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漠边城浪子 » 锦衣卫二十七

锦衣卫二十七

    监察机构

    御史

    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再如《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宁“,王翱当时任都察院长官。

    校尉

    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司隶校尉来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

    刺史

    刺史,职官,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王莽称帝时期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秦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察院御史(监察御史)。汉初省,旋复置。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武帝元封初,废诸郡监察御史。继之,分中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

    地方官职

    节度使

    节度使,中国古代军事将领,后来成为地方官。唐代驻守于各道的武将称为都督,都督带使持节的称为节度使。一般情况下也时常称持节的各镇守军官,如观察使、招讨使和安抚使等为节度使。(其此之谓乎)

    经略使

    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太守

    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范晔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赤壁之战》:“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都督

    都督是中国历史上的中国古代军事指挥官官名。最初是军队中的监察官,与监军相同。在晋之后演变为统领军队的军事长官之职。突厥语与蒙古语中的脱脱一名来自都督。(其此之谓乎)

    巡抚

    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从事

    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知府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据古代正史职官志(百官志)记载,唐朝时已有相近的权变做法,宋朝时正式设立州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明朝时才最后有了以“知府“为名的地方官职,由于好古,士人经常雅称知府为太守。

    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其此之谓乎)。

    《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通判

    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县令

    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孔雀东南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里正

    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

    里胥

    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促织》:“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

    武官

    太尉

    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司马

    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大将军

    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和帝的大将军。

    参军

    “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都尉

    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抚军

    参见“巡抚“条。《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教头

    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

    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高官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高官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高官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人事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帝尧时期

    司空--掌管水利、建筑的官员

    后稷--掌管农业的官员

    工师--掌管制做器物的官员

    虞--掌管山泽的官员

    典乐--掌管教育、音乐的官员

    秦代时期

    郎中令--掌管宫殿门户

    督道仓吏--管理官仓内粮食的官员

    御史大夫--制定保管法律、政令的司法官员

    汉晋时期

    太史令--职掌文史、星历的官员

    大农丞--管领盐铁事务的官员

    中郎将--统领皇帝侍从的官员

    典属国--掌管少数民族各部的事务的官员

    大长秋--皇后的近侍,用来宣达皇后的旨意以及管理宫中事务的官员

    武骑常侍--皇帝的侍从

    都尉--即郡尉,武官名,掌握一郡的军事,官阶略低于太守,秩比二千石

    骑郎将--统帅骑兵的将官,秩比千石

    骁骑都尉--禁卫军将官

    未央卫尉--未央宫禁卫军长官

    长乐卫尉--长乐宫禁卫军长官

    前、后、左、右将军--职位仅次于上卿

    轻车将军--汉时杂号将军之

    骠骑将军--官位仅低于大将军

    长史--大将军的秘书长

    建章监--监督建章宫羽林军的长官

    骑都尉--羽林军长官,秩比二千石

    侍中郎--在皇帝左右侍奉的官员,汉制,侍中是在原官职上特加的荣衔

    国相--相当于太守

    常侍--皇帝的侍从近臣,东汉光武帝后都用宦官充任

    典军校尉--武官,统领皇帝宿卫兵的长官,汉灵帝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设置了西园八校尉,典军校尉是其中之

    兰台令史--在藏书之处典校图籍,管理劾奏等文书档案

    太守--专门治理一个郡,掌握生杀大权

    唐代时期

    观察使--管理一道或几个州的地方行政、监察长官

    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中央禁卫军之神策军的最高将领

    礼部侍郎--掌贡举、礼仪的行政长官

    京兆尹--长安地区最高行政长官

    防御使--负责一州或数州军事的地方长官

    招讨草贼使--专为镇压农民起义或讨伐逆叛而设置的军事长官

    监军判官--监军使下的副职

    行营都统--为镇压和讨伐而设置的出征兵统帅

    侍御史--负责纠察的官员

    右卫将军--中央禁卫军军事长官之一

    左神武大将军--中央禁卫军之军事长官

    校书郎--太子东宫所属学馆中校勘典籍的官员

    率府率--太子东宫侍卫长官

    金吾大将军--中央禁卫军军事长官之一

    尚书左右仆射--全面负责行政事务的长官

    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折冲都尉--一府之军事长官。统兵两千、一千、八百不等

    校尉--一团之军事长官。有兵三百

    队正--一队之军事长官。有兵五十

    车驾检校官--负责皇帝车驾并开路后保驾安全的安员

    转运租庸盐铁使--设置造船厂,保证漕运水上工具(唐,下同)

    光禄卿--主管膳食事务的长官

    将作大匠--负责营造建筑事务的长官

    兵部尚书--主管全国军事政务长官

    司农卿--主管农业事务的最高长官

    鸿胪卿--负责接待来宾事务的长官

    虞部郎中--负责山林绿化的官员

    户部尚书--主管财政的最高政务长官

    吏部尚书--主管人事的最高政务长官

    尚辇奉御--专管御用车辆的长官

    中郎将--正四品

    郎将--从五品,地方府兵将领

    子将--从五品下

    中书令--即内史令,最高辅政官

    右拾遗--咨询建议官员

    宗正卿--主管皇族事务的官员

    右补阙--咨询建议官员

    前锋游弈使--前哨巡逻官

    左散骑常侍--议政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