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绿波行 » 第二十六章 真相

第二十六章 真相

    回到家后,林梦雪决定去趟大伯家,尽管母亲对大妈还是有些意见,但林梦雪觉得毕竟初中在大伯家待了两年,这大过年的理应去看看他们,顺便看能否打听到雷晓波的消息。

    第二天一早,她便坐车来到了雷晓波家的镇上。大伯一家人见到她非常高兴,尤其大妈,可能觉得对林然的事情有些内疚,表现得很热情,又是倒水,又是忙着做饭,午饭时还不停地朝林梦雪的碗里夹菜。

    饭后,林梦雪在院子里跟着正在压井边上洗碗的大妈聊了起来。

    “大妈,我想跟你打听个事!”

    “什么事?”

    “以前我在这念初中时,我们班那个学习成绩特别厉害的,雷晓波,你还记不记得,他现在去哪了?”林梦雪故作糊涂,唯恐大妈起疑心。

    “你说的是医院雷主任家儿子吧?听说考上军校了,真厉害!你再看你堂弟林声,高中念了半截死活不读了,非要出去打工!”

    林声是大妈家唯一的孩子,比林梦雪低一届,高中没考上,大伯花钱让他上了县城二中,谁知因为打架被学校警告好几次,高二时他突然跑回家说不想念了,去年春节过后就跟亲戚一块到了上海打工。

    “林声现在不是混得挺好吗?听我爸说,这一年挣了不少钱呢!”林梦雪说。

    “都是辛苦钱,总不能打一辈子工吧!就你刚才说那个什么波?”

    “雷晓波!”

    “对,对,雷晓波,初中就听你天天念叨,说成绩多么多么厉害,你看人家现在,考上大学了,以后吃公家饭,多好!不像林声,让他好好念书,就是不愿意!”说完,大妈长叹了一口气。

    “雷晓波天生是个读书料,咱没那个本事,不过林声也不差啊,说不定以后能当个老板呢!”林梦雪说道。

    “当啥子老板哦,挣点钱赶紧回来找个媳妇,以后能在镇上做点生意,我就了了心愿喽!”

    林梦雪微笑着说:“大妈,这也太容易了,就咱弟那长相,还不得娶个仙女?”

    “还娶仙女?能找个不给我气生的我就烧香拜佛喽!”

    看到大妈洗好碗,林梦雪赶紧帮着一起端进了厨房,心里一直琢磨着:下面该怎么向大妈打听雷晓波更多的消息呢?

    其实,来大伯家前,她曾考虑过直接去雷晓波家,可觉得那样做有些冒失,还是从大妈家先问问,如果实在不行,再以同学的名义去他家询问。

    “大妈,你认识雷晓波的父亲吗?”

    “认识,那怎么不认识?雷主任在咱镇上挺有名气的,前段时间,你大伯胃不舒服还去找过他哩。”大妈说。

    “哦!”

    “不过,当时你大伯听医院的人说,雷主任前段时间家里出了些事。”大妈叹了口气说。

    “啥事?”林梦雪心里一惊。

    “好像是他家女儿吧?”

    林梦雪知道大妈嘴里说的应该是雷晓波姐姐雷芳,她们一届同学,互相都认识。

    “是的,叫雷芳,我们同学,她能有什么事?”林梦雪好奇地问。

    “听说她处了一个对象,叫什么来着?郑……郑……就住老街西头!”

    “郑士龙?”林梦雪脱口而出,她觉得大妈口中说的一定是他,这个人她再熟悉不过了,技校学长,虽没见过,但在学校名气大,跟赵文龙并称“技校双龙”,同学还经常开玩笑说“前脚走了个龙,后面又飞来个龙”。自己刚上技校时,郑士龙恰逢毕业,赵文龙则跟她一起入学。不过,雷芳怎么会看上郑士龙呢?

    “对对,好像跟你一个学校吧?听说是个小混混,以前经常打架,还搞什么帮,成天不干正事!”大妈有些不屑一顾。

    “嗯,我也听说挺痞的!”林梦雪附和着。

    大妈继续说道:“是哦,据说雷主任死活不同意女儿跟那个姓郑的来往!也是,换成我,我也不同意,怎么能看上这种人呢?自己有正式工作,父亲是科室主任,弟弟又考上军校,哪家不羡慕?哪家不想跟她做亲戚?”

    虽然林梦雪觉得大妈说的有些势利,可在这样一个小镇,甚至这个社会,谁不想攀高结贵呢?想到此,她感到了一丝无奈。

    “对了,镇上储蓄所有一个叫陆胜的,你可认识?”大妈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

    林梦雪有些好奇:“不认识,怎么了?”

    “陆胜的父亲跟你大伯是同学,非常熟!去年国庆节,他还找过你大伯,说让有时间当面跟雷主任提提,他们想跟雷家做亲戚!我觉得陆胜比那个姓郑的强多了,有正式工作,长得也不赖!”大妈说。

    林梦雪问:“那大伯提了吗?”

    “提了!不过雷主任女儿死活不同意,就认准那个郑什么龙?”

    “郑士龙!”

    “对,郑士龙,还有,我听说那小子有一次将医院一个医生给打住院了,原因是跟他抢雷芳,你说这叫哪门子的事?”大妈笑道。

    在听大妈讲完雷晓波家里发生的事情后,林梦雪一下子全明白了,所有的结就在于“工作”二字,一定是雷芳极大地伤害了父母的心,而对于雷晓波来说,如果选择继续和她相处,那他和雷芳没有什么两样,只会更加刺激他的父母,他又如何忍心呢?看来,在中国这样传统的社会,“门当户对”永远都是父母看重儿女婚姻的焦点。

    林梦雪有些想哭,可这毕竟不是自己家里。一阵简短的寒暄后,无论大妈如何挽留,她还是匆匆地离开了。

    回到家后,林梦雪便趴在床上大哭了起来,她越想越伤心。有人说:蝴蝶飞不过沧海,是因为蝴蝶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随着岁月流逝才发现,不是蝴蝶飞不过去,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

    对林梦雪来说,她的骨子里是有种倔劲的,她不是没考虑过和雷晓波之间的差距。念技校时,她就觉得雷晓波考上大学是迟早的事。那时她就在想,只要雷晓波对他有意,他们之间的差距可以通过自己的奋斗去弥补,纵然面前是一条无法逾越的沧海,她也要试上一试。可是眼下的自己不正像那只蝴蝶吗?即便飞了过去,雷晓波还会在等待吗?

    雷晓波到了省城后,经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班主任,只是班主任正在忙着给学生补习功课,两人简短聊了几句后,班主任便急着离开了。雷晓波有些无奈,一个人在省城也不熟悉,去哪呢?最后想着还是去车站找家旅馆住吧!

    春节后的车站显然要比往常热闹了许多。年前返乡,年后返工,造就了这片土地的最大迁徙运动,带来了春运高峰。站在车站的广场中央,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雷晓波感慨:这些人,漂泊异乡,为了生活,更为了生存,也许他们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也许什么恶言都听过,也许什么白眼都看过,就像舅舅他们那样,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社会的现实残酷磨灭了他们的软弱,生活的经历见证着他们的付出与回报。有的人可能已伤痕累累,有的人可能还在努力挣扎……但是,再多的痛,再多的苦,他们可能从未开口向家人说过,因为他们的执念是报喜不报忧。

    这时,一位抹着浓妆的中年妇女走了过来,盯着雷晓波看了一会后,说:“帅哥,住不住宿?40一晚!”

    雷晓波扭头瞅了一眼后,心里顿生反感,怎么看都不像是开旅馆的。

    “不住!”

    “哎呀,我们那旅馆条件可好了,什么都有!价格还便宜!”中年妇女不愿走开,继续说道。

    什么都有?雷晓波觉得有些好笑,这明显是在向他进行某种暗示嘛。

    “不住,在等人!”

    中年妇女根本不相信雷晓波在等人,便直接上了手开始拉拽他。

    “跟你说了,在等人!哪有你这样的?”雷晓波赶紧将中年妇女的手拨了过去。

    中年妇女见雷晓波长得人高马大,心里便没了强拉的底气,嘴里骂了几句后便去寻找下一个目标了。

    看到中年妇女远去的背影,雷晓波长长舒了一口气,心想:这省城怎么也不治理治理呢?作为城市的窗口,火车站的形象至关重要,游客到异地的第一印象就是车站,车站管不好,城市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而一直以来,火车站都是各地治安管理的盲区,也是一个城市的溃疡所在。按理说,火车站人来人往、情形复杂,正是需要加大管理和执法力度的地方。就像家乡县城的车站,同样存在很多问题。

    看来,这旅馆是不敢住了。雷晓波突然想到舅舅说过以前他们出行的时候经常住浴室,有些浴室可以为顾客提供24小时服务,而且价格也便宜。于是,雷晓波在车站附近找到一家洗浴中心,花了15元钱在澡堂子里睡了一宿。

    第二天一早,雷晓波来到了火车站的候车大厅。尽管离发车还有近一天的时间,但他哪儿都不想去,自个找到一处人比较少的地方,从包里拿出了一本极其破旧的《高山下的花环》读了起来。

    这本书是假前他在教导员张成山房间里无意中看到的,雷晓波小时候跟父亲在电影院看过这部电影,不过没什么印象了,他没想到教导员还会看这么老的小说,当时,翻了几页后,感觉还挺不错,就开口向教导员借来看看。小说是1983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发行的,因为年份长的缘故,书的纸张有些泛黄,部分甚至已经破损,显然是翻阅了很多次。有几个从他身边路过的旅客,看到雷晓波拿着似乎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书皮,眼神中露出了异样的目光。

    雷晓波并没有注意到有人在看着他,一个人完全沉浸到了小说的故事情节中。小时候他觉得只要电影里有枪,有炮,有解放军,那就一定很好看。而今当他再次重温这段故事时,心中感慨万千:大公无私平易近人勇敢顽强的梁三喜,深明大义的梁三喜母亲梁大娘,阳光开朗最后英勇牺牲的军长儿子“小北京”,完成内心升华的高干子弟赵蒙生,还有那个心地善良恪守孝道的梁三喜妻子玉秀……

    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在小说的世界里悄然度过。雷晓波想,队长和教导员都属于那个时代的人,当然对那段特殊的经历有深刻体会。教导员向他力荐这本小说,说明他对那段岁月的刻骨铭心,他一定是想提醒雷晓波他们这一代,永远不能忘记我们这个民族每一刻都有一批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正是因为他们,才有了今天祖国的和平和繁荣昌盛。

    中午雷晓波用一碗泡面打发了午饭,吃完后正想在座位上眯瞪一会的时候,身边来了两位年轻人,看样子应该是一对情侣。女的问雷晓波旁边座位有没有人,得到“没有”答复后,便和男子一起坐了下来。

    两人放下行李后,男的从随身带的提包里拿出了一个非常小的播放机。雷晓波一看便知是一台迷你VCD,去年暑假在省城的汽车站见过。随后,男的又从包里掏出了一张VCD播放了起来。

    雷晓波瞄了一眼,觉得有些诧异,一个国外的片子,还是黑白画面。以此推断,拍摄时间肯定是有些年代了,丝毫不亚于刚才他手中的那本书,甚至可能比那本书还要老得多。他觉得有些可笑,这两位穿着时尚的年轻人怎么对如此老的片子感兴趣呢?可随着剧情的推进,他渐渐地被影片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播放结束时,雷晓波有些震惊,他发现自己的眼角竟然流出了两行泪水。

    此时旁边的那位女孩早已哭得泣不成声,一边的男子不停地用手轻拍着她的肩膀安慰着。

    随后,通过询问,雷晓波才知道这部片子的名字叫《魂断蓝桥》,它讲述了二战时期,年轻帅气的军官罗伊和芭蕾舞女演员玛拉之间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影片中男女主角说的每一句经典台词都让雷晓波感动不已。

    “每次和你分别都有些像是永别。”

    “我爱过你,就再也没有爱过别人。我永远也不,那是千真万确的,罗依,永远也不会爱上其他人。”

    “我们去结婚吧,除了你,别的人我都不要。”

    “我不希望看到你流泪,除非是为了幸福。”

    “——我爱你。

    ——可是你还不了解我。

    ——从现在开始,我会去了解你,用一辈子的时间!”

    “我要永远找她!”

    “……”

    只是,电影的结局太让人撕心裂肺,这样的爱情悲剧让雷晓波的内心有些不能自已。

    叔本华曾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之所以会成为悲剧,正是因为它撕破梦想、破坏现实,将人们的期冀幻化成虚无、抑或制造可欲不可求的凄然,从而教授给人们什么才是值得拥有的。由此注定人之于悲剧将是后知后觉的,而正因后知与后觉,悲剧才成其为悲剧。故人类最美妙的回忆多半也是源出于悲剧的存在。”

    那一刻,雷晓波想到了林梦雪,自己和她之间算是悲剧吗?如果是,还能改变吗?电影中男主角为了爱情,异常坚定地说“我要永远找她”,可自己能做到吗?想着想着,他陷入了深深地迷茫之中。

    第二天一出车站,雷晓波隐隐约约感觉广场的气氛有些不对。有一对行人从他身边缓缓经过,其中一个人口中的一句话让他彻底震惊,“昨晚九点多,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逝世了!”

    那一瞬间,雷晓波神情有些呆滞,那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不断地萦绕在他的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