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聊斋之小故事1 » 兔仙子

兔仙子

    古时有个男子名叫宁福,年近五十,为人敦厚老实。宁福曾有一个妻子,然而成亲几年后,妻子便得了急病去世。妻子去世后,他没有再娶,膝下又无一儿半女,就这样,他独自住在父亲留下的一间茅草屋里,一过就是几十年。宁福家中有些薄田,农忙时尚且能勉强吃饱,要是遇上歉收,自然就只有挨饿的份儿。因此农闲时,宁福会到镇上找活儿干。这几日,镇上有个富人家盖新宅,宁福的朋友介绍他去帮工。傍晚收工后,宁福收拾东西往家的方向走。没走多远,宁福便听到一阵吵闹声从一家酒楼门前传来。只见一个伙计正对一个小乞丐拳打脚踢,身后的酒楼老板更是嘴里叫骂着。小乞丐大约七八岁,蜷缩在地上,用手紧紧地抱着头。宁福于心不忍,急忙上前阻拦道:“一个孩子而已,赶走便是,何必下此狠手?”“我买了几只兔子,他将最大的那只给我放跑了。要知道,这只兔子可花了我四十文钱。”老板说完,让伙计继续打小乞丐。“别打了。”宁福一边制止伙计,一边从怀里掏出五十文钱递给老板说:“我替他赔了,剩下的钱给我来俩包子。”老板接过钱,看了看宁福,又看了看伙计。伙计会意,停手后便进去拿了两个包子出来。随后,宁福带着小乞丐离开。没走多远,他在路边停下检查小乞丐的伤势,所幸并不大碍。宁福将两个包子递给小乞丐,小乞丐饿坏了,三两下就将包子全部吃完。“为何放了人家的兔子?”宁福询问道。“那只是母兔子,她肚子鼓鼓的,快生小兔子了。”小乞丐说完,宁福便笑道:“原来如此,不错,我的钱没白花。”询问下得知,小乞丐名叫宁天赐,父母早逝,他白天在外乞讨,夜里便在城郊的破庙过夜。“咱俩也是本家,庙里太冷,你可愿意跟我回家?”宁福话音刚落,就看到宁天赐连连点头。就这样,宁福将宁天赐带回了家,二人以叔侄相称。平时,要是宁福当帮工,宁天赐总要跟去帮忙,但从被宁福赶回家。于是,宁天赐便到山上捡柴火卖,以此贴补家用。不管宁福如何阻拦,都无济于事,只好由着他去。一晃眼七年过去,宁福的身体越来越差。此时的宁天赐已经十五岁,他成了一名樵夫,还时常替人搬货赚钱。半年后,宁福终究没能扛过去,撒手人寰,宁天赐悲痛不已。原本家里就不富裕,加上给宁福看病,花光了全部积蓄,还借了钱。在宁天赐的眼中,他早就视宁福为父亲,他不忍心让自己的亲人用草席包裹,埋入土中。于是,宁天赐来到集市,在头上插了一根草,让人写了块“卖身葬父”的木牌,期盼有好心人将他买走。然而接连两天,都无人问津。第三天,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前来询问。女子身后跟着一个老妇,二人跟着宁天赐回到茅草屋。了解情况后,女子说:“我给你二十两银子,你将父亲安葬好后,到我家负责喂三年马,你可愿意?”宁天赐听完连声答应。女子让老妇将银子给宁天赐,说明自家住处后,便离开了。随后,宁天赐给宁福置办了一口棺材,让他入土为安。剩下的银子,恰好够将借的钱还上。一切办妥,宁天赐便按照女子所说的住处找去。宁天赐来到贺府,才发现偌大的宅子竟只有女子和老妇两个人。原来,女子名叫凤仙,是贺员外的小妾,这间宅子是贺员外特地买给她的。一年前贺员外因病去世,她遣散了其他丫环仆人,只留下一个做饭的老妇。凤仙有一辆马车,为了避嫌,她只好雇一个像宁天赐这样的少年,既能喂马,又能赶马车。就这样,宁天赐便开始在凤仙家中喂马。虽说是马夫,但家中的脏活重活,他都主动包揽。凤仙年纪轻轻便守了寡,时常有无赖夜里来家里想骚扰她。宁天赐的到来,无形中也替她减少了一些麻烦。三年后的一天,老妇家中有事回家,凤仙亲自准备了一桌酒菜,要替宁天赐过生日。宁天赐受宠若惊,连声拒绝,凤仙却说早已将他视为一家人。他想到自己只是一个伙计,东家对自己这么好,他心里暗想,日后一定要好好干活。凤仙给宁天赐倒了酒,示意他多喝几杯。然而几杯下肚,宁天赐已经开始有点晕乎乎的。这时,凤仙又递来一杯酒,劝宁天赐喝下最后一杯。无奈之下,他只好将这杯酒又干了。不一会儿,宁天赐支撑不住,迷迷糊糊倒在桌上睡着了。不知睡了多久,宁天赐忽然听到院子里“咔嚓”一声,一下子惊醒过来,竟发现自己还在凤仙屋里。他连忙起身,说要去喂马。这时,凤仙竟说:“刚才院子里似乎进了贼,你快去看看。”宁天赐立即到院子查看一番,一切如常。他告诉凤仙后,便到马棚喂马。不料,他竟发现马的缰绳断了,而挡马杆也移了位置。宁天赐心想,或许当真进了贼,马受到惊吓,因此他才听到声响。想到这里,宁天赐决定以后晚上睡觉不能睡太沉,以防再有盗贼潜进来。第二天,做饭的老妇还没回来,凤仙自称身体不舒服,让宁天赐自己吃饭。宁天赐并未多想,只觉得她是宿醉未醒。夜里,宁天赐给马添好草料,正准备回屋睡觉。忽然,他听到凤仙惊恐地喊他。他急忙跑到凤仙门外,询问情况。凤仙打开门后说,刚才看见窗外有个黑影闪过。宁天赐再次查看院子,并未发现异常。这时,凤仙说自己害怕,让宁天赐在她屋里休息。宁天赐觉得不妥,说自己在门外守着,让她安心。“我是东家,你就得听我的。”宁天赐无奈,只好在凤仙屋里的凳子上坐下。起初,宁天赐感觉不自在,后来不知怎的,竟不知不觉睡了过去。恍惚间,又是“咔嚓”一声,让宁天赐从睡梦中惊醒过来。他猛然睁开眼,却见凤仙脸色苍白,又让他赶紧去院子查看。宁天赐猛然起身,却感觉身子轻飘飘的,双腿无力。他依靠着墙壁,硬撑着开门出去。谁知转了一圈,仍旧没有任何发现。再看马棚里的马,如前一晚一样,似乎受到了惊吓。宁天赐猜想,盗贼肯定刚刚来过。于是,他对凤仙说:“明晚我来守夜,看看究竟怎么回事。”“既然如此,白天你便好好休息。”凤仙点点头说。天亮后,宁天赐很快就将该干的活儿干完,下午便躺在床上睡觉。当夜,宁天赐躺在马棚里,仔细听着院子的动静,时不时出去巡查一圈。然而,一夜无事。就这样,宁天赐在马棚守了两天。第三天夜里,宁天赐巡查一圈后回到马棚,正准备睡下,却听见凤仙在屋里大喊。老妇虽然前两天回来了,但今夜又回家去了。宁天赐只好赶到凤仙门前,听到她说窗外的黑影又出现了。无奈之下,宁天赐只好再次守在凤仙屋里,这一次他又很快睡着了。没过多久,院子里再次传来“咔嚓”声,宁天赐惊醒后冲到院子里,仔细巡查后仍旧毫无发现。不料,待他回到凤仙屋里,却见她口吐白沫,已经没了呼吸。宁天赐惊慌失措,整间宅子只有他和凤仙,他要怎么自证清白?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先报官,官府或许能查明真相。官府接到报案,很快便开始调查。然而,大半个月过去,官府却一无所获。县官认为,宁天赐无法证明与凤仙的死无关,便将他暂扣在大牢里。宁天赐心乱如麻,却又不知如何是好。又过了一个月,案件仍旧毫无进展。所幸凤仙并无其他亲人,无人上诉。见状,官府对宁天赐说,只要有人替他交保金,他便可以离开大牢。然而,宁天赐孤身一人,并不可能有相识的人来保他出去。想到这里,他不禁伤心起来。第二天一早,狱卒打开牢房门喊:“宁天赐,有人来保你出去了。”宁天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只见狱卒再次催促他,他才相信真的有人来保他了。宁天赐疑惑地跟着狱卒出到大牢外,只见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女子,笑脸盈盈地朝他招手。宁天赐端详了女子一番,确定自己并不认识她,正要开口询问,只听见女子说:“此处说话不方便,咱们先回家吧。”就这样,宁天赐带着女子回到自己的茅草屋,随即说:“虽然我并不认识你,但无论如何,你是我的救命恩人,请受我一拜。”眼看着宁天赐就要跪谢女子,却被女子拦下说:“难道你觉得,给我磕个头就算报答我救你的恩情了?若是这样,应当是我向你跪谢才是。”原来,女子名叫清宁,是多年前宁天赐放走的那只母野兔。而凤仙是一只狐妖,为了修炼成精,她不断吸取成年男子的精血,贺员外正是被她害死的。后来,凤仙在集市遇到宁天赐,便将他带到家中,打算他成年后,吸食他的精血。不料,凤仙的计划三番五次被清宁打乱。凤仙得不到及时的精血补给,耗尽了心力,加上被清宁强行阻止,最终心力交瘁而死。得知真相的宁天赐,再次要跪谢清宁的救命之恩。清宁却仍旧阻止道:“多谢你当年将我放走,要不然我早已成了酒楼的一道菜。你的恩情我已报答,如今我要走了,你的良缘很快便会在山中出现。”清宁说完,告辞离开。宁天赐并未将清宁的话放在心上,逃过一劫,他只想踏踏实实地生活。一个月后的一天,宁天赐像往常一样到山上砍柴。走到山腰,他看到一个女子正在哭泣。他思虑片刻后,上前询问。女子名叫秦兰,与丫环外出踏青,不慎走散迷路。见状,宁天赐安慰秦兰,让她不必担心,并按照秦兰所说的地址,将她送回家。没想到,秦兰的父亲是当地一个有名的布商,她是家中独女。秦父本打算设宴感谢宁天赐,却被宁天赐婉拒。此后的一段时间,秦兰天天往宁天赐的茅草屋跑,总说要报答他,赶都赶不走。秦父明白女儿的心思,见宁天赐人品极佳,便将他招为上门女婿。成亲后,宁天赐和秦兰恩爱有加,对父母也很孝顺,从此过着幸福安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