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聊斋之小故事1 » 斋之善不可欺

斋之善不可欺

    明代万历年间,杭州北新关外有个叫作塘栖的镇子。这个镇子虽然不大,但由于它处于南北水路的要塞地位,所以镇上人口密集,店铺众多,其间有不少有钱的乡绅大户,当然,也有不少游手好闲的人。

    镇上有座大桥,名叫长桥。桥头有家铁匠铺,铺中主人姓柳,名如山。柳如山为人至诚向善,夫妻都时常吃素,喜欢做好事。他虽然开的是铁匠铺,但却一概不打造屠宰刀具。有人见他打造的东西钢火好,情愿多出点钱,请他打造屠宰刀具,但他仍然不肯。谁如果请他打造农具,他就会满口答应,很快赶制出来,绝不误期。因为这样,柳家店铺的生意总是红红火火,也没有什么是非。

    有一天,柳如山在门口买鸭蛋,他给了卖蛋的人买四十个蛋的钱,卖蛋人数错了,数了五十个鸭蛋给他。如山发现之后,就把那十个蛋退给了卖蛋的人。

    这事恰好被路过的一个年轻人看到了,他就嘲笑柳如山说:“你这个呆卵!白送给你吃的东西都不要,反倒还给别人!”

    原来,这年轻人就在附近住,是个吃喝嫖赌,不务正业的人。怕他的人叫他杨五叔、杨五官,瞧不起他的人则叫他杨阿五、杨小五。自从他看见柳如山退蛋的事以后,就轻嘴薄舌地叫柳如山为“柳呆卵”了。柳如山听到,也不跟他计较,要么不理睬他,要么照样招呼他一声“杨五叔”。

    有一天傍晚,天气突然变冷,渐渐下起雪来。街上的行人稀少,各家店铺都早早关了门。柳如山做完活儿,正准备关门。只见一个老人冒着风雪而来。那老人身穿旧布袍,头戴破毡巾,不穿鞋也不打伞,样子显得有些寒碜。

    他径直走到柳如山的店铺门前,双手抱拳,说道:“我可以在你这里坐一会儿吗?”

    柳如山见他年纪已大,一副可怜的样子,连忙搬了一张凳子让他坐下。又到炉边去用力拉了几下风箱,把炉火吹旺,烧了一碗姜汤,捧给老人喝。老人也不推辞,接过姜汤,喝了下去。坐了一会儿,老人向柳如山告辞。

    柳如山问道:“老爹,可要鞋子和雨伞吗?”

    老人连声说:“不要,不要。”说罢,就冒雪而去了。

    从此之后,只要是碰上雨雪天气,那老人都要到柳如山的店铺来坐坐。

    来的次数多了,柳如山不免问起他的姓名以及居住的地方,他说:“我叫赵成章,就在附近村子的茅草屋里居住,略微懂些医术。”

    柳如山见他不愿多谈自己,也就不再追问,只是叫他赵先生。每次来时,如山都请他喝茶,陪他闲谈。每次赵先生告辞离开时,脸色都有些凄惋愁苦。柳如山是个憨厚朴拙的人,也不好细问他。就这样,不知不觉过了一年多。

    有一天,赵先生又来了,显得非常高兴。

    他对柳如山说:“柳师傅,我有话要对你说。”

    于是,他把柳如山拉到店铺后面的空地上,说道:“柳师傅,我今天要对你说出真情,希望你不用害怕。因为你是一个正直的人,我们交往也一年多了,所以我才敢说实话。我不是阳间的人,而是一个水鬼。我十九岁时,有一天在锅里暖酒,看见锅边有十几只苍蝇,我用扇子把它们扑入锅内。它们嗡嗡叫着求我救它们出来。我见它们在酒面上飞旋扑腾,非常有趣,便没有救它们,任其淹死。不料这事被日游神发现了,把我的罪过报告给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说我故意谋杀十几个生灵,要减我阳寿十年,并罚我也被水淹死。但因为我后来行医,施舍草药给病人,又救治了不少人的性命,所以,玉帝不仅没有减我的阳寿,反而增加了十二年,让我活到七十六岁。但是,仍要被水淹死,受到我淹死苍蝇的报应。

    去年我到这里来行医,有人来抢了我的十两银子,并把我推到水中淹死。于是,我就成了水鬼。按照阴间的规定,要受四百八十五天水难。每当风雨之际,就是我受罪的时候。风来如刮,雨点如钉,那种苦楚真是一言难尽。后来,水龙王说我是有出身的鬼,所以,在风雨来临时,就特许我上岸躲避。但这附近的人家,家门上多半都贴着门神,我不敢进去,有几家不贴门神的,又都杀气腾腾,只有你家充满了和善的气象,所以,我就经常来打扰你。承蒙你对我的款待,我今天特来向你告别。到明天黄昏时,我的受罪期就满了。我只需要找到一个替身,就可以投胎转世了。我将投身在江对面化仙桥王马尾家,王马尾有一万四千七百两银子的家产,四十二岁了,没有儿子。我投生到他家去,所有财产都该我继承。你如果不抛弃老朋友的话,一个月以后,一定到化仙桥来看我一看,我以一笑作为凭信。”

    柳如山听了,也不惊怪,只是点头说道:“原来如此!”

    说罢,赵先生就和他告别了。只见他刚走出几步,便倏然不见了。柳如山也回到了店铺中。

    过了几天,柳如山正在想,什么时候到化仙桥王马尾家,去探探虚实。赵先生却又来到了店铺里。柳如山还是不惊不诧,仍然像过去一样,请他喝茶。

    他对如山说:“我本来要去投胎转世,但因为不忍心推那替身下水,只好自己在水里多呆些日子。”

    柳如山问他:“为什么不忍心呢?”

    赵先生回答说:“那天黄昏的时候,本地的土地爷把做我替身的人送来了。我在水中等他,看见他来,便对他吹了几口冷气。他打了几个寒战,把怀里揣的碗掉在地上打碎了。我才发现,他是一个三十来岁的乞丐。虽然他的灵魂已经出窍,但他还是弯下腰来,慢慢地捡起地上的碎片,嘴里喃喃说道:‘这地方来往的人多,要是让这些碎片划破了脚,岂不是我的罪过?’那时天快黑了,他想把捡起来的碎片往水里扔,可想了一会儿,又自言自语地说:‘以后要是谁下了水,被我扔在水中的碎片划破了脚,也是我的罪过。’他又想往田里丢,可想了一想,又说:‘今后要是有人下田,戳了他的脚底,也是我的罪过。’他左看右看,见没地方可扔,就把它们放在自己的口袋里,说道:‘还是带回去找个地方埋了吧。’我本来想动手推他到水里,但见他是一个处处为别人着想的至诚君子,就不忍心动手了,情愿自己多受一段时间的罪。所以,我没到王马尾家去投胎转世,又到你这儿来打扰。希望你不要对别人说。”

    柳如山点了点头,赵先生就离去了。从此,柳如山更加相信因果报应,越发诚恳地做生意,家里也越来越发达了。

    过了几天,赵先生又来了。这次他满脸笑容,神采飞扬。

    柳如山便问道:“赵先生,什么事让你这么高兴?”

    他拉着柳如山的手,走到僻静的地方,对他说:“我现在可好了!前几天放过了那个替身,我以为还要受苦受罪。不料土地爷见我怜悯他人,情愿受苦,连人间的富贵也甘愿放弃,便向玉皇大帝禀报。玉皇大帝见我一心向善,就封我为神,让我去做山东兖州府(今山东兖州)的城隍神。昨天中午,玉皇已把城隍的印授给了我,让我在三天之内赴充州上任。我拿到神印后,顿时心地通灵,聪明顿长,知道过去未来之事。我与你相处了很久,发现你是个至诚的人,今后一定会有好报。我明天就要离开这里赴任去了,许多天兵天将、鬼判鬼卒都在等着我,旌旗轿马十分整齐。当然,你们阳间的人是看不到的。我走了以后,你一定不要嫌路远,半月之内,就来看看我。到时候,我要送给你一些东西,还要借助你来替我报仇。你可干万不要忘了!”

    说罢,便像一阵风似的不见了。柳如山好像是在梦中一样,回到店铺里,也不对任何人说起此事。

    原来,赵先生上任之前,兖州府正缺城隍,很多事没有人管。那时正是五月,禾苗需要雨水,但就是一点雨水也没有,百姓们天天祈祷,仍然无济于事。

    赵城隍一到,便托梦给兖州府的知府说:“我是新上任的城隍,是浙江杭州人。我现在的相貌,你要好好记下来,为我重修庙宇,再塑金身。至于求雨的事,并没有什么困难。你在我的庙前搭一个高台,请来八个有德行的道士,诵读《太上玉皇心印经》,诵读到第二十七遍时,就会下起雨来,而且连下三天三夜。保证让江河有水,禾苗由枯变青。”

    知府梦醒,丝毫不敢怠慢,连忙吩咐人把整个城隍庙修葺一新,然后叫来塑像的工匠,给他们说了自己在梦里所见的城隍相貌,叫他们精心塑像。几天下来,一切就绪,知府便到各地请来八个德行颇高的道士,按照赵城隍所说,诵经求雨。果然,当天就下起大雨来,整整下了三天三夜,解决了充州府长久以来的旱灾。各地百姓都高兴万分,来到城隍庙朝拜。原本冷冷清清的城隍庙,如今神光闪闪,庙宇巍巍,天天都像过盛大的节日。

    柳如山牢记赵城隍临别时的嘱咐,不敢有误。过了几天,他对家人说,要去山东走走。便收拾了行李,往山东兖州府赶去。一路上有神在暗中相助,他也不觉得累,很快就到了兖州府。

    他还没有进城隍庙的庙门,就有道士出来迎接,问他道:“先生是杭州来的柳如山吗?”

    柳如山说:“正是,正是。”

    道士说:“昨天晚上城隍老爷在梦中吩咐我,说他有一个叫柳如山的朋友从杭州来,并给我说了你的相貌,叫我来迎接你。”

    如山听了,就和道士一同进入庙内,对着城隍的塑像虔诚地参拜。柳如山拜了四拜,还想再拜时,却好像被人扶住了身子,拜不下去了。如山知道,这是赵城隍显灵,也就不再拜了。他把神像仔细看了一遍,觉得面前的真是和他交往了一年多的赵先生,而不是他的塑像。道士们把知府怎么求雨,百姓们怎么高兴的事,都告诉了柳如山。如山也把赵城隍做水鬼的事说了一遍。那些道士听了,知道做任何善事,都将得到回报,便尽心竭力地修行养道。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在山东兖州府传开了。从此,城隍庙更是名声远播,到庙中求神问卦、许愿烧香的人络绎不绝。

    兖州府有两个小偷,一个叫焦三,一个叫欧大。有一天,他们合伙偷了姓贾的人家许多金银首饰,就跑到庙里来分赃。焦三眼明手快,趁着欧大不注意,把一包银子藏在了一个大香炉的灰内。两人分完,欧大怀疑焦三私下里藏了银子,就逼焦三交出来,焦三矢口否认。

    欧大让焦三赌个咒,焦三就信口说:“我如果欺骗了你,就让我染上瘟疫。”

    欧大见他这样赌咒,也就不再怀疑,二人各自回家了。第二天一大早,焦三就到庙里去取银子。他把手伸进炉内,只见一个炉神大喝一声,吓得他连滚带爬地跑出了庙门,冒着一身冷汗回家去了。

    柳如山在庙里住了十多天,有点思念家人。何况,他是个手艺人,闲下来倒有些不习惯。

    到了夜里,城隍托梦给他,说道:“柳兄,我和你虽然阴阳相隔,但却是真正的君子之交。当初在杭州时,你不嫌弃我是一个贫困落魄的人,后来知道我是阴间的一个水鬼,也不拒绝我到你家中去。可见你这人人品不凡,已经超越世间俗情。如今我本想留你多住几天,但见你思家心切,我也就不再苦苦相留。你离开时,我送你一百两白银作为薄礼,后天是个吉利的日子,你可以起程。走的时候,你可到庙内大香炉的灰中去拿九十两银子。等你走出充州城,城外的空地上有一棵栗树,树上拴着一匹马,马鞍齐备,你可以骑着它回家去,保你一路上顺顺当当。把马骑回家时,你可以卖十两银子,不可多卖,这样刚好凑够一百两银子,就算我送给你的薄礼。另外,你要记住两句话:‘杨树根头开竹花,毒蛇泥马是冤家。’你到家以后,如果有掌管刑狱的巡按御史来提审你,你就对他说这两句话,切记,切记!”

    如山醒来,第二天一早,就对道士说,自己要告辞回家。道士听了,便忙着准备为他送行。如山到庙内的大香炉内一摸,果然有一包银子,取出来一数,刚好九十两,便收拾起来。

    到了他走的那天早上,只听一些道士惊诧地嚷道:“好奇怪啊!庙里的泥马好端端地不见了,难道是城隍老爷显灵,让它也投胎转世去了?”

    柳如山听了这话,知道赵城隍给他赠的是一匹神马,也不对道士说破,便告别大家,一个人出发了。

    走到城外,果然见空地上有一棵栗树,树上拴着一匹马。那马身上有梅花点子,看起来非常骏健。柳如山见到这样一匹生龙活虎的马,满心欢喜。走过去解开它的缰绳,牵着它走了一阵。那马不踢不咬,非常驯服,好像是见到它的旧主人一样。走到大路口,如山把行李搭在马背上,自己轻轻地跨上雕鞍。那马便放开步子跑了起来,如山只听见耳边风声飒飒作响,任由那马穿山越岭,跃溪跳涧。这样,才走了五天,柳如山就来到了自己的家门口。他跳下马,卸了行李,进了屋子。这时,他才对妻子说了他与赵城隍相交的经过。妻子听了,也非常高兴。

    如山吃了些饭,正要出门去拜访邻居,便见到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走来。

    他问如山:“请问,你是刚从山东回来的柳如山先生吗?”

    如山回答说:“正是。”

    那青年说:“我姓赵,名叫赵应龙,我的父亲名叫赵成章。昨晚,我梦见他对我说,他做了山东充州府的城隍,现在趁你到山东去,捎过来一封家信,说是装在送给你的礼物之中。他又告诉了我你的姓名和住址,让我来找你。”

    柳如山听后,连忙把他请进屋里,让他坐下来。然后,他把城隍送给他的包袱检查了一下,里面果然有一封家信,面上写着:“请交小儿应龙。”

    如山把信交给了赵应龙,又对他说了自己与赵城隍交往的经过。

    赵应龙说:“一年多前,父亲外出行医,好多天也没有回来,从此便杳无音信,没想到是被人害死了。也算是好人得好报,上天封他为神。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为他报仇。”

    说着,不禁泪流满面。如山劝了他一阵,并留他吃了些酒菜,才送他走了。

    赵应龙走后,如山便按照赵城隍的吩咐,把他骑回来的马牵出去卖。他刚把卖马的草标插到马身上,便有很多人围了上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都夸是一匹难得的好马。

    有人说:“这马值五十两银子。”

    也有人说:“这马卖七十两银子也不止,光是马鞍也值好多两银子呢!”

    这时,杨小五和几个泼皮无赖也围了过来,一见到是柳如山卖马,杨小五便问:“柳呆卵,这马真的要卖?你打算卖多少钱?”

    柳如山说:“连马鞍在内,只卖十两银子。”

    杨小五一听,心里想到:“这么便宜,我买回去再转手卖出去,也能稳赚几十两银子。”

    便连忙对柳如山说:“咱们一言为定,你这马就不要卖给别人了,我马上去取银子给你!”

    于是,他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些朋友和亲戚家中,苦苦相求,总算借到了十两银子。他还想再占点便宜,就用其中的六两去换了十两掺假的铜银,把四两纯银留给了自己。

    然后,他跑到柳如山的家门口叫道:“柳呆卵,十两银子给你拿来了。银子给你,这马我就骑去了。”

    柳如山把他递过来的银子用秤称了称,有九两六七钱重,他也不计较了,点了点头说:“杨五叔,你和别的人不同,这马你就骑去吧!”

    杨小五一听,纵身上马,洋洋得意,众人都称赞喝彩。他双腿一夹,那马就如箭一般射了出去。

    杨小五骑着马在街上横冲直撞,耀武扬威,正好碰上新到浙江上任的巡按御史王大人从塘栖镇经过。杨小五见了,想勒住马躲避一下,怎奈那马不听他的使唤,疾步冲到了巡按御史的轿子前面。差役见了,连忙把他从马上一把抓下来,让他跪在街当中。

    王巡按见有人竟敢骑着马乱闯,便问道:“你是什么人?竟敢如此大胆!”

    杨小五慌忙说:“这马是我刚买来的,还没有骑熟,一时收勒不住,所以冒犯了大人。请大人饶了我。”

    王巡按喝道:“胡说!既然是没骑过的马,为什么不下马回避,却一直冲到我面前来?这明明是找借口!你的马是什么时候买的?”

    杨小五说:“这马真的是我刚才买的,卖主是前面一家铁铺的主人,老爷如果不信,可以把他叫来问。”

    王巡按便问铁铺主人叫什么名字。

    杨小五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只好说:“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平时就叫他柳呆卵。”

    王巡按听说,便派人去叫柳呆卵来。

    差役来到铁铺,对柳如山说:“快走!快走!我们王巡按老爷叫你。”

    如山听了,心里并不紧张,因为赵城隍早已给他说了,有巡按御史来提审他时,可以用“杨树根头开竹花,毒蛇泥马是冤家”这两句回答。

    王巡按停了轿子,杨小五跪在街头,马被拴在路旁,只等着柳呆卵到来。那如龙似虎的马,这时却突然目瞪口呆,变成了一匹泥马,身上的毛全是彩笔画的,铜铃以及金鞍也都是糊上去的金箔。一时间,街头人声躁动,都觉得此事不可思议。

    差役赶快向王巡按禀报:“刚才闯过来的那匹马,这时已变成泥马了。”

    王巡按一听,勃然大怒,说道:“青天白日,竟敢有妖孽横行!”

    就对杨小五说:“你一定是个装神弄鬼的家伙,见我刚上任,就跑来戏弄我!”

    杨小五虽然害怕,但也觉得奇怪,就对王巡按说:“这马真的是我从柳呆卵那儿买来的,过一会儿柳呆卵来了,就会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

    不一会儿,柳如山就被差役带了来。

    他一见王巡按,就跪下去说道:“杨树根头开竹花,毒蛇泥马是冤家。”

    王巡按说:“你为什么要用泥马骗人,还让它在街头横冲直撞?”

    柳如山说:“这马是山东兖州府的城隍爷送给我的,我从山东骑它回来。一路上都会吃会走,我也不知道它怎么会变成泥马。”

    王巡按说:“真是你刚才卖给他的吗?”

    柳如山说:“是我卖给他的,一共是十两银子。”

    王巡按又问:“这马既然是你从山东骑来的好马,你为什么只卖十两银子?”

    柳如山就把赵城隍给他托梦的话细细说了一遍,然后,又一连念了两遍:“杨树根头开竹花,毒蛇泥马是冤家。”

    王巡按听了,心中暗暗称奇,知道这是那城隍神在借机报仇。

    又问柳如山:“你既然有幸与神相交,说明你是一个好人,但为什么连学名也不取一个,叫什么呆卵呢?”

    柳如山听了说:“我名叫柳如山,并不叫什么柳呆卵,只因我上次买鸭蛋时,别人多数了十个给我,我发现后退了回去,此事被杨五叔看见了,他说我连白送的东西都不吃,从此就叫我呆卵。但除了杨五叔外,并没有别人这么叫我。”

    王巡按听了,就训斥杨小五说:“你这个恶奴才!怎么欺负善良的人?柳如山叫你是何等的尊重,而你却信口乱叫。今天我不问你骑马乱闯的事儿,先倒要问问你以前干过些什么?”

    杨小五支支吾吾,不敢吭声。

    王巡按突然又问:“你是属蛇的吗?”

    杨小五一惊,回答道:“是。”

    王巡按说:“好一个‘毒蛇泥马是冤家’。今天让泥马把你送到了我面前,无疑你是一条毒蛇了!你还不把从前所做的恶事,都从实招来?”

    杨小五还是低头不语。王巡按大怒,叫差役把他夹起来一顿打。杨小五被打得昏了过去,眼前突然出现了被他推下河去的赵城隍的形象。

    于是他说道:“请老爷放开我,让我坦白。一年多前,我曾见到一个行医的老人,见他带有十两银子。我便和他一同行走,当走到江边时,天也快黑了,我就把那老人打翻在地,取了他的银子,并把他推到了江中。”

    王巡按说:“这就对了,正因为你谋财害命,所以才会有今天的报应。我就顺应天意,当道斩蛇!”

    说罢,他就立即宣判:“杨小五谋财害命,漏网一年有余,今日被泥马送来,理应就地正法,免得再使百姓受害。”

    宣判后,他让差役把杨小五一顿毒打,不多时便打得竹片乱飞,如同开花一般。那胡作非为,欺诈好人的杨小五,不一会儿便被活活打死了。街上的百姓见了,无不拍手称快。王巡按叫人把泥马抬到庙里去供养起来,奇怪的是,一瞬间,那泥马却不见了踪影。既然如此,王巡按也就乘轿走了。柳如山回家之后,依旧打铁,生意越来越红火起来。

    再说那小偷焦三,因为瞒着他的同伙欧大,私下里藏了银子,又在庙里赌了咒,结果真的染上了瘟疫,差点儿一命鸣呼。他明白这是由于自己窃人财物,又昧着良心赌咒所致,就请人把他抬到城隍庙去,在城隍神像前磕头许愿。决心改邪归正,做个好人,并情愿到庙里打扫庙字,终身以庙为家,绝不后悔。他许了愿回去后,病就渐渐好了起来。于是,他把家里的东西全都卖了出去,来到庙中,请道人收他为徒弟,并取了一个法名,叫作得元。得元整天扫地烧香,十分勤快,病也完全好了。,

    欧大因为偷了人的东西,又逼着焦三赌咒发誓,回到家里,背上便长了一个疮,痛得他整天坐卧不安。后来,他见同伙焦三洗手不干了,做了清闲的道士,觉得自己也该收手了。况且,他背上的疮使他什么也干不了。于是,他也烧香许愿,请焦三给庙里的老道人说说,让他也到庙里去烧香度日。

    焦三说:“除非你在神像面前发誓,不再去偷东西,否则,连我也要受连累!”

    欧大对着神像发了誓,焦三便把欧大想进庙烧香的事给老道士说了。老道士答应了,就给欧大也取了一个法名,叫作探元。从此以后,欧大背上的疮也就好了。两人浪子回头,洒扫庙字,运水搬柴,十分勤快地替庙里出力。

    这样过了好几个月,有一天夜里,城隍给他二人各托了一个梦。

    他对焦三说:“焦三,你本来是个靠小偷小摸过日子的人,应该让你去监狱受罪。但你能悔过自新,重新做人,也是极其难得的。我把你的事报告了天庭,天庭不但免了你的罪,而且给你添了二十年的阳寿。我杭州的朋友柳如山,因寿期已满,今年腊月二十五要到本府邹县来做土地神,你可投到他庙里去。你上次偷的银子,我把你私藏下来的那部分送给了他。你现在已痛改前非,所以,你以后的衣食住行,就靠他了。你一定要坚守正道,日后会有好结果。切记我对你说的话,不要轻易告诉别人。”

    城隍又对欧大说:“欧大,你本该被乱棍打死,但你现在能及时悔过,并一心一意做善事。我把你的事报告给了天庭,天庭虽然免了你的罪,但见你偷鸡摸狗,酒色过度,所以没有再给你加寿。本月二十三日,将是你寿终的日子。我已对杭州城隍说过了,你死后,可到杭州塘栖的大河内,做一个巡夜的水神,也算是对你改邪归正的报偿。但你一定要尽职尽责,就是刮风下雪的时候,也要仔细查看,免得过路行人落入水中。人的生死是早已注定的,你不要惊恐害怕。记住我说的话。”

    第二天醒来,欧大对焦三说了城隍在梦里给他说的话。焦三见欧大与自己同样是为城隍效劳的人,也就把城隍给他托梦的事说了。

    欧大说:“我本月二十三日,就要死了。”

    焦三劝他说:“生死本由天定,况且你死后去做水神,有什么好伤心的?”

    到了二十三日这天,欧大中午还是好好的,但过了中午后,他便觉得浑身发痒,坐在凳子上,便笑嘻嘻地死去了。焦三记着城隍的吩咐,到了腊月二十五日,就早早起来,在城隍面前烧香磕头,然后收拾好东西,投奔到邹县土地庙去了。

    赵城隍的儿子赵应龙,想到父亲在山东充州做神,便想去探望。他搭船到了淮安(今属江苏),正遇严冬,河水结冰,不能行船。他只得弃船上岸,改由陆路前往。他上岸后,看见崖边有一匹供人骑的马,马夫不论价钱,说到了后由他给就是了。赵应龙听了,非常高兴,就骑上马前行。到了充州城隍庙前,赵应龙刚下马来,就发现马夫不见了。他正在惊奇,却见那马径直进庙去,变作庙里的泥马了。道士们都感到奇怪,赵应龙这才知道,是父亲让泥马显灵,来把自己接到了山东。于是,他走进庙里,对着神像,参见父亲。

    后来,赵应龙在城隍庙附近开了一个药铺,替人看病,救死扶伤。人们知道他是城隍神的儿子,纷纷前来求他治病,又给他送来钱和米。他把家里人也接了来,就在充州安家,行医为生,世世代代成了兖州的名医。浙江的王巡按上任以后,执法严明,深得人心,赵城隍保佑他官至二品,子孙也都世代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