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4,差点被学校开除 » 第356章 激活

第356章 激活

    人这一辈子,0岁出场亮相,10岁天天向上。20岁远大理想,30岁发奋图强。40岁基本定向,50岁处处吃香,60岁打打麻将,70岁处处闲逛。80岁拉拉家常,90岁挂在墙上。

    赵宏图重生有钱后,别的不好说,抽烟,喝酒,打牌,麻将,样样学得顶呱呱。

    除了上课,吃饭睡觉,那就是打麻将。

    杨晓明现在是他最忠实的麻友。

    “千刀万剐不和头一把。先胡不算赢。”杨晓明说道。“去年一年里,最好的事情,就是废除了麻将禁令。”

    但杨晓明今天的牌风不是很顺。

    没有赵宏图坐他上家,给他喂食,牌都不顺了,打出的牌老是被下家王兴华给吃到。

    杨晓明摸着手中的牌,纠结了半天,然后打出了一饼:“一坨屎。”

    下家的王兴华忙说:“我吃了。”

    “胃口真好,我是一个快乐的饲养员。”杨晓明臭着一个脸。

    “打牌讲文明,千万莫骂人。打牌都是友,不搞里外手。”赵宏图随口说了一句。

    “不打了,没劲,走,老赵,去你的酒屋看看,有啥新酒,咱们喝酒聊天。”杨晓明今天实在是运气太背了,一把都没胡,光剩下输了。

    除了麻将,赵宏图还有一大爱好,那就是收藏酒。

    市场上白酒品类繁多,各类品牌满目琳琅、争奇斗艳,赵宏图也不是混迹江湖多年的“酒鬼”,对酒也不是很熟悉。

    不过,有钱,看到的,都买了。

    按照比较有名的地区,给划分了七大门派。

    川派的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沱牌、曲酒、全兴大曲、郎酒。

    鲁派的泰山生力源、兰陵、景芝、孔府家、趵突泉、古贝春、扳倒井、琅琊台。

    黔派的茅台、董酒等。

    豫派的宋河、杜康、仰韶、宝丰、张弓、赊店。

    苏派的“三沟一河”:汤沟、双沟、高沟和洋河。

    晋派的汾酒。

    皖派的古井、迎驾、高炉、口子、金种子等。

    其他的杜康、老白干、景芝、白云边、红粮大曲、京城大曲、北大荒、华灯牌京城特曲等等。

    还有各地的虎骨酒。

    只要市面上能找的,不分贵贱,只要是瓶装的,不是散酒,赵宏图都收集。

    有些是赵宏图在京城或者出差的时候买的,有的是宏速和宏辉超市的采购的。

    满满的一屋子。

    几人和赵宏图都熟悉,直接自己去赵宏图的酒屋拿酒。

    除了虎骨酒、牛庄酒和膏粱酒,赵宏图比较宝贝,不让他们拿,其他的都随意。

    “老赵,你这日子,过得可真够腐败的。”杨晓明喝了一口茅台,吃了一粒花生米说道。

    “确实,老赵这人,是我们里边最会享受的了。也是我们几个人里边变化最大的。”王兴华道。

    “我哪有什么变化啊,除了小时候那几年,一直就在学校。要我说,变化最大的,还是李帅,这家伙,权力核心部门,想提拔谁就是一支笔的事情。现在请他吃饭,我都要三思而后行了。”赵宏图说道。

    …

    “老赵确实变化大,自从他84年在医院后,整个人都变了一个样,说话神神叨叨的,吃饭嘴巴刁的不行,生活上讲究的不行,感觉都和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李帅深有感触。

    在医院的时候,赵宏图时不时嘴里蹦跶出一些疯言疯语,真是吓死了人。

    特别是和陆益芳说的那些话,这要是换前几年,搞不好要进去了。

    现在的人,就算是谈恋爱,恋爱场所也就是公园和电影院,去看电影的时候,走的时候也并不是并排走在一起,说说笑笑张扬走过,而是一前一后好像互不相干一样去电影院。

    到了电影院门口后看看周围没有认识的人才会手牵手一起走进电影院。

    不过,电影散场后就自由了。在小树林里,两个人手牵着手一起说笑着,不再顾忌。

    更有大胆者,便会闪到路灯照不到的树林深处开始学着电影里恋人们那样“接吻”了,这在当时算是非常开放了。

    可这些人和赵宏图一对比,那根本就不算啥。

    回学校后,吃饭三天两头都是荤菜,动不动就三四个菜。

    至于生活习惯方面,对洗漱,毛巾,盆子特别讲究,分的十分清楚。

    和赵宏图一对比,李帅这个京城二代都以为自己是一个乡下人。

    如果不是赵宏图一直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他都以为换了一个人。

    最后只能归咎,生死之间有大恐怖,人在那时候,变化很大也很正常。

    杨晓明和王兴华颇为赞同的点点头。

    就算是现在,相处了都一年多了,他们还觉得赵宏图和他们都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但如果没地位,没名气,就像女人没有三围一样,普普通通,也许毫无存在感。

    也许,只有赵宏图这样特立独行的人,才能成大事吧。

    赵宏图苦笑了一声,上辈子,二十多年的三观和生活习惯,哪能生活一两年,就完全改变的。

    也幸好,没有生在前几年,不然,真的可能又被重生了。

    “杨师兄,我们准备弄一个培训班,专门给公司内部的一些中层骨干进行培训,要不你来给上几次课吧?”赵宏图岔开话题。

    “行吧,你们看着安排吧,只要我没课,随时都可以去。绿协那边你们也可以找一些人去给上课呀。”杨晓明直接答应了下来。

    “那肯定要找,前段时间我去学校,发现现在变化很大啊,活跃的很,感觉每天都有各种稀奇古怪的社团成立。”王兴华前段时间去人大了。

    感觉才离开学校没多久,这些学弟学妹,比当初他在校的时候,灵光多了。

    “这还不是赵宏图给整的,大家都跟着他学呗。”杨晓明说道。

    赵宏图成立一个绿协,大家有想法,也可以成立社团嘛,各式各样的社团就这么诞生了,虽然很多生命力撑不过几天,但校园活力是彻底激发了。…

    赵宏图在校外创业,送一个蔬菜都能弄出那么大门堂。

    人人日报等国家媒体都报道了好多次。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赵宏图就是那光明。

    只要有能力的学生,都好像看到了光在哪个方向。

    如果不明白,跟着赵宏图走的方向走就是了。

    不少学生都在乡拖拉机站,砖厂,服装厂、修配厂等企业挂着副厂长、副经理、顾问的名头,学经济的帮着做销售、成本核算的考证,学理工的做一些技术支持。

    兼职、创业,搞得风生水起。

    现在哪怕没有学校的补贴,很多人都可以过得很滋润。

    杨晓明不清楚内里,只是知道有能力的同学,荷包还是比较鼓的。

    甚至很多高校的老师,不管是助教讲师,还是教授博导,比如京城大学的张玉锋,都被刺激地蠢蠢欲动。

    这种刺激,更是传递到了整个学术界。

    赵宏图在学术界风生水起的同时,钱也没少赚,搞导弹的也可以去卖茶叶蛋嘛。

    在内蒙政策研究室战略组,之前联系过赵宏图的的郭凡声,又一次萌生了下海创业的念头。

    赵宏图一个人,激活了不知道多少人向钱看,向厚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