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封神:姜师叔又作妖了 » 第一百七十章 忘恩负义(下)

第一百七十章 忘恩负义(下)

    良药苦口这个道路谁都知道,可苦的良药却不是谁都能忍受的了的。

    对于楚王来说,屈原和卫青福的话他不但半点没听进去,反而记恨上了二人。

    这里面他最为记恨卫青福。

    屈原过去本就是楚国重臣,对于他的劝说,他还能习惯。可卫青福说教他不过是一个秦国人,有何资格说教他?

    此时的楚王内心尽是怒火,哪里还记得卫青福护送他回来的恩情。

    他由此越发记恨卫青福。

    也对于楚王问他们修建宫殿的问题,屈原先道:“大王……沉对于建筑一窍不通。”

    既然楚王不听他劝解,他也不打算给楚王建议。

    卫青福也是和屈原差不多的言辞。

    楚王见他二人再无言语,冷哼一声道:“你二人下去吧。”

    这件事情之后,楚王又恢复了他之前励精图治的姿态,每日早朝都是按时按点来。

    可卫青福也发现了,近来楚王有意疏远他,就算是他主动说话,楚王也不理睬他。

    这样又持续了一个月之后,楚国忽而北方大旱。

    这就需要一位大臣去替代楚王平定灾情。

    这个时候,众人都没有意料到的是,楚王竟然点名要卫青福去。

    卫青福听到楚王再次重用自己,高兴道:“大王既然选中了我,我必不辱命!”

    可在出朝殿之后,屈原主动找上卫青福道:“卫大人为何要这么快答应?”

    “大王既然有意栽培我,我为何不能答应?”

    “卫大人本是秦国人,如何能平定我楚国的灾情呢?”

    屈原倒是觉得,这是楚王有意刁难卫青福。

    近来楚王对于卫青福忽冷忽热的态度,他都看在眼里,他并不觉得是楚王信任卫青福。

    卫青福还是没有多想,而是对着屈原和气道:“上大夫关心在下,在下记在心里,但想来大王是信任我的!”

    话罢,他就此离去。

    半个月之后,他却是灰头土脸的回来了。

    作为秦国人,他并不熟悉楚国的地貌,只想着都用劳工去挖断河道去浇灌田地。

    但没有想到,这反而引起了涝灾。

    前面答旱,现又发大水,北方反而被他搞得一塌糊涂。

    可也让人意外的是,楚王没有过分去责罚他,而是只让他回家思国。

    楚王这样的处理,也让屈原摸不清他的心思。

    前面来看,楚王是有意针对卫青福的,可是现在又是为何?

    事实上,楚王此时却是对卫青福恨到了极点。

    至于有意派卫青福去平定灾情,并不是要栽培他,而是先麻痹他,然后再动手。

    卫青福这边,他回去府邸之后则是十分郁闷。

    他有心去平定灾情,却没有想到反而把事情给办砸了。

    这时仆人外面有人前来拜见。

    他心中正烦,示意仆人拒绝见客。

    可外面的那几人却直接走了进来:

    “卫大哥,我们一别不过才几个月而已,就不想见我们吗?”

    “卫兄弟,我们可是来特地见你的!”

    ……

    这几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和他一起接受封赏留下来的秦人。

    若是别人来,卫青一定会不高兴。

    但见到这几位来,他心中的抑郁一扫而光,笑着让仆人摆下宴席:“几位来看我……我自然高兴啊!”

    几人都是秦人,远离故国,现在互相见到自然开心。

    几人把酒言欢一阵后,其中一人对着卫青福开口道:“卫大哥,我们这次来其实是想和你商量一件事情。”

    “何事?”见他几人都是面色凝重,卫青福使了个眼色让仆人下去。

    那人又道:“卫大哥,拿觉得楚王如何?”

    卫青福回道:“楚王能赐予我等高官厚禄,不负当日的言语,算是有情有义!现在更是栽培我……我自然感激,只是我把事情搞砸了!”

    平定灾情不成,反而把事情搞砸,他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那人却摇头道:“卫大哥,我们一开始都是这么想的。可我们看到的人楚王此人贪图享乐,楚国国力远不如秦国,他却想着要修建宫殿。还有……此人精于算计!他派卫大哥去平定灾情!这真的信任大哥?”

    卫青福再怎么想去亲近楚国人,他也是秦国人。

    再者楚王明知道他不清楚楚国的地理,还派他去?这是真的信任他卫青福吗?

    几人倒觉得这不如说是楚王刻意刁难卫青福。

    听到这里,卫青福不解,就算楚王要针对自己,可是自己到底哪里做的不好,让对方针对自己?

    他实在想不明白。

    那人又道:“大哥,这件事情不难想,之前你不是和屈原上大夫的劝解过他不要修建宫殿吗?”

    “有过这件事情。”

    “屈原上大夫本就是楚中重臣,再者再者在朝中地位极高,他说话,楚王生气自然不敢把他怎么样!可是卫大哥,我们无依无靠,得罪了楚王算是把后路断了!卫大哥,要我说,我们明日习惯离开算了!”

    这人字字说的清楚。

    他们得楚王的封赏,就这样离开去往别的地方,也可以过锦衣玉食的生活。

    “离开?”卫青福笑容苦涩。

    若说没有平定灾情这件事情,他可以一走了之,可是偏偏这件事情成了他心中的一根刺,他如何离开?

    思虑再三,他之后拒绝了几人。

    几人见他态度坚决,便没有再劝。

    只是几人离去前,都纷纷劝告他,可以早日想明白,可以随他们离开。

    第二日,几人都向楚王提出了辞官对事情,楚王对此并不显得侠义,只是嘴上客套说了几句挽留后,就任对方离去了。

    卫青福亲自送走了他们。

    几人的离开,显得平静,他们来楚国时间不长,和楚人大都不相识。

    所以只有卫青福孤零零来送他们。

    几人这时又劝卫青福要他离开。

    卫青福笑道:“你们的话我会记在心里,我在此最多在留一个月再离开。”

    他准备再观察楚王一个月,要是他真的有在针对自己,那他就此离开。

    见着几人离去,卫青福长叹一句向城内走去。

    之后的又半年,楚王没有再提宫殿和扩建后宫的事情。

    这半年来他显得越发勤奋,上朝来的比谁都要早,且每晚处理政务到很迟才会去睡。

    这半年来,楚国的生机也在逐步恢复之中。

    他这样的态度,让屈原等真心为楚国的人打心底高兴。

    直到这一天,楚王忽然心血来潮对着群臣道:“各国现在读已开始变法……孤王觉得我大楚也该有变法不知你们有何意见?”

    关于变法。

    众臣几年以来听他国改革。都有所听闻。

    可改革从何说起,他们都无头绪。

    见众人迟迟都不说话,楚王看向了卫青福。

    虽然他没有言语,但意思很明显想让卫青福开口说说。

    众人不难猜到,楚王让他开口说,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是秦国出身,各国变法最成功的也是秦国。

    卫青福没有多想,向楚王行礼道:“大王……关于变法,我倒是可以把秦国的变法说上一遍,用来参考。”

    “其一,当鼓励多生人口!每户人家多生一子者当赏田赠钱!”

    “其二,男女年满十五者必须婚配!若有不服从者,当销面挫骨!”

    “其三,战场杀敌着,当给予奖赏!杀一人为十文钱,十人封是十夫长,百人百夫长,千人千夫长……以此类推!”

    ……

    卫青福在下面原模原样的说着,可群臣听着却变了脸色。

    因为这些变法与其说是针对贵族,不如说直接就是针对他们。

    这使得群臣都记恨上了卫青福,而后者本人浑然不知。

    卫青福说完,楚王笑道:“听起来十分不错!孤王觉得不如就照着这些变法先改革适应一阵?”

    屈原倒是无所谓道:“多鼓励生产,减去赋税!大王,秦国之所以强大,不是没有原因的。”

    可其他人不这样想。

    众臣立马开口道:

    “大王!国和国不一样,我大楚怎么能照搬秦的变法呢?”

    “这不妥啊!”

    众沉都是反对之声,且眼含怨恨看向了卫青福。

    楚王则像没看带这些一样,故意对着卫青福道:“那变法一事由你负责如何?”

    卫青福本来想都没想就答应。

    可随即想起秦国商鞅变法之后,结果是什么?五马分尸。

    这根本不是楚王在看重他,而是要借群臣的手杀他。

    想通了这点,过去楚王为何对他忽冷忽热,他也想明白了。

    楚王对自己冷淡,那时真的生气了,想杀他,不好自己动手,因为要是杀了他,必定会落一个问恩负义的名声。至于热切不如说是换了一种法子,要杀他!就如现在。

    上次楚王故意派他去平定灾情,其实就准备杀他了,好在他回来之后,由于屈原给他说情,才让群臣对他不至于十分怨恨。

    至于这次,他提出变法,那就是要告诉众臣,我这变法要削去你们所有的贵族职位,以后你们的子孙都是普通人!

    这个条件一出来,众人能不怨恨他吗?

    当然,他可以选择不接受。

    “大王,我这只是一提,具体如何实施一窍不通。”卫青福算是变相拒绝。

    只是……楚王会让他如愿吗?

    楚王故作大度笑道:“哈哈!你倒是谦虚什么?孤王这是看重你,才让你去变法!你是怕有人针对你吗?对了……你是秦人……”

    本来群臣现在对卫青福已经生出了怨恨,现在被楚王这么一提,更加对他气愤了。

    在他们看来,卫青福表面推辞,不如说是把不得想要接受楚王的委任。

    为了让卫青福真正能接受下,楚王更是直接认命他为相国。

    这让众人对卫青福的怨恨到达了极点。

    楚王的话也让卫青福不好接受,只好答应下来。不过他在心中盘算着,今天回去以后,趁着夜间就逃跑。同时他有些后悔,当初怎么救没喝那几人一起走呢?

    走出朝殿之后,卫青福不敢去和任何一个人说话,而是打算先回到府邸好好想一下,如何离开楚王都。

    可是当他回到府邸之后才突然发现在自己的身后,忽而多了几小队楚兵把他围了起来。

    似乎是知道他要问什么,来的楚兵中其中一人道:“大人不必紧张!大人接下来负责改革一事,大王特定要我等来护你的周全!”

    “大王真是有心了……”卫青福把有心二字咬的很重。

    楚王这哪里是保护他?分明是看透了他的心思,派人来看着他,防止他逃跑。

    索性他又想出个办法,对外宣城告病逃避此事。

    可托又能拖到什么时候呢?自他告病以后,楚王每日都会派巫医来看他。而他能装过一次两次……又能瞒几次呢?

    于是几次之后,他只得接受下变法。

    接下改革一事之后,他虽然什么事情都没有做,但每日众贵族群臣都十分担心,且反应越来越激烈!

    因为变法一事,据好比宣告另外一个人我要来杀他……这只能让人稍微害怕,至于说卫青福上任准备变法,就好比是把刀悬在了人的脖子上,虽然什么都不做,可也让人寝食难安。

    终于,现在的众臣中,除了少数几个如屈原等人对卫青福的变法不反对之外,其他人都是一片骂声。

    有的甚至扬言,要是直接变法了,他就直接辞官。

    一人辞官,那还不算什么,马上就有人可以补上来,可是一群人辞官呢?短时间内,楚国肯定瘫痪。

    所以在这样的局面下,似乎只有卫青福一死才能平息这件事情。

    次日卫青福再进宫的时候,群臣变着法子说他的不是。

    乃至于营造出了一种群臣逼着楚王要杀卫青福的景象。

    可偏偏楚王还做出一副惋惜哀痛的姿态对着群臣哭道:“卫青福当初护送孤王回来,你们要孤王杀他……这不是忘恩负义吗?”

    事情到了这一步,卫青福也不打算给楚王留什么脸皮,而是直接骂道:“好个虚伪的楚王!要杀我直接杀就是,何必这么弯弯绕绕!我只恨当初瞎眼,看错了你这狗贼!以为得逢明主,哪知你是薄情寡义之辈!”

    就这样又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