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晚清枭臣 » 第13章 族长召见

第13章 族长召见

    中秋大宴后,孔宅众人也恢复了原来的平静又忙碌的生活,要不是偶然谈起时人脸上洋溢的笑容,让人感觉仿佛那一夜只是梦中幻影。

    孔广楷带着张谨还有孔昭辉在后园里忙着什么,要不就是去码头的集市里卖货,一天天早出晚归的。

    张王氏洗衣做饭,照顾着一家老小,偶尔还拿起针线缝缝补补。

    张全福也整天待在了田里,不是扛着锄头穿行在田垄上,就是给田施肥灌水。

    张肃与张微两兄弟跟在孔昭易身边每日读书、写字,只是偶尔也跟着张全福去巡天。

    而孔昭易则像是一个没事人,整天就宅在自己的小天地之中,养生,读书,作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衣食无忧,过得好不惬意。要不是孔广楷偶尔叫孔昭易去他的家中聚一聚,恐怕孔昭易都不会迈出去自己小院的大门。

    随着一天天过去,孔昭易脑海之中的知识也渐渐被他吸收、掌握、融会贯通,瘦弱的身体也慢慢充实了起来,肌肉的线条慢慢展现。

    终于,在八月二十二日的清晨,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孔昭易的闲适生活就此打破……

    “三弟……你怎么来了……”

    坐在门房缝衣服的张王氏突然站起身来,惊喜地喊道。

    “姐……我是奉老爷的命令来寻易少爷……”

    闻言,坐在石桌旁读书的孔昭易也是好奇地抬起头看了过去。

    只见一个身穿整洁褐衣,一脸油光的中年男子站在了门口跟张王氏说着话,王管事,族长孔昭烨的亲随,也是张王氏的三弟。

    “王管事,族长找我有什么事啊?”

    孔昭易放下书,站起身,走向院门,有些疑惑地问道。

    “易少爷……老爷让我现在带您去书院的藏书馆,考校下一您最近读书是否用功了……没时间了,易少爷,您赶紧跟我走吧!别让老爷等急了……”

    王管事一脸焦急地站在门口说道。

    “藏书馆……考校……”

    孔昭易一边默念,一边回想着过往的记忆。

    “额……没错,族长又是庭闻书院的山长,以前也是差不多每月都会将我这个自习生叫回书院一两次,敲打敲打,也给我答疑解惑……

    只是,近来因为我突然病倒了,族长就没再考校了……如今得知我身体康复了才恢复了这考校……族长对我真是太关心了!生怕我将学业荒废了……”

    不疑有它,孔昭易当即点头答应道:“好!我们这就走!”

    “好!易少爷,您跟我来……姐,我走了……”

    王管事连连点了点头,带着孔昭易、张肃、张微三人向着庭闻书院匆匆而去。

    “舅舅……你走这么快干嘛啊?!以前大老爷也没这么催过啊……我家少爷身体刚好,要是不小心摔了一跤怎么办……”

    看着一路小跑的王管事,张微不由得出生抱怨道。

    “唉……这事很急……其他人都到了,就差易少爷了……”

    王管事停下脚步,擦了擦汗,皱着眉头说道。

    “不对啊……以前大老爷考校可从没过这样……舅舅……”

    张肃瞪着眼睛看着王管事质问道,孔昭易闻言即刻便停下了脚步。

    “……”

    王管事看着两个外甥心有些发慌发堵,他嘴唇微动没有说话。

    看着站立不动的三人,王管事环顾四周,瞧见别无他人,他快步凑到孔昭易身前,小心地低声说道:“易少爷,这次考校不同寻常,您得用心些……”

    孔昭易闻言,看了看王管事为难的神情没有追问,而是点了点头,温声说道:“多谢王管事了……”

    王管事苦笑了两下,又在前头带起路来,脚步比之前慢了许多。

    孔昭易朝张肃、张微笑着点头,抬腿跟了上去。

    四人一路无话。

    孔昭易一边走,一边也在心中考虑着刚刚王管事的话。

    不寻常……用心……

    “这次考校有点意思啊……”

    虽然不清楚这考校有何猫腻,但是孔昭易却没想着放弃。

    原本孔昭易就决定要借着这场考校好好表现,展现自己价值,稳固自己的地位与利益。如今面得知了考校中还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生活小惊喜,孔昭易的兴趣就更大,决定在考校之中大展身手。

    更何况他这些日子里也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族长总不可能硬生生地给他来场“误入白虎堂”,最多也就是在孔昭易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借着这场考校斥责孔昭易一番,给他的待遇降一降。

    可以说,不管考校下究竟藏着什么,孔昭易都不会有什么危险。

    并且,在孔昭易与孔氏族人眼中族长孔昭烨的形象还是非常不错的,并不像各种文学作品中的反派。

    可以说,孔昭烨是个公正开明、友爱宗亲的族长,在封建地主中也算是比较能干的。

    孔昭烨除了自家名下的一百二十亩上好免税学田外,还有着六百多亩的“普通”熟田,并且还以孔氏族长的身份管理着四百亩祀田以及码头草市,村中的磨坊、油坊。

    就算是孔宅中的机房,也由他的妻子领着一女眷编织中外闻名的松江布,仅此一项每年都可以赚不少钱。

    孔昭烨管理的土地绝大多数都是上好的水田,价值很高,但地租却属于偏下等,当然也不会太低,在此时的整个青浦地主家族中算是门槛级的,与那些热善好施的名门列属一等。

    孔昭烨划定的地租不过分,在乡中口碑自然不差。并且,孔昭烨不像很多地主那样,六亲不认,寻找一切机会积累财物。孔昭烨乐于将土地租给那些贫困的族人,让族人不至于无谋生之计、外出乞讨,而且常常资助贫困族人家的孩子上学。

    在孔昭易看来,孔昭烨之所以与那些恶毒的封建宗族族长有着如此大的差异,除了孔昭烨本人的性格修养以外,还有多方面的原因。

    其一,便是为了名声,青浦孔氏毕竟是空降的外来户,扎根青浦也才一百年许,根本就比不过当地的豪族名门。而且孔氏之所以能在此扎根、繁衍、壮大,也是多亏了青浦孔宅与孔子的名头。因此,孔氏族人自然不敢坏了青浦孔宅与孔子的名声,生怕自绝于地方,让别的孔裔摘了桃子。

    其次,便是孔昭烨接受过完整的儒家教育有关,孔昭烨这一脉的责任就是读书、教化与祭孔,对于儒学的体悟很深,在科举一道上也一直有很大成就,孔昭烨的父亲——上一任族长是举人,孔昭烨其本人也在七年前考上取了廪生。因此,孔昭烨有着很深的济世之念。

    再者,就是与孔氏家规有关,友爱宗亲与救济世人就是其中的重要条例。最后,便是因为孔昭烨继承族长之位才六年,族中最后一位举人前些年也去世了,族里只剩下一些秀才,孔昭烨唯有团结整个孔氏家族族人才能维护孔氏的利益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