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冰河纪 » 第二章 星空诡事

第二章 星空诡事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天文学家发现,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类似于太阳系的恒星有千万个,以此推算,那么类似于地球的宜居星球当有千万颗。

    在这千万颗宜居星球上,假设有万分之一的类地行星上孕育了生命的话,那么,宇宙中也该有上千种生物存在。

    这些类地行星的生命孕育有先有后,有的可能才几万年,有的几亿年,有的可能长达几十亿年。

    按照人类进化历程分析,生命诞生越久,进化时间越长,智慧就越发达,发达的智慧必能创造出发达的文明。

    那些比地球更早孕育了生命的星球,必有远高于地球人的文明和发达的科学技术。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为什么外星高级生物不来地球寻找我们呢?

    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相距遥远,动辄几十亿光年的距离,生命有限根本耗不起;二是造不出能够飞跃几十亿光年的太空飞船,动力怎么解决;三是因为生命的特性,有生命就有竞争,而竞争一旦诉诸于武力,那么毁灭将会随时发生。

    那些高度发达的地外文明非常清楚生物的本性,因此不屑于和星外文明交往,或者说,是不敢和星外文明交往。

    阿发星球,就是典型代表。

    这个星球确如地球那样宜居,四季分明,大气层厚实纯净,有着广阔的海洋,适宜的气候,更有地球上没有的星球守护神。

    阿发星球直径略大于地球,接近一点五万千米,一个阿发星球年为三百九十天,一个阿发星球日为三十个小时。

    这个星球上的智慧生物宛如天使那样善良纯洁,能辨别邪恶,他们长着一对精灵那样的翅膀,天上飞得,海里去得。

    但他们正因为善良,便不会过份重视科技发展,更不会制造那种骇人听闻的热武器。

    千百万年来,他们一直过着自给自足,和谐相处的幸福生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场突如其来的冰河纪席卷而来,顷刻打乱了阿发星球人的快乐美好生活。

    这场旷日持久的暴风雪,顿时让这颗美丽的星球变得白茫茫一片,冰天雪地,江河不流,湖泊冻结。整个星球充斥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感觉。

    发达的农业生产仅限于赤道附近,南北高纬度地区冰雪覆盖,常年不化,经年粒米不收。

    眼看到了生死存亡边缘,善良的阿发星球人这个大家庭,依然没有想到通过战争和掠夺的手段,剥夺别人的利益,去延续自己的生命。

    他们的天性中似乎从来就没有恶和欲这个糟糕透顶的概念,有的,只是奉献和付出。喜乐与善良是阿发星人最基本的品格。

    阿发星球的居民并不像其它星球那样,疆国分明,体系森严。

    这个星球是一个完美的大整体,管理体系并不是由个别人制定,而是实行社、区、群、帮,球的建制。每个社大约三千人左右,每个区下辖十个社。

    再往上,是一个群,下辖十个区,群上面是一个帮,下辖十个群。而后,就是星球的大首领。

    每个社区都会有辖区内的全体民众投票选举,公推出一个学识丰富,对社区贡献最大的人来做社区首领。

    往上以此类推。直到选出星球大首领为止。

    各个行政级别的选举每隔五年进行一次,若是当选者在任期内建树大,对民众贡献多,哪么下一个任期很可能连任。

    除非辖区内有其他人在那两个方面超越了他。

    在阿发星球人的概念中,从来没有纷争,没有利益,更遑论抢劫斗殴和犯罪了。

    面对灾难时,他们同舟共济,面对利益时,他们只讲奉献。

    因此,尽管面临着冰河纪的浩劫,阿发星球大首领征得诸位帮首领的同意后,将高纬度地区的居民全部搬迁到赤道附近,共渡难关。

    让他们在新家园垦荒种地,下海捕鱼,想方设法抵御旷日持久的自然灾害。

    出现这样的极端气候,若是放在那种疆国分明的体系之下,不打的头破血流斗个你死我活,绝不会罢休。

    阿发星球人从上至下讲贡献,论建树的任人体制,不争名不夺利的善良品格,加上广袤的大洋赋予了丰富的海产品,日子虽然艰难,也能过的其乐融融。

    然而,每一个物种从弱小到强大,从兴盛走向衰败,都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阿发星球的冰河纪是纯粹的自然气候变化。几乎每隔五百年就会发生一次。

    但人为造成的自然灾害就另当别论了。

    太阳系附近有个近邻,那是一个双子恒星系,在这个恒星系中有一颗行星,其上的文明种群贪婪成性,杀伐不断,千年前星球资源已经濒临枯竭。

    他们为了争夺最后的生存权力,星球上的两大种群长期大战不断。天灾绵延加上兵连祸结,使得那颗行星已经濒临灭亡的边缘。

    交战双方深知即使能够灭掉对方,自己也不可能在星球上苟活。于是始终在极力寻找一个可以搬迁的新家园。

    千百年来,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布了自己的恒星系,依然没有找到一个能够安身立命的处所。

    于是不可避免的,把目光瞄准了临近的太阳系。由此,恶邻之眼,盯上了善良之地。

    就在三十年前,交战双方几乎不约而同的,向太阳系派出了多艘科学考察飞船。

    尽管有着发达的科学文明,和超越地球一百年的先进技术,但遥远的星空,依然是他们尝尽了心酸和苦头。

    当他们费劲千辛万苦穿越包裹着太阳系的奥尔特星云后,又用了二十年时间,才来到小行星遍布的柯伊伯带的时候,敌对双方各剩下了一艘飞船。

    面对雄关漫道,他们小心翼翼,当穿越了柯伊伯带的那一刻,眼前陡然一亮,通过星空瞭望分析系统,没怎么费事就找到了阿发星这颗令他们向往已久的星球。

    两位相距六千万千米之遥的敌对方的舰长大喜之下,于是一边给母星发电,一边自不同的方向朝着阿发星球猛扑过来。

    他们的飞船速度之快,已经达到了光速的十分之一。七十亿千米的距离,对于他们这种长年航行在星空中的丰富经历而言,那根本不算什么。

    幸亏那时候地球转到了太阳的另一面,否则的话,他们就会先看到地球,而不是阿发星球。

    而这个时刻,正是地球蝶式多功能太空飞船升空飞往阿发星球的那一刻。

    来自不同行星的两大文明,不约而同造访阿发星球,是福还是祸,眼前的三方,谁也不知道。

    星际旅程是漫长而且枯燥的,黑暗冰冷的星空中,一点没有想像的哪么美妙。

    与看临星人的科学考察船已经穿越星空三十年的经历相比,来自地球人的飞船,则显得年轻和颇为稚嫩。

    蝶式多功能飞船智能巡航系统幻化出的全息影像舰长东方少聪,这天忽然在太赫兹雷达上看到了一个斑点。

    起初他以为那仅仅是一块陨石。因为太赫兹雷达显示屏上类似的斑点不在少数。

    后来,他发现那个斑点移动速度比其它斑点快了那么一丝丝。

    就如我们坐在一万米高空的飞机上看山川河流那样,并没有感到飞机在移动。但站在地面上看飞机的话,那就是另一番情景了。

    经过反复观察对比后,他发现那个斑点移动的方向,与飞船似乎是一致的。

    但距离实在是太过遥远了,以飞船上搭载的太赫兹雷达的功率,还不能够分辨出哪到底是啥玩意?

    他把那个光斑指给六位智能机器人科学家们看了,希望借助大家的智慧,一起分析一下。

    “几位教授,你们仔细看看这个光斑,与其它斑点有何不同?”

    与智能巡航系统幻化出的全息影像舰长东方少聪一样,六位科学家都有一个人类的名字。

    达正明教授的专业是天体物理,这方面他相对权威,观察了一会后,眉头渐渐锁紧了:“哪并不是陨石,看运行态势,分明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星际飞行器。”

    东方少聪迥然一惊,问道:“教授,何以有这样的判断?”

    达正明指着大屏上的其它斑点说道:“你们对比一下,看看还有哪个斑点有这个移动速度快?”

    那五个智能机器人科学家仔细的对比了半天后,认可了达正明的分析。

    东方少聪面色严峻,喃喃说道:“如果是文明世界的飞行器,所指方向与我们相同。哪么是否意味着,哪个飞行器与我们的目的是相同的呢?”

    “东方舰长,既然我们能在地球上那个特殊地带特殊时间观察到阿发星球,哪么星空中的其他文明,也可能会观察到。”

    “可是,太阳系除了地球,再无别的文明啊?”

    “但事实摆在这里,由不得我们不信。或者,那是来自其它恒星系的文明也说不定。”

    “就算是最近的那颗双子恒星系有文明的话,即使以光速飞行,想进入太阳系的话,也得几年时间。难道,他们在几年前就发现了阿发星不成?”

    “这一点不奇怪,我们在三十年前就发现了阿发星球。设若那时候技术成熟的话,阿发星球什么情况早就弄清楚了。”

    “教授,有没有一种可能,那个斑点或许是地球其他国家发射的探测器呢?”

    达正明头摇的宛如拨浪鼓:“一点可能性都没有。道理很简单,地球上造不出哪么快的探测器。”

    “或者,哪仅仅是其他恒星系文明的一个无人探测器呢?”

    “就算哪是系外文明的无人探测器,以那个惊人速度,科技程度至少高于我们一百年。”

    这话听在众人耳朵里,宛如一个响雷哪般。

    “如此说来,那个飞行器岂不是也看到我们了?”章教授惊道。

    “以他们的科技水平,看到我们大有可能。”达正明道。

    “科技文明高于我们一百年,除非哪是一百年前发射的探测器,才有可能看不到我们?”东方少聪道。

    “东方舰长,这个可能性并非没有,但那个光斑的指向性如此明确,可以判定,那也不是系外文明百年前的产物。”达正明坚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