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双视人生 » 第148章 两个难点

第148章 两个难点

    “小同志,我不是说你的这个方法不行,加固头道梁子的山体或者是修建弧形缓冲大坝,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可是你忽略了两点。

    第一点就是时间。

    咱们现在只有两天半的时间了,这点时间能把设计图纸拿出来就不错了,你还指望着弧形大坝能够修建成功?

    从地形以及水流的流量来看,这一道弧形大坝的两侧必须要有一一百米左右的延展,才能够保证弧度比较缓和,才能够经受得住泄洪水流的冲击。

    这只是长度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高度。

    如果按照水库的排水量来计算的话,这一道弧形大坝的高度至少要在15米左右才能够满足要求,这还只是地上的部分,要是再加上地基的话,差不多要有20米。

    单单有高度还不行,如果坝体太过单薄,根本就经受不住水流的冲击,所以坝体一定要厚。

    我觉得用三角形支撑的话是最稳固的,所以说实际上,咱们要建造的不是一道弧形的缓冲坝,而是一个三角形的,只不过这个三角形朝向水库的这一边是弧形的。

    一个边长是100米左右的三角形缓冲坝,包括地基的高度在20米左右,这个工程量是非常巨大的,两天的时间能建出来?那简直就是开玩笑。

    除了工程量本身就非常巨大之外,混凝土的凝固也需要时间。

    修建这一道大坝需要混凝土吧,混凝土的浇筑是要一层一层进行的,先浇筑地基,等到混凝土凝固,强度达到要求之后,才可以继续浇筑坝体。

    15米高的坝体不可能一次性浇筑完毕,建造大坝的外框支架根本就承受不住那么多混凝土向外的压力。

    就算一次浇筑两米厚的混凝土,也需要七、八次才能够浇筑完成,每一次的浇筑都需要等到下一层的混凝土凝固,这得需要多少时间?

    咱们只有两天半,两天半啊!小伙子,你这个想法太异想天开了。单单是时间这一点,你的想法就实现不了。

    除了时间之外,还要面对施工环境的问题。

    下了这么多天的雨,土壤里早都吸饱了水分,而且现在雨依旧不停,也就是说,修建缓冲坝要在一个全是水的环境下进行,这种施工难度是难以想象的。

    不说别的,咱们就说挖地基这一项,在头道梁子的山脚下挖地基,一铲子下去,挖出来的水坑会马上被雨水填满,土层当中的水也会渗出来,等到这个地基的坑挖完了之后,那里就会直接变成一个水池子。

    排水的话就更不可能了,不管抽水机的功率有多大,地基的坑里也依旧会有雨水。

    在这种环境下,向地基当中注入混凝土的话,过多的雨水会让混凝土的结构变得松散,凝固的时间会很长,就算是凝固了的话,强度也达不到要求。

    还有水泥的问题,水泥只能够在厂子里搅拌好之后,再用搅拌车辆拉向弧形水坝的建造地点,露天作业的话根本就不可能,雨水会直接让水泥失效。

    还要考虑周围环境的问题,万一再有山体滑坡,对施工人员也会造成一定的威胁,等等、等等,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所以说,你的这个办法根本就行不通。”

    这位建筑方面的专家竟然一下子找出了林毅主意当中的这么多个漏洞,而且还说的非常的有条理,这让林毅感到有些惊讶。

    他觉得好像这位专家之前就曾经构思过修建弧形缓冲坝的项目,不然的话怎么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到这么多呢,而且想的还很合理。

    其实林毅哪里知道,修建弧形缓冲坝的项目在几年之前,雷湖水坝还没有完全建成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提出过了。

    当时就有人指出,雷湖水库的泄洪水道与头道梁子的山体几乎成直角,如果泄洪的话,水流会直接冲击山体。

    而头道梁子并不是一座石山,山体的强度没有那么强,也许根本无法承受泄洪的巨大冲击力,一旦山体垮塌,水流就会直接冲进通市。

    为了这件事情,修建雷湖大坝的施工方也专门组成了一个专家组,对头道梁子的山体强度进行了详细的检测。

    结果发现,头道梁子也不是那么的脆弱不堪,就算是雷湖水库的九个泄洪口同时开启,也需要至少花上两天的时间才可能冲垮山体。

    所以这一个潜在的隐患基本上就排除了,雷湖水库九个泄洪闸口同时开,只要一天的时间就可以把整个水库的水排干净了,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水威胁头道梁子。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有人提出了修建弧形水坝的提议,这样的话就万无一失了。

    但是因为牵扯太多,而且还需要将附近通向几座水泥厂的公路进行改道,这件事情便被否决了。

    不过现在的情况不太一样。虽然之前头道梁子并没有遭受泄洪水流的冲击,但是这么多天的降雨,雨水早已经把整个山体浸透了,这就导致了山体的强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也正因为如此,仅仅只是开了三个泄洪口,仅仅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头道梁子就发生了山体滑坡。

    这一点是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的,谁又能够预料到,雷湖大坝建成之后竟然会面临这么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雨,竟然会面临这么严峻的考验。

    听完了专家的话,姚高官也皱了皱眉头。

    当年雷湖大坝的修建就是他主管的,姚高官也真的想要在头道梁子的附近修建弧形的缓冲水坝。

    可是当时一是资金不凑手,二是牵扯太多,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却没有想到变成了今天这么重大的隐患。

    仔细的品了品专家所说的几个困难点,林毅忽然间发现,好像在这位专家眼里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放在这里,放在红星水泥厂,并不是什么难事。

    飞快的运转大脑之后,林毅猛的瞪大了眼睛,看向了坐在一旁的李志鑫。

    而李志鑫也从这位建筑专家的话里品出了什么,他也转身看着林毅。

    两个年轻人利用一瞬间,短暂的交流了一下眼神之后,他们都从对方的眼睛当中发现,两个人应该是想到一块儿去了。

    “我想问一下,如果能够解决向水坑当中注入混凝土的强度问题,也能够加快水泥的凝固速度,那么在这两天多的时间里,这一座缓冲水坝能不能够修建成功?”

    林毅问出了他心中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