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末殇 » 第三十八章 潼关对峙

第三十八章 潼关对峙

    李自成站在山顶,眺望着远处连绵不绝的长城,感叹着它的雄伟壮观,城长长兮腾龙飞,关重重兮越天北。

    他此刻觉得,他就是当初意气风发的汉高祖刘邦,朱由检就是那穷途末路的秦暴君嬴政,此刻他胸中畅快无比,忍不住大喊了一声。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一声大吼,让所有的士兵目光都看向山顶,就连来人的脚步也为之一顿,嘴角勾起,满脸都写满着不屑。

    同时李自成也望向潼关那边,嘴角微微上扬,只要今日攻陷那里,便可以长驱直入北京,从而荣登大宝,自己也坐一坐那皇帝老儿的龙椅。

    他已经可以想到将那高高在上,一言可断数万人生死的朝堂诸臣,踩在脚底下的那种快感了,崇祯那个狗皇帝的老婆,听说长得是天姿国色,或许可以纳为一房小妾。

    不过退守潼关的那群家伙,显然是不太同意自己的这个想法,还真是大明朝养的几条好狗啊,看来还得是在刀剑功夫上,说真章。

    “不知,我是该叫你李自成呢,还是该叫你闯王呢?”

    听闻此声,李自成眉头一皱,本来顺畅的胸口都觉得有些隐隐作痛,他此刻最不想看见的人居然来了,真是阴魂不算。

    转头看去,便见张献忠以一副胜利者巡查战场的姿态,站到李自成身边,漫不经心看着镇守潼关的明军,左胳膊搭在李自成的肩膀上。

    “张献忠,你又来做什么?”

    “你瞧瞧你这话说的,我帮你杀了你的叔父高迎祥,你不感激我也就算了,难不成你答应我的事,你也要食言不成。”

    李自成双手握拳,上面青筋暴起,双肩一抖,将张献忠的胳膊抖下去,看向张献忠的眼神尽是不善。

    若不是在此地,人多眼杂的,李自成恐会当场击杀张献忠,好让他彻底闭嘴。

    “我不是也帮你杀了紫金梁了吗,还让你坐上了三十六营之首的位置,你还有什么不满的!”

    张献忠以一个看智障的眼神看着李自成,用手捂着眼睛,指间只流出一道微小的缝隙,并从这道缝隙斜视着李自成。

    “哈哈哈,闯王可真会说笑,紫禁城近在眼前,就算是傻子都明白那意味着什么,不如我把三十六营首领让给你,你让我去做皇帝如何?”

    “哼!”

    怒哼一声,李自成拂袖转身离去,不再去搭理张献忠那个疯子,他已经疯到无可救药的程度了,可以说是丧心病狂。

    再继续跟他待下去,李自成真怕自己会忍不住杀了他,被他的那股疯气所传染。

    不过他倒说的也对,皇帝--九五至尊,那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位置,到手的皇位又岂会拱手让人,哪怕是亲生兄弟都避免不了这一点。

    张献忠对于李自成的态度倒也是不甚气恼,反而是一人在山顶站着,看着李自成的背影莫名狂笑,不过笑着笑着却又是恢复到那副阴沉沉的样子,眼神阴暗的可怕。

    “大人,要不要现在就把他给……”

    李自成的副将实在是忍无可忍,左右低眉四顾,快步走到李自成身边,压低自己的声音,用手比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不可,现在杀了他,我们必经会陷入自我攻伐的境地,到时候只会便宜了潼关里的明军。”

    李自成阴暗的眼神不自觉间向后瞟去,他总觉得背后阵阵发凉,犹如被野兽盯上。

    左手在刀柄上游走不定,张献忠他必杀之,但也得是在消灭完明军的有生力量之后才行。

    留着这么一个阴险的家伙在身边,简直让人感觉如坐针毡。

    正当李自成准备回主帐,同部下商议扣关一事时,毕竟这是一场啃骨头的硬仗,不成想,又一位副将却疾步上前,传给他一个更加劲爆的消息。

    “还有一件事,将军,据潜伏在京城的探子回报,潼关那边有大批明军前来支援,根据目测,起码有几十万人之多。”

    “什么?!崇祯哪来的这么多兵,他难不成是把全国的兵马全都给调过来了吗!”

    李自成差点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几十万明军那是一个什么概念,当初几万人就能追着张献忠农民军十几万人打。

    要不是自己率领的边兵击退了洪承畴,外加牵制住曹文诏,张献忠估计都下地府去跟阎王报道了。

    现在多出来的这好几十万明军,都能够灭自己和张献忠五六遍,并且还绰绰有余。

    一把拽住副将的衣领,拉倒自己跟前,怒气冲冲的朝他大吼,这仗还怎么打。

    “你可知为何崇祯能调动这么多人马?”

    李自成深知明朝军政体系的弊端,没有钱那些人压根不会动,朱由检凭什么能命令住他们。

    “据说是皇帝……不不不,是崇祯发了三个月的粮饷给他们,并且许以他们战功,答应分给他们甘肃卫的土地。”

    李自成闻言后,沉默了许久,慢慢松开了副将的衣领,帮他整理好身上的衣帽,拍拍他的肩膀,告诉他不必惊慌,随即继续朝大营走去。

    怪不得张献忠会来找自己,想必是来探自己口风的,谁都不是傻子,都不想当那个炮灰。

    “以辽土养辽人?没想到崇祯要在西北也尝试一下袁崇焕的这种战略,只不过他还是太年轻了,西北远远不比辽东,他必然是要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