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五好小书生 » 第162章 疏堵之法

第162章 疏堵之法

    林念柳没想到的是,陈昭在暮色将临时,又抱着一卷东西急匆匆的进了林府,她也搞不懂自己的这个临时老师到底在和祖父捣鼓什么。

    林府书房,林时年接到小厮传话后,便将他心爱的猫放到一旁去开门招呼。

    虽然陈昭不是第一次来,可是今日他却是有着重要任务带在身上的。

    “林老,东西带来了。”陈昭说着差王六元把找来的一筐黄泥放在书房。

    看着一筐的黄泥巴,林时年有些疑惑,他说自己要去带治理洪灾的法宝,但拿来一团泥巴到底是要做什么。

    “这治理水患是文朝的生计大事,我每年治理都是没有用到过黄泥,今日陈兄弟拿着一筐黄泥是要做什么,请为老夫解惑。”

    林时年除了是皇上的御医,同时也是文皇的左膀右臂,负监察百官,求贤进谏之责,掌管水利和防御工事的监督,但他没有听说过黄泥和水灾有什么关系。

    陈昭也不急,只是请林时年腾一张大空桌子出来。便对旁边的王六元道:“六元,抄家伙。”

    “是,老大。”

    很快一张放着茶具的桌子就被腾空,陈昭拿出昨日陶若海给林时年的水道地形图纸,开始行动。

    林时年虽然惊讶,但是以他几十年来的观人经验和对陈昭这段日子的了解,他知道这泥巴肯定不只是一筐烂泥。

    果然不出他所料,陈昭沿着木桌开始搓揉泥丸,泥条等形状的事物。

    陈昭请他到桌前,手里边捏着泥条边道:“今日按照林老告诉我的南北地势,每年治理水患的经验之后,以及我去金陵的大书斋查了些民间俗事儿,发现了很大的问题。”

    “是何问题?”

    “文朝北有文河,南有海江,水量最大的便是海江,而这次水患出现的地方也都是沿着海江的中游以及下游,决口滑坡之地树木也都是比较稀少,而且很多地方住着大量农户,这次大雨持续十几天后,引发山洪和滑坡。”

    “每年工部都有修理河道,只是效果很低微。”林时年眉头紧锁,叹气道。

    “林老,如果治标不治本,无论多完善的河道都抵挡不了洪水。”

    “此话怎讲?”林时年求证道。

    “滑坡之地都是缺少林木,河道的牢固只能缓解一部分,但最大的很远在它的本身,林老行医几十年了,瞧病剜根的道理肯定清楚。

    而且河道要常年疏通,上游下来的泥沙会使河床抬高,长久下去漕运也有影响。”

    林时年叹息:“我明白了。”

    “这几年文朝的水患治理看起来非常完善,实则是在酿成祸患,况且这些沿岸民众砍伐树木,将山体岩石也给开采了去。

    这个问题也是必须改善,最好就是让两岸的农户不再有贫穷交加之徒,当然这个是后话,现如今是安排灾民,尽快查看次此水患带来的问题。”

    “听陈小兄这么说,老夫倒是明白了许多,只是你这条用白纸条隔开的是不是文朝的蛮北之地。”

    林时年看着几个几块北侧的地方,问出自己的质疑。

    “正是,我用这筐黄泥按照陶大人给的水系图和山川地势,捏出大概来,这样方便我为林老解释这来龙去脉。”

    林时年摸着胡子,当下高兴的道:“老夫怎么就没想到,陈小兄真是聪明绝顶。”

    “额,我还不想绝顶。”陈昭摸了摸自己的脑袋笑道。

    文朝南北各有一条水源,但是山川地形复杂,所以疏通河道,修理河堤,建造防御工事都是必须明确的,列出所有的方法,选择省工省时又省钱的方案。

    而这些实施的前提就是必须有个微观模型,这样就一目了然,毕竟地图只是标注山河,效果没有这个明显。

    这也是他和林时年见了陶若海回来后的收获。

    河道陈昭就用一天长长的泥条做比喻,山川沟壑他直接用三角形做形状,房屋码头一类的直接用方块做形状。

    “如今我们先治理才是。”

    “治理水患,首先待解决的问题是灾民的粮食问题,只要百姓能够维持生计,社会不安的因素自然就会减低。”

    “难呐,朝廷每年拨几十万两的银子赈灾,有时光粮食便要上百万石之多,最终到百姓手里也就只有几文钱,几粒米了。”

    林时年想到这些年,他每次巡查时都会揪出一批蛀虫,心里就很是窝火。

    陈昭道:“当官不为百姓办事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这句话陈小兄说的真是有见地啊。”林时年竖起拇指道:“幸好金陵一带水患不严重,只是受到较轻影响,但是却成了灾民的逃亡的求生地,这天子脚下谁敢去中饱私囊辜负百姓。”

    林时年道:“陈小兄弟的建议我会把它每一条都记录下来,然后禀明圣上。”

    直到陈昭把泥巴模型做的差不多时,门外传来小厮的声音:“老爷该用饭了。”

    “知道了。”林时年爱不释手的摸着那些模型道:“小兄就在老夫这里用饭吧,也就不要回去了。”

    陈昭原本要答应,可是想到那个林念柳跟他如仇人一般,就改口道:“我还是回去,这几日我家夫人身子不好,还是要回去的。”

    林时年见他真有事,也就不再多留,只是遗憾道:“既然如此,那就不留陈小兄用饭了,改日我去府上找你。”

    “好,林老留步。”陈昭带着王六元告辞离开。

    远处树后的一抹身影快速的消失在树后,陈昭看到树动,疑惑的望了望。

    王六元道:“老大在看什么。”

    “没看什么,可能是只猫。”

    ……

    ……

    “呸,他才是猫。”林念柳吃着碗里的饭,看着旁边的翠儿道:“他说不留下来用饭?”

    “是,小姐啊,我没有骗你,陈大夫说他家娘子身子不好,便回去了,老爷说改日去拜会他。”

    “我爷爷定是糊涂了。”

    “小姐,应该是陈大夫今日摆的那种东西。”

    翠儿把她从门缝看到的东西一五一十描述出来。

    “桂花糕?西瓜?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林念柳重复着翠儿看到的那些东西。

    “有的如桂花糕,有的如圆圆的西瓜,还有跟笔架一样的,好像是和水患有关的。”翠儿眨巴着大眼睛道。

    “好,知道啦,带我去见我爷爷。”

    “是,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