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冰河纪 » 一百一十章 阿发星机器人

一百一十章 阿发星机器人

    基于这个前提,善文怀也不说话了。大家心意相通,生怕话语过多分散了注意力,掩盖了恐鸟翅膀的风声。

    三个仿真智能机器人科学家,放下心中许许多多的疑问,各自承担着不同方向的监视任务。

    不过,俗话说得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防患,也不一定于未然,

    尽管三位科学家该想的,该做的,都想都做了,却也万万想不到,恐鸟还有一项秘密武器不曾使用。

    并且,其战略战术之高明,也是大出几位科学家所料。

    当夜色浓郁到看不清对面人脸的那一刻。危险不期而至。

    两只恐鸟充分利用夜色的掩护,以极慢的速度,悄悄的飞临了大树一侧。

    天晓得它们是如何瞧见兆祥三人是藏在树上的。

    当它们离大树还有三十米远的时候,忽然间口一张,同时喷出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向着大树翻翻滚滚就过去了。

    兆祥三人只是侧着耳朵听声音,怎能想到遭遇火攻。

    待到看见两团火焰扑来时,下树已经为时太晚了。

    他们所在的高度,离地面足足有十七八米,就这个高度跳下去,即使他们是坚固的智能机器人,也会摔得七零八落。

    为了保证不至于摔伤或摔死,情急之下,兆祥选择了避让火球。

    树冠很大,两团火焰从两个方向烧过来,还不能瞬间点燃整个树冠。

    这样,就给三名仿真智能机器人科学家找到了逃生的机会。

    他们先是躲到树冠的另一面,然后顺着枝干极速向下溜。

    等下到离地面不足五米时,整个树冠已经像个巨大的火把,哔哔啵啵的烧了起来。

    此刻再不跳的话,很可能变成一个烧烤机器人了。

    然而,当兆祥三人打算跳下去的时候,却震惊不已的发现,只见大树周围的地面上,不知道何时围了一圈火红色的怪兽。

    看情形,与白天把他们逼到悬崖上的怪兽一模一样。不知道是悬崖边的哪群怪兽复活了,还是另外来的一群。

    更不清楚它们是如何静悄悄的潜入到树下的。

    这个极端局面,让兆祥,达正明,善文怀三人有点傻眼。

    很明显,就这样跳下去,虽然脱离了火海,却送入了兽口;可是不跳下去的话,就会葬身火海。

    但时间不等人,兆祥教授带头义无反顾还是跳了下去。

    同期,抬手向着巨兽连连发射激光束,扫清落脚点。

    因为火光的因素,又是从上至下,巨兽背部的眼睛状花纹看得分明。

    达正明和善文怀几乎与兆祥同时发动了攻击。

    等到落地是,他们分别击中了三头怪兽的致命处。成功的为他们打开了一条生路。

    然而,不等三人喘口气,骤闻空中传来一阵强烈的风声。

    三人不及多想,立刻抬手向着风声处发射激光束。

    那正是恐鸟群乘火打劫,前来偷袭,不成想兆祥三人岂是那种顾头不顾尾之人。

    距离极近,去势又快,三缕激光束这一次让两只恐鸟尝到了苦头。

    尽管恐鸟并不是吃素的,也做好了遭遇反击的准备,可是运气终是有用尽的时候。

    一只恐鸟避之不及,被激光击中了翅膀,上面立刻穿出一个洞。

    另一只恐鸟被激光束击中的,是锋利的爪子。

    两只恐鸟不同程度的受了伤,残嚎着,扇动翅膀远远的逃开了。这可真是偷鸡不成,蚀了把米。

    若非兆祥三人顾忌到地上的怪兽,继续打击的话,两只恐鸟必定完蛋。

    解除了空中的威胁,地面上的怪兽已经围了上来。

    因为有着白天战斗的丰富经验,这一次三名科学家不慌不忙,游刃有余的蹦上窜下,专捡巨兽背部眼状花纹发射激光束。一点都不浪费。

    每个人仅仅三个起落,已经击毙了十几只巨兽。剩下的巨兽见大势已去,一哄而散,开始向着四处逃离。

    兆祥三人这才停住手,回头看看越烧越旺的大树。

    在漆黑的夜空中,恰如一柄巨型艳丽的火把,分外醒目。

    兆祥不免大惊失色道:“奇怪呀,恐鸟非但不攻击怪兽,还联合怪兽围攻我们,这其中,一定有什么古怪?”

    达正明道:“除非,恐鸟也是机器兽,并且与巨兽心意相通。才会做出如此完美的配合。”

    兆祥点点头:“有道理,可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也是机器人,难道恐鸟闻不出来吗?”

    达正明笑道:“教授,你急糊涂了,那些机器兽与我们打了两场了,它们不会不清楚我们是机器人,不也照样和我们过不去吗?”

    兆祥拍拍脑门,笑道:“如此看来,这些怪兽,一定是受人指使的。”

    达正明道:“若是有人指使,哪必定是制造它们的人,如此一来,哪我们此行,一定是凶多吉少。”

    兆祥笑问:“怎么,你怕了吗?”

    达正明嘁道:“怕又能怎么样,怕了,难道怪兽们就不针对我们了?”

    兆祥叹息一声,道:“如今看起来,三位阿发星球科学家,只怕是已经遭遇不测了。”

    达正明和善文怀对望一眼,表达了同样的忧虑。

    兆祥望着渐渐烧光的树冠,叹息道:“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在与我们作对。后面的路,一定越发艰难了。”

    达正明道:“可是,我们却搞不清楚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

    兆祥指点迷津:“我们沿着河岸一路走下去,早晚会弄清楚的。”

    他的话,提醒了一直没有发言的善文怀,忽然语出惊人说道:

    “两位,不知道你们注意了没,只要我们沿着这条干涸的河道走,就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挠?”

    兆祥和达正明认同的点点头,若有所思的想了一会。

    兆祥说道:“这话似乎有道理,可越是这样,越说明,沿着河道走,一定有我们想要知道的秘密。”

    达正明接道:“看来,是有人不愿意我们知道这个秘密,所以才不断的阻击我们。”

    兆祥点点头:“可是,哪个人是谁呢?我们与阿发星球末世大陆可是有着一亿年的的时空差距呢?”

    达正明道:“这就更不可思议了。”

    兆祥道:“越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越有破解的价值。那股不知道的力量越阻止,我们越要知难而上。”

    达正明笑道:“好毅力,好勇气。哪,我们继续前行。”

    兆祥头前开路,三名来自地球上的仿真智能机器人科学家,在火光的照耀下,沿着干涸的河岸,继续往上游走去。

    星光下,河床上的星曜石散发着与星星一样的寒光,二者遥相呼应,有着说不出的诡异。

    夜风轻抚,旷野静谧,唯有三个人形身影,沿着河岸在极速前行。

    三名科学家闷声走了一会,兆祥还是打破了沉默:

    “三位阿发星球科学家若是未曾遭遇伤害,哪么,天亮后,我们大概会与他们相遇。”

    达正明简而言之:“但愿如此。”

    再说那日,阿发星球大首领受到东方少聪的启发,回去后,立刻召集相关科研人员开了个会,研究发展仿真智能机器人一事。

    来自地球文明的东方少聪,受邀列席参加了这场会议。

    事实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阿发星球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只不过阿发星人本性善良温和,不屑于研究制造那些于己不利的产品。

    大首领是当年的南派首领,对此深有体会。他主持了这场会议,并率先阐明了观点:

    “鉴于二十年前我阿发星球曾经发生了有史以来最悲惨的互殴行为,造成了许多流血惨剧。为了不让此类事件再一次上演。

    我们可以借鉴地球文明发达的技术和方法,开发设计出附和我们阿发星球人身体特征的智能机器人,来参与一些主要的科研和生产工作。

    这项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仿真智能机器人不具有物欲和利益的特点,不吃不喝,不眠不休,耐寒耐热。能够适应常人无法进行的工作和研究。

    比如,来自地球文明的仿真智能机器人科学家兆祥教授和达正明一行。他们的适应力和工作能量,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因此,我提议将这项工作尽快开展起来,早日造福我们阿发星球。”

    阿发星球人的最大特点,就是绝对的服从。就像部队的军人那样,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这项提议毫无悬念的形成了决议,并迅速的布置下去。有阿发星人工智能研究院,和星球科技大学共同承担研发工作。

    为了表达双方的亲密关系,东方少聪贡献出了地球上的人工智能技术图纸。

    不过因为阿发星人的身体结构和地球人有着天壤之别,图纸的借鉴意义并不太大。

    前文有过交代,阿发星人天上飞得,水里游的,地上行得,可谓海陆空无所不能。

    而地球人仅仅擅长于陆地上的生活。两者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的确无法相比。

    唯一相同的,就是都有一颗智慧的大脑,和灵巧的心。并且善于学习交流和沟通。

    可正因为如此,阿发星人想开发符合自己身体特征的仿真智能机器人,技术路线上,要明显比地球复杂很多。

    既要能在天上飞,还要能够在水下潜行,陆地上那就更不用说了。

    技术路线越是复杂,开发设计的难度就越大。但大首领一旦认定仿真智能机器人的益处多多,即使再难,也一定会坚决的搞出来。

    为了能够尽快实现这个目标,东方少聪向大首领提议,让章子寒,楚昭南,张立凯也参与到阿发星球仿真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工作中。

    阿发星球大首领自是求之不得。

    安排好了这项工作后,东方少聪和大首领的关注点,便转移到太阳系边缘的奥尔特星云上来。

    他们运用安装在空间站上的功率可达十亿兆瓦的太赫兹雷达,和多部恒星级探测器连线,对奥尔特星云进行密切观察。

    作为两大文明的代表,为了不让民众知道星球守护神之间的大战,而产生恐慌情绪,他俩选择了沉默。

    事实上除了他俩之外,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嫡系知道此事。对于这个问题,他们与各自的上司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此刻,东方少聪的心情极其复杂,即惦记着兆祥三人的安危,又要考虑两大星球守护神此战的胜负情况。

    他通过宇宙飞船上的大屏,连接了空间站上的大功率太赫兹雷达,又连接了恒星级探测器,并使用飞船上搭载的恒星级瞭望系统,密切观察着远在七十亿千米外的奥尔特星云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