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绿波行 » 第六十四章 侦察

第六十四章 侦察

    焦海洋心里一直纳闷,这小子是不是铁人,怎么脚伤了还跑这么快,自己都快跟不上了。一路上,雷晓波严格按照通信课上教员所说的布线规则,进行架设。每隔一段,便招呼焦海洋进行试线查看联通情况。这期间,雷晓波一会爬树,一会绕河,尽量依据有利地形进行布线,以确保通信的质量。

    不到一个小时,雷晓波终于和通信班在指定的地点会合。当通信班的人看到他时,差点没笑趴下:除了一条八一大裤衩,一把冲锋枪,雷晓波啥都没穿。期间有战友开玩笑说:“雷晓波,你摆个双枪小帅哥的造型吧!”

    雷晓波根本来不及回应,短暂的休息后,他便招呼焦海洋立刻和自己一起回主观,他要看看朱元章他们射击准备工作进展到哪一步了,另外,一旦保障射击的话,自己必须要在现场。

    再次回到观察所后,雷晓波发现朱元章已经完成射击前所有工作,并已报告给了指挥部,同时炮阵地上的所有火炮都已准备就绪。雷晓波询问现在蓝队的情况如何,朱元章伸出了一个手掌告诉他:局势正在扭转,已经反超了五分钟。

    雷晓波没有多想,立刻向指挥部请示:是否需要进行试射?试射是提高目标射击效果的重要手段。雷晓波觉得,这次对抗除了比时间外,还有看谁能精准命中目标。此时,指挥部向他们红队出了第一个问题即:试射几发转入效力射?雷晓波觉得两发就够了,而朱元章认为要四发。雷晓波说以前观摩往届师兄射击时都是两发,不必浪费炮弹。朱元章的理由是这次无论炮阵地和目标区域都不是往届师兄们演习的地点,再说以前那块射击区域演练了很多年,用两发也很正常。但射击教程里明显说了,一般试射四发进行效力射,另外从概率论的角度讲,两发炮弹结束试射,没有精度保障,而由两发增加到四发,其射击效果会提高百分之五十。

    雷晓波觉得朱元章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立刻上报方案到指挥部,指挥部非常满意他们的决定,在跟演习中心汇报并确定射击诸元无误后,准予进行射击。

    在射击前,雷晓波突然想到了什么,他随即提醒炮阵地务必注意阵地转移问题,上次战术演习就遭到了李永明教授的严厉批评。阵地回复说,备用阵地早已经提前筹划,让他尽管放心。

    红方阵地每试射一发,雷晓波所在的主观,还有高智的侧观都全神贯注地检查射击效果,并计算出炸点对目标的偏差量,供阵地修正射击。

    就在四发试射弹结束后,雷晓波的耳朵里似乎也听到远方蓝队的火炮声。他迫不及待地告诉阵地,抓紧进行效力射。随着阵地上传来“全连注意,开始射击。101号目标,敌步兵群,榴弹瞬发引信,3号装药。标尺6-00,方向30-00。4发齐射。放!”

    雷晓波通过装备观测到了目标已经被摧毁,正当心里暗自高兴时,却听到指挥部传来消息,导调中心临时设置突发情况:本次射击使用的自动化系统遭受到敌方摧毁,全部瘫痪,另外不准用激光测距机以及其他有关的观测装备,由阵地和观察所共同商讨决定下一步射击方案。

    雷晓波第一反应便是导调中心是希望用这种方式提醒他们,战场上任何时候别忘了用传统的方法即早期炮兵射击中的目测法。在第一次去部队实习时,雷晓波所在连的连长就有这个本事,基本上通过自己的目测,配上那双灵巧的手指,几乎和自动化系统算出来的结果没什么两样。

    朱元章知道后,自告奋勇,对雷晓波说:“教导员,这个我拿手,让我来吧!”

    雷晓波诧异地看着他:“你小子这也会?”

    “哎,粗鲁之人,也有细微的一面,你们啊,可看好喽,今天就来露一手,让你们看看我这个最真实的太子!”朱元章自信地说道。

    果然,朱元章根据指挥部提供的目标信息,一会闭着左眼,一会竖起大拇指,一会又拿望远镜看了看,很快将结果提供给了指挥部。没想到这个结果很快得到了导调中心的肯定。

    雷晓波拍着朱元章的肩膀说:“太子,你可真让我刮目相看啊!这次回去,你可以找佳人陪了。”

    “哎,还陪啥,回去就该毕业喽!这佳人呐估计只能在老家找了!”朱元章无奈地说。

    雷晓波觉得朱元章这句话说得并不假,对于他们这批军校学员来说,很多人将马上面临着毕业分配。祖国的四边八方都将是他们的去处,那些还没有对象的战友到了部队,能够用于处理个人感情的时间将会越来越少。对于正处热血青年的他们这批学员来说,爱情本应是绚丽多姿的,可当爱情前面加上军人这两个字时,也就有了不一样的意味。没有花前月下的缠绵、没有浪漫温馨的共舞、没有情不知所起的绮梦,更多的只是默默地思念和牵挂,就像雷晓波和林梦雪那样,每一次相聚的开始,都成了离别的倒计时。毕竟,在军人的爱情世界里,大部分时间彼此只能是“鸿雁传情、定期会面”,每次相见都可能要跨越千山万水,历经路途坎坷才能见到自己日思夜想的爱人。

    正当雷晓波他们觉得基本已经稳操胜券之时,这时指挥部突然向他们通报:接到上级命令,现在临时加入红蓝双方侦察对抗,即双方现在各自派出侦察分队,找到对方目标——炮阵地位置,同时给出火力模拟打击建议,具体对抗结果评估由导调中心判定。

    侦察,历来被认为是军队的“耳目”。古人说:兵家之有采探,犹人之耳目也;人无耳目则成废人,兵无采探则成废军。高技术条件下,炮兵依然是陆战场重要火力突击骨干力量,其火力威力的发挥,对炮兵侦察的可靠保障依赖性很大,这次导调中心突然加入该科目,就是想考核这批学员在战时如何应对敌人对我炮兵侦察实施反侦察的能力。但由于侦察对抗涉及的科目较多,导调中心经过商议对流程进行简化,即只要双方谁先发现对方的炮阵地(或观察所、指挥所均可),并能制订出对这些目标实施摧毁的火力打击模拟建议,哪一方便获胜。同样,为了增加对抗难度,双方较量将在夜间十时正式开始。红方指挥部为了提高获胜的概率,决定再派一组侦察分队协助雷晓波共同完成这次科目对抗任务。

    焦海洋知道任务后,问雷晓波:“晓波,你的脚受伤了!我看你就留在观察所,带领其他兄弟做好伪装得了!”

    雷晓波说:“脚没啥!这个科目还真有些难度,一方面侦察不能被对方发现,另一方面还要找出对方目标的具体位置,指挥部虽然给了我们一些蓝队目标区域信息,但刚才我在地图上看了半天,搜索范围虽然不是太大,但晚上视线不好,我看大家还是先研究研究,等确定好方案后,我们再分头行动!”

    朱元章这时说道:“教导员,阵地及指挥所那边我们不用再关注了,刚才指挥部不是说,那两个地方有专门小组负责吗?我分析这次导调中心的目的就是侦察和反敌侦察的战术演练,侦察我们不用多说,凭咱几个,肯定能将蓝队的目标找出来。我最担心的是反侦察,五队有几个小子我还是比较熟悉的,炮兵战术素养很高,我建议这样:让高智带着其他五个人做好观察所的伪装与隐身。你,我,还有焦海洋我们三人负责今晚的对蓝方目标侦察。而且我们就找他们的炮阵地,观察所和指挥所难度相对较大些,炮阵地我通过刚才指挥部给的信息,心里有个大概,早晨蓝队的炮响已经给了我们一些提示了!”

    焦海洋却说:“太子,这个可跟咱们战术老师说的不一样,还有一天的时间,他们的阵地难道不知道转移?”

    雷晓波插话说:“转移也不怕,区域就那么大,而且他们也要考虑消灭我们的目标,再转移,总不能转到火力射程之外了吧,我们只要好好研究那片区域适宜选择阵地的地方就行了。”

    朱元章赞同说:“教导员说的没错,还有一天时间,我们再分析分析,选定几个点,然后告诉另外一组侦察分队,分开行动!”

    上午,雷晓波找到高智,跟他简单分析了敌方目标的可能区域,以及做好反侦察的各项准备。

    高智提议,观察所应重新开设,虽然这个科目不是实弹打击,但必须要与实战保持一致,按照朱元章给出的蓝队阵地位置,观察所应该选择到距离目标区域合适的地方。雷晓波想了想,觉得非常有道理,便同意了他的建议。

    下午的时候,雷晓波感觉到脚心疼痛感有加重之势,脱掉鞋后,发现伤口已开始发炎,他又问焦海洋要了些红药水,这一幕无意中被高智看见,他关心地说:“晓波,不行,就别坚持了,真要发炎,可就不好了,你还是先回指挥部那里处理一下,我们这边没问题的!”

    雷晓波摆了摆手,开玩笑地说:“晚上,我还想象看看有没有鱼从我的胯下钻过?正好没抓过鱼,试试今晚手气如何?”

    朱元章知道他一语双关,便说:“那你可不能脱光了,小心小弟弟!”

    下午,雷晓波将自己的行动计划上报给了指挥部,指挥部只对其中个别地方进行了局部调整,然后向他们提了相关要求后,批复开始行动。

    出发前,雷晓波跟其他七名战友说:“我们今晚和蓝队比的还是速度,此次行动可不比昨天,我们和蓝队都有夜视仪,大家务必做好伪装。高智,等你到了预定观察所区域后,迅速带领其他五个人占领位置,并做好侦察与反侦察准备,你要防止蓝队可能事先猜到你们会去哪里,所以,你那边一定要特别小心。太子,我,还有海洋,我们三人去找蓝方炮阵地,一旦发现,便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报告,另外今晚所有通信全部转为密语!胜败在此一举,希望明天凌晨能有我们的好消息!”

    说完,八个人迅速朝着蓝队的区域跑去。

    炮兵侦察对抗主要是围绕侦察与反侦察,隐身与反隐身,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侦察与反侦察进行的。即反敌侦察、反敌隐身、反敌干扰和反敌摧毁构成了炮兵侦察对抗的主要内容。

    在这次科目对抗中,一旦谁先暴露阵地、指挥所或者观察所目标,那基本宣告本方失败。对于雷晓波所在的尖刀班来说,他们不仅担负观察所的任务,而且还要与红方另外一个侦查组,协同作战,找到蓝方目标。所以,在整个行动过程中,雷晓波所率领的其他七个人,特别的小心。尤其是手电,不到万不得已,坚决杜绝任何照明设备使用。

    行进过程中,有战友问雷晓波:这次为何不使用炮位侦察雷达?雷晓波回复说:其实已经使用了,凌晨红蓝方都是使用的炮位侦察雷达侦测到了对方的阵地,因为导调中心临时安排训练科目,既然双方都发现了对方阵地,那就留半天时间给予重新选择并占领阵地,而且新阵地的设置必须确保能够摧毁对方的某一个目标,也就是说,射程应该在合理范围之内。

    一提到雷达,高智边走边说:“晓波,我前段时间查资料发现美军用于炮兵侦察的雷达已经实现了更新换代,传统炮位侦察雷达根本无法满足未来战争的需求!”

    雷晓波说:“是啊,在冷战时期,当时面对华约组织庞大的火炮群威胁,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利用当时最先进的相控阵电子扫描技术和计算机信号处理技术,发展了一批先进的炮位侦察雷达,最具代表性便是美国AN/TPQ-36和37‘火力发现者’,老队长周国新曾跟我们讲过这种雷达。这种雷达也有缺陷,它的最大作用距离可以到数十千米,但其最小作用距离只有3000米,所以造成的盲区就比较大,对于探测敌方近距离射击的火炮常常力不从心,因此冷战结束后,美军开始升级换代,TPQ-36雷达经过多次改进,现已发展到7型、8型系统了。而且,现在部署越来越灵活,携带越来越方便!”

    朱元章听后,小声问道:“教导员,真挺佩服你的,记得这么清楚,那咱们国家呢?”

    还没等雷晓波开口,高智便从身后踢了朱元章一脚:“亏你还是太子,连咱们国家都不知道,回去看看资料去吧,只能告诉你,虽然现在和发达国家还有些差距,但这种差距越来越小!”

    正当几个人小声聊着时,突然无线电台收到信息,红方另外一个侦察小组即二组已经深入到蓝方目标腹地,而且发现了蓝方炮阵地迹象,同时还询问雷晓波所在尖刀班的情况,并得意地告诉他们不用再找炮阵地了,尝试着找观察所或指挥所也行。

    雷晓波有些纳闷,这组也太顺利了,会不会有诈?他赶紧询问了二组相关情况。听完后,他示意尖刀班停下,并找到一处灌木丛中,拿出地图,极其小心地打开手电,研判起来。

    雷晓波问朱元章:“太子,你看看我们现在的具体位置在哪?距离他们二组还有多远?”

    朱元章仔细看了看地形,幸好月色依旧那么明亮,还能依稀可见远处的绵延山脉与河流。三分钟后,朱元章在地图上的某个位置用手点了点,说:“我们现在在这,二组在这,距离大概不到十里!”

    雷晓波仔细地看着地图,若有所思,渐渐地,心里开始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立刻示意负责通信的战友跟指挥部联系,接通后,他告诉指挥部:二组发现的阵地可能有诈,是蓝方故意设了个伪装目标,阵地不可能在那个位置。

    指挥部其实早知道二组已经中了蓝方的圈套,便问:理由呢?

    雷晓波说:“刚才我问二组为什么认定是蓝方炮阵地,他们告诉我,射界开阔、便于机动,而且土质松软易于构工,另外靠近后,还能看到微弱灯光。按理说,这的确符合炮阵地开设的很多条件。但二组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指挥部问:什么因素?

    “敌情!二组发现的蓝方炮阵地表面上看便于部队构工与射击,但带来的相反结果是,也容易被敌方侦察和打击。以这些年对蓝方的了解,他们不可能犯下这种错误,二组所看到的一切只可能是个障眼法。”

    指挥部非常欣慰尖刀班能给予这样的结论,为了继续考验他们,指挥部要求:不管真假目标,希望雷晓波他们能尽快给出自己的方案,争取先于蓝方发现并摧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