万劫不复。

    不过这也怪不得朱由检本人,毕竟他也是临危受命,又恰逢国运衰微,能做到这样已属实不易。

    心中暗自打定主意,孙传庭无论如何也要拦住这件事的发生,他们就算要死,也绝不能死在京城。

    辽东,关宁锦防线,宁远城。

    袁崇焕站在城门楼上,面朝南方远眺,除夕本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可边关未平,他们又能怎么办呢。

    回首望向城中,袁崇焕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眼角却是漏出几滴眼泪,家家户户的开始大扫除,贴窗花,可自己家中还有什么人在等着自己吗。

    祖大寿不失时宜的走上前来,朝袁崇焕微微一拱手,随即递上一份清单。

    “袁大人,从京城来的慰劳官员已经到达,随车的还有皇上赏赐的牛羊和一些过冬的物资,这是清单,不知当如何分配?”

    “分下去吧,赏给军中的将士们吧,大过年的,让他们跟我们在这里一起守边关,也难为他们了,让他们今晚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饺子吧,正好我也馋了。”

    自嘲一笑,袁崇焕转身朝下方走去,祖大寿也随即紧步跟上,皇帝派来的人,无论如何还是要见上一见的,趁机再跟皇帝提点要求,要点钱,要点粮啥的。

    “我有种预感,皇太极很有可能会趁着这个时候,再来进犯,毕竟这是我军最松懈的时候,呵呵希望我是错的吧。”

    袁崇焕像是对身后的祖大寿说,又像是自言自语,不等祖大寿回应,便在寒风中走远。

    乾清宫的宴会已经开始,诸位藩王相互举杯,觥筹交错,虽然大家相互谁也不认识谁,但装装样子还是要的,更多的则是在秀家底。

    “我西安府每年光纳税就有五百多万两白银,其他各项就更不用说了。”

    “哼,要这么说,我开封府岂会比你们差,要是叛军敢来,我出五十两黄金一颗人头,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要说富,还得论我成都府,那可是天府之国啊,自古就是人杰地灵,更有蜀地天险。”

    ……

    “既然各位都这么富得流油,何不给朝廷捐一点啊,我可是为这几两白银都快愁白了头。”

    正在各地藩王各自吹嘘的时候,一道威严又不失亲切的声音从殿外传来。

    众人定眼一看,见一青年男子身着五爪金龙袍,踱步走近。

    “参见皇帝陛下,大明皇帝圣躬安。”

    “呵呵呵,大家都是自家人,何必如此多礼,说起来,朕还是诸位叔叔的晚辈呢,这不是在折煞小侄吗。”

    朱由检笑着走到主位之上,端起酒杯朝诸位藩王敬酒,随即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