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漠边城浪子 » 锦衣卫二十九

锦衣卫二十九

    由此来看历代官阶制变迁:周代官员的卿、大夫、士的品位性分等,与其时的封建贵族政治相为表里。战国急剧的官僚制化造成了身份制的断裂,秦汉强硬的皇权“以吏治天下”,或说以“吏”的形象为百官定性定位,相应地,禄秩等级便呈现出从属于职位的浓厚色彩。官僚阶层大为“士族化”了,与士族门阀政治相应,此期等级制中的品位因素在帝国时代名列前茅。唐宋发达的散阶制,一方面残留着上一时代的影响,叙阶时“一切以门荫结品”;同时“劳考进叙”之制又显示,它已回归于官僚政治范畴之内了。至如明清时代向职位分等的一定回归,与学者所云此期“专制皇权高度强化”、“官僚法律特权地位降低”,应该说直接相关。

    对历代品位制变迁的如上叙述,只是个非常粗线条的勾勒;除了以上概括的5类品位安排之外,肯定还找得出更多的品位因素。历代品位性等级的形态、来源,品位性官职的数量、类别纷繁错综且因时而异,其每一细微变化都可以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解析其间因果,便可以显示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一些重要侧面。品位视角的官制研究,较之职能视角的官制研究,应该说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曹魏建立后由吏部尚书陈群提出。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贤有识见”的官员任“中正”,查访评定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实际上官员都从世家大族中选定,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况。整个南北朝时期都以此制选官。

    唐代的官僚等级制下在职事官之外,存在着文散阶和武散阶序列,它们分别由文武散官构成,被称为“散位”、“本品”或“本阶”。

    文散官一共有29阶。开府仪同三司居从一品,特进居正二品;自从二品到从五品下的11号都以“大夫”为名,分别是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正议大夫、通议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中散大夫、朝议大夫、朝请大夫、朝散大夫;自正六品上到从九品下,分别是朝议郎、承议郎、奉议郎、通直郎、朝请郎、宣德郎、朝散郎、宣义郎、给事郎、征事郎、承奉郎、承务郎、儒林郎、登仕郎、文林郎、将仕郎。

    武散官也是29阶。自从一品到正三品分别是骠骑大将军、辅国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冠军大将军;自从三品到从五品下分别为云麾将军、忠武将军、壮武将军、宣威将军、明威将军、定远将军、宁远将军、游骑将军、游击将军;正六品上到从九品下,上阶为校尉、下阶为副尉,分别是昭武校尉、昭武副尉、振威校尉、振武副尉、致果校尉、致果副尉、翊麾校尉、翊麾副尉、宣节校尉、宣节副尉、御侮校尉、御侮副尉、仁勇校尉、仁勇副尉、陪戎校尉、陪戎副尉。

    白居易《轻肥》有句:“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依照唐制,四品、五品官服绯衣,二品、三品官佩紫绶,“大夫”与“将军”都是就散阶而言的。

    其官司之别,曰省、曰台、曰寺、曰监、曰卫、曰府,各统其属,以分职定位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右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各省通判、京府通判、京县知县。(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顺天府应天府推官。(武)部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知县、各府学教授、外府推官、(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帖式、县主簿。(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侍诏、邢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正一品:{高官}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正职】殿阁大学士【********】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BJ军|区司令】、掌銮仪卫事大臣【中|央机|关事物局、安|全|局长】

    从一品:【高官减】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副职】

    协办大学士【政|治|局委员】、各部院尚书【副总|理兼部|长】、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中|纪|高官兼最高监|察|长】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BJ卫|戍区司|令兼BJ市公|安|局长】、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八旗军大军|区司|令】、都统【八旗军首都及陪都军|区司|令】、提督【绿营军|区司|令】

    正二品:【副国级】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荣誉称号,相当于总|工|会主席】、各部院左右侍郎【******兼副部|长】、内务府总管【中|央办|公|厅主|任】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大|区书|记,如以前的东|北|局、华|北局等】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中|央警|备团司|令】、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中|央仪|仗队】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绿营集团军司|令】

    从二品:【部级】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社|科|院|院长】

    文职外官:巡抚【省|高官】、布政使【高官】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高官】

    文职京官: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中|纪|委副书|记】、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信|访|办主|任】、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BJ市|长】、奉天府府尹【直|辖市|长】、按察使司按察使【省纪|高官】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军级军队领导】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副部级】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司局级加】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中|央信|访|办副主|任】、大理寺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外|交部|长】、都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文职外官:顺天府丞【BJ市副市|长】、奉天府丞【直辖市副市|长】、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司局级】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市|高官】、土知府【自治市市|高官】、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厅级减】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各部司|长】、太医院院使【首长医院院|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副厅级加】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直辖县书|记】、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副厅级减】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县处级加】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县处级】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首都县副县|长】、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县|高官】、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副处级】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文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科级】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副科级】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簿、国子监典簿、鸿胪寺主簿、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股级】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簿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副股级】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普通科员】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闸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