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朝预测大师 » 0001、穿越

0001、穿越

    李冲被一阵奇怪的声音吵醒,这声音之前他从没有听过。

    迷迷糊糊中睁开眼,他就看到了一辆纺车,还有一老妇人。

    这奇怪的声音乃是纺车绩布的声音。

    那妇人从后面看,已经头发斑白,正斜对着李冲。

    李冲动了一下.......

    床嘎吱响了一声,似乎立刻就要散架,李冲立即不敢动了。

    那妇人立刻放下手中的坊线,惊喜不已的跑来床前:“冲儿,你醒了?”

    “冲儿?”

    难道穿越到了《笑傲江湖》里面?

    不过,眼前的这妇人绝非岳不群的妻子,她两鬓斑白不说,还有一脸的沧桑。

    她可能实际上没那么老。

    只是岁月过早的在她眼角眉梢上留下了印记。

    ...........

    良久,李冲才从妇人的口中知道,他穿越的并非《笑傲江湖》世界,而是隋朝末年。

    不过,这个时候,隋炀帝杨广还没有三征高句丽,所以,还没有人知道这已经是隋末。

    也几乎没有人把那片遥远的土地叫高句丽,他们都叫高丽。

    这个时候,天下已经有了一点点混乱的苗头和迹象。

    不过,没有人意识到那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毕竟,往前数十几年,天下富盛。

    这么好的一个家底,一个朝廷,没有人料到它只是一颗流星,即将消逝于天际。

    他穿越的这个地方叫李家庄。

    按照现在的划分,应该是属于河北省衡水市。

    但在这个世界,它隶属河间郡饶阳县。

    现在是大业七年一月,是公元多少年来着?

    李冲屈指计算了良久,是公元611年。

    穿越过来的时间、地点都不算太差。

    隋朝末年,乱是乱了点,但是机会多啊,危机危机,危中有机。

    地点是河北,也不算差,当然穿越到长安就好了,可以现在就去跟李世民攀交情。

    这个时候的李世民应该有十一二岁了,现在应该还是长安贵公子。

    完全可以趁现在就拍他马屁,一直拍到他随父去太原、当九五至尊。

    但河北也不差了,河北好像也是隋末起义军的革命老区。

    窦建德似乎就在河北搞事情。

    唯一差一点的就是,他穿越过来的这户人家太穷了。

    他穿越过来第一眼看见的这妇人,甚至没有名字。

    她是李冲的娘,李冲是她唯一的孩儿,唯一的依靠。

    他男人,也就是李冲的这一世的父亲,叫李彪,已经故去。

    李冲的这个新家,是真正的家徒四壁,窗格是纸糊的,不少地方已破。

    辛弃疾有一首词《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这首词用来形容李冲的新家简直是十分贴切。

    特别是有风来的时候,吹打着窗格间的破纸,真的很像破纸在顾影自怜,默默倾诉。

    新家四面都是土墙且开裂,开太阳就会有不少光线从墙里,以及屋顶那破落的瓦缝中渗进来。

    下雨天,简直了。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杜甫真是神笔。

    ..........

    李冲醒来之后,他的老娘是又高兴、又悲伤。

    先前,李冲一直昏迷,每天进食都很少,身体枯瘦羸弱。

    他老娘自然每天都盼着他醒过来。

    可是人醒来就要吃饭,就又多了一张吃饭的嘴。

    她的纺绩换不到什么钱。

    地里还有两亩桑田,收入也极度微薄。

    墙壁上倒是挂了一张弓,还有一壶箭。

    不过,那弓应该很久很久没人用了,弓胶已经坏了,再无张弛之力。

    铁箭头想必也早已生锈。

    李冲问了问娘,才知道老爹生前曾编入府兵,隶属于河间郡饶阳县军坊。

    文帝时候,天下富盛,战事不多。

    那时候,他爹是壮劳力,一年耕田打鱼狩猎,家里的日子不算太差。

    但是后来,杨广上台之后,征吐谷浑、征契丹、征琉球。

    他爹疲于奔命应募,田产抛荒,落下一身病创,随即去世。

    从那之后,就只剩下他们孤儿寡母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三个月前,李冲忽然病倒,人事不省。

    母亲为了他寻医问药,倾尽家财,家道败落,家中因病致贫。

    二十一世纪因病致贫的都不少,更何况是一千多年前的隋朝,还是末年。

    看着老娘长吁短叹。

    李冲挣扎着从床上坐起,还是先帮这个小家致富再说。

    不过,致富也不容易,要是容易,他在二十一世纪就是大富翁了。

    但好歹,到了这个世界,他多了一样技能,他知道这个世界未来的一些大事儿。

    他虽然未必能掐会算,但是隋末丧乱那些大事他还是知道不少的。

    做一个未卜先知的神棍,他绝对有资格。

    这就是他发家致富的道路。

    “娘,咱村里有没有富裕人家?”

    李母听罢,不假思索:“里正家有钱。”

    里正这个词李冲知道,就是那时候的村长。

    他颤颤巍巍扶着床板坐起,穿越而来,他的身体其实已经痊愈。

    但是马上生龙活虎,只怕老娘受不了这个巨大反差。

    所以,他还得装成十分虚弱。

    “娘,我想去里正家一趟。”

    不过,他还真不知道里正家住在哪门哪户,需要老娘带。

    李母有些担心:“你有什么事,娘代你去?”

    她怕孩儿一去,里正发现孩儿身体转好了,立刻让孩儿去应募当兵。

    她就这一个孩儿,去了可就没人养老送终了。

    李冲道:“孩儿想去里正家借些钱使使。”

    李母愕然,伸手摸了摸李冲的额头:“冲儿,你是不是发烧?”

    李冲:“没有。”

    李母道:“那你说甚么胡话?”

    里正为人悭吝,向来一毛不拔,自己这个破家,值钱的东西一毛没有。

    里正焉能借钱给他使?

    就算借了?

    将来又拿什么来还?家徒四壁环堵萧然。

    李冲道:“娘,这笔钱我来支我来借,当然是我来还。”

    他不弄点钱,怎么有路费去找李世民?

    不弄点钱,怎么在这乱世之中有搞事的资本?

    就算不为了这些,就算为了改善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他也必须得去弄这笔钱。

    里正看见李冲,很讶异。

    之前,他找郎中给李冲看过,证实李冲确实得了怪病卧床不起。

    他一度还曾怀疑李冲装病逃避兵役、赋税。

    “你好了?”

    里正看他拄着拐杖,皮笑肉不笑。

    李冲点了点头:“嗯,好了些,我想来跟里正借些钱使使。”

    里正冷笑一声:“就你?借钱,你拿什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