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4,差点被学校开除 » 第337章 投资公司

第337章 投资公司

    “沈律师,有没有兴趣加入我的公司。钱眼,天意,随便选一个。”赵宏图问沈万如。

    他苦于手下没有可用之才,本来准备招揽仰勇的,结果被人根本就不乐意跟他混。

    因此想着把沈万如收到手底下,起码人家学历不低啊,名校毕业,思维清楚,又有国际视野,干活还算利索,就是混的落魄点。

    当然,要不是混的落魄,赵宏图也不会去招揽。

    天意?钱眼?

    沈万如有心说,你这两个公司,还都是我给你办下来的,我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啊。

    就是一个空壳子呢,所谓的员工只有我这一个挂牌经理。

    做个临时短工可以,做长期就算了。

    沈万如认真的说道,“这,你知道我的梦想是做个大律师,我不想轻易的放弃我的梦想。”

    赵宏图对这话嗤之以鼻,这要真是追求梦想,就不会来给自己干杂活了。

    注册公司,预订酒店,当向导,陪玩……

    这都是超级管家了。

    赵宏图拿着茶杯盖,轻轻地往茶杯上一放:“月薪1万港币,考虑一下?”

    这几天他看报纸。

    港城黄埔花园就是在80年代落成的,1985年开始卖楼花,700港币一尺,1986年正式出售,最便宜的一套是28万港币,首付可以只要一成,每月还贷2000多港币。

    一万港币一个月,相当四年左右就可以买一套房了。

    “这不是钱的事,我的梦想是当律师。”沈万如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保安都能有2000港币左右,做个辅导班老师就能有3000港币。

    瞧不起谁呢。

    “两万。”赵宏图揭开茶杯盖。

    “港人的平均有一万五左右。做律师一小时都几百港币,一年几百万、几千万的律师的都有。”沈万如说道,他是有点心动,但是还是想讨价还价。

    赵宏图冷笑,虽然港城的医生和律师是收入最高的群体,但也仅限于顶尖的那部分人,沈万如明显很难达到那个级别,就算要达到那个级别,也要熬个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赵宏图直接开价道,“月薪3万港币。”

    “这,要我做什么事?”沈万如低头了,做大律师是有长远前途,但他也折腾好几年了,根本就看不到希望。

    还是先渡过眼前这段时间吧。

    “你先要做的是帮我招人,从金融,到商业,到企业并购的人才,我统统都要,不要多,要精。”赵宏图道。

    “据我所知,你在大陆是做蔬菜批发和超市零售的吧。可你刚才说的这些,和那好像关系不大。”沈万如听了赵宏图的话,有点疑惑。

    “我现在两家投资公司,一家准备做风险投资,寻找高成长行业机会,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积累资本。”赵宏图早就有定位。

    他记得上辈子一些大事。

    比如,红球国失去的十年,北方的解体,索罗斯狙击东南亚,98年的金融危机……

    这些都是发财的机会,机会还是很多的。

    可能细节方面,不是很清楚。

    但他只要确定一个明确的大方向,雇佣一些专业人士来帮忙打理。

    投资肯定赢面居多。

    之前他是不敢想,但现在又有牟期中的四千万米元。

    赵宏图觉得现在可以下先手棋,做一些准备工作了。

    “就是投机?”在沈万如的理解里,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对,投机成功了叫投资。”赵宏图没否认。

    他需要做的是先让手里的那点钱做到爆发性增长,这样才能做好多他想做的事情,否则一切都比较艰难,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那另外一家公司呢?”沈万如问道。

    “另一家,准备做粮食领域的企业并购,通过参股的方式进行全面布局,对比红球国的丸红、全农,ABCD四大粮商。”赵宏图坦诚地说道。

    这是他的初心。

    做世界级别的国际粮商。

    沈万如还是答应了。

    准备先做一段时间看呗,不行的话,再换工作就是了。

    赵宏图和沈万如谈妥后,牟期中终于弄明白了怎么回事。

    合作模式有很多种,有的是不转移资金占有的协议式,有的是公司制,投资人都是股东,有的是合伙制,信托制。

    想了大半天,牟期中还是决定合作。

    签订协议签订后,赵宏图立马就去银行。

    赵宏图最终决定,钱眼就用来作为风险投资。

    其实,吸纳牟期中的投资,这家公司,有点私募的味道。

    还是在汇丰银行,这次赵宏图直接进的的是大客户室,不过客户经理是没换,还是那个姓周的。

    这次周经理的服务态度,好了不知道有多少。“赵先生,你真的是天才中的天才,我可是亲眼看到你从百万富豪发展到千万富豪的。”

    上次赵宏图做多红球元,160万米元,15倍的杠杆,也就是2400万米元。

    做的时候,红球元对米元的汇率是260:1。

    现在是:1。

    也就是说,赵宏图现在账户上相当4048万米元,扣除银行那边的融资,还有1808万米元。

    不到一年的时间,资产就翻了十倍。

    赵宏图笑了笑:“运气而已。给我平仓吧。”

    赵宏图接着把一千五百万米元,转入到钱眼公司的账户上,剩下三百万米元,留作开销用。

    接着,一千五百万米元和牟期中那四千万米元合在一块,又用了十五倍杠杆,继续做多红球元。

    也就是,做多资金有8.25亿米元。

    如果真的如历史上在88年能达到120:1。

    那他到时候盈利有2.35亿米元。

    也就是说,从85年8月份开始,到88年1月份,不到两年半的时间里,资产膨胀了一百多倍。

    这比正儿八经地做实业,赚钱多了。

    当然,重生这种事情,根本就不讲道理的。

    一般人,哪能赚这么多。

    很多股票,看上去上涨了十倍,很少有人会从头吃到尾。

    有可能赚了一倍的时候,就给卖了。

    后面发现,哇,还在涨啊,都两倍了,然后立马又杀了进去。

    接着又赚了一倍,心满意足地出来了。

    接着,又是看着上涨,忍住,这股票风险太高了,现在的泡沫太大。

    又涨了一倍。

    怎么还在涨啊?

    忍,没忍住,又杀了进去。

    就这样,最后站在了高高的山岗,坐电梯了。

    最后及时止损的,赚了不多。

    如果还心存侥幸的,继续坚守等反弹的,反而还亏了。

    所以,即使有很多和赵宏图一样看多红球元的,也根本就赚不了他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