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士 » 三十九 巫城争夺战

三十九 巫城争夺战

    却说子默等人回到了东部。这时东部的情况是:

    西军和南伪军联合进攻东部与南部边界的三个重要关口。其中,中间的镇南关是主战场。

    子默到达的时候,镇南关已经反复打了一个月了。

    东军在镇南关部署了大部分的火箭弹药,占了整个库存的八分之一以上。

    子默的部队与别的前线战损团合并成一个运输团,保障后勤运输,有时也会上一线送弹药。

    在镇南关,部署了几乎全东部五分之一的战力,加上火力覆盖,硬是没让西军打进来。

    西军在镇南关也加大兵力,动用了在南部力量的六分之一,加上本土也送一些装备。导致势均力敌。

    两军就在镇南关这个大山区反复拉锯,山顶的主权时不时就换人。有时在附近较平的山顶或山腰大战,厮杀在一起,难分胜负。

    但东军的火力显示出了优势,火力方面全国上亿人加紧生产弹药,强大的生产能力就显现出来了,弹药源源不断的送到前线,好像打不完。

    西军因为弹药量势弱,要兼顾三个战场,土地虽多,但被征服地区产量明显没有本土多,加上南部本地原因,计划快速突破东部防线的计划破产了。

    大约又过了一个月,东军保住了镇南关。

    其余二关口虽有被突破的,但是很快便进行了反攻,不久便夺回了土地。

    西部的进攻计划彻底破产,战争出现转势,三部联合,共同抗击西部。

    东部开始反攻南部,对原有南部土地进行攻占。

    大概过了九个月,东部不断深入原南部土地,推进到了原南部重镇巫城。

    司令部制定了进攻计划,准备打下南部东面重心巫城,建立在南部的据点。

    巫城历史悠久,原城为一座(玛雅式的)大神庙,即用于与上界联系,又用于用法力处理当地事物。

    巫城旧城为一个大方形城,外围十六个方向分布着十六座神庙城。

    每个小神庙城由外到里分三层,除神庙区那层,每层都包围着上一层。第一层是外城区,住人用的。第二层是内城,用于行政区和商业区等功能。第三层是神庙区,主进行神庙活动。每一层都由楼梯相连,通过楼梯走向上一层。中心分别有东西南北四条主路,由中心直通外围。

    中心大城也相似于外围小城,不同的是中心城面积更大,分为外城,内城,中心城,行政区,祭坛五部分,统领周围小城。

    近些年来,又在旧城北面的河流沿河修建了新城,大批人口到新城里住,旧城区没有过多变化。还是原来的样子。

    东军要突破,首先就从新城打起,再打旧城。旧城的祭坛据说可以发射威力巨大的天火球,一个天火球可以使方圆百里寸草不生。

    子默现编为七九三团政委,上面是一七三师,五十六军,红八方面军,属于东部南征军。

    战斗准备已经做好,东军随即出发了。

    巫城战役,对于双方都是关键,直接影响到整个南部战局。

    子默和团长王联星率领团,跟随着大部队在后面待命,等前面的先锋先发制人。

    大约过了两天,因为敌方的包抄战术,子默所在师奉命前往敌方防御中线援助。

    那天天上下着中雨,子默团被要求当前锋,整个团冒雨前行。

    在行进途中,子默在前面看着远处的山丘上似乎也有一支的队伍,但根据对方走偏僻路去前线,初步认定是敌军。在通过联系周围军,确认非自己人,于是让全体隐蔽分散待命。

    这时天已经黑了,雨已经停了。对面也不在移动了,并没有表现出敌意。

    雨刚下完,地上水汽浓厚,子默看敌方人只是密集的一小部分,估计对面只有一个营的兵力。立即组织准备进攻。

    子默率领两个营冲上前去,在原地的部队用火箭车发射火箭。只听“嗖嗖嗖”的声音,二十发火箭已经发射出去了。

    子默看到对方并没有防御,反而大叫着:“友军,友军!都是西部帝国军!”

    子默大喊一声:“杀!”激昂的进攻号角被吹响,战士们立即上前去,敌方有人反应过来的,有人听到东军战士喊:“缴械不杀!”立即束手就擒。

    有一些反抗的便被击杀了。大部分人还是投降了。投降的都是南部人,坚持抵抗死了的大部分是西部人。

    经过这次接触战后,指挥官们了解了敌人战术:敌方以西军为长官用本地人小部队骚扰,趁前线军大部队行动于后方部队基本中间无联系时出来偷袭。小部队有信号干扰的装置和炮或导弹和隐蔽装备,其余的联系装置都没带。他们对东部前方部队造成了骚扰性攻击,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所有的后备援助军十四个师立即全面扫除后方骚扰部队。虽然敌方提前了解之后立即撤回了部队,仍损失不少。

    子默团在肃清完敌人之后,黄昏时便到了前线附近,整顿了一下,准备随时上战场。

    子默走到了防御兵的岗位上视察,看了看天边的夕阳,停了下来。

    “这光挺亮的。”子默感叹道。

    一旁的站岗兵也看了看,但看着远处突然有一个大火球飞过,营地里响起了警报:

    “全员小心,敌方天火来袭!”

    营地里的屏障维持的人更多了,至少有上万人了。

    子默看着那颗大火球在天上,好似一颗太阳一般耀眼,过了一会儿落到了地下,似长河落日圆。在其落下之处,升起了大于先前火球体积几百倍的蘑菇云,产生了巨大的气浪,席卷这周围的一切事物。就连离那里几十里远的这里都收到了大影响。

    过了好一会儿,影响才完全消失。

    这便是天火球,方圆百里寸草不生的武器,东军彻底见识了。

    被天火球砸中的是一个三万人的大部队,天火球直接砸到屏障上,当时至少有五千人在维持,支持了一会儿,还是被突破了,三万人全体牺牲。

    这一发天火球造成了五万人伤亡,给东军留下了惨重的教训。

    这一发天火球,双方都在试探。

    东军又修改了作战计划,要求子默所属的部队加快突破中线,进入新城。

    突破计划立即实行了,子默的团在后面预备着。不到一天,防线便被突破了。但这么迅速给人反而有种不安。

    随着防线突破,子默也率领团进攻巷战。巷战仅仅半天就占领的大半,上面的人很是不安。

    指挥部立即让大兵团聚集,集中进攻,尽量减少分散。中线采用分散小兵力进攻,大部队在后,给敌人营造假象。

    子默再次在主阵营里,站在城市高楼顶端侦查。

    果不其然,从远处的旧城三个小城又飞过三个天火球来,但这次又一万多人防御,人们抗住了。但前线的部队因为余波都阵亡了,不论是东军还是西军。

    这次让东军确信了想法:天火球的代价如文献里所说,一个小城只能一次,现在西军还有十二次小城天火球和一次从未启用的主城天火球。

    因为这三个天火球,整个新城几乎全毁了。西军尝到了天火球的甜头,又打了五发,但这次基本抗住了。

    西军大概是知道守不住新城了,便毁了新城。

    东军着手于进攻旧城,西军在旧城与新城的空置地仓促布置了防线,准备同东军作战。

    东军指挥部也前移了,以便更好的配合行动。

    双方要在新旧城的空地进行大战,双方都做好了准备。

    子默的团也准备参加这次战斗,大约五火发射后四小时,西军便反攻过来了。整个部队刚整队好便开展巷战了。

    当时,抗完了天火球之后,子默看了看四周,北面部分的建筑基本都被夷为平地了,南面还有少数掩体建筑。

    刚整顿完部队,侦查兵就报道西军打来了,不一会就有几十发导弹飞来,战略支援部队将导弹防住了,其余部队立即分散准备战斗。

    经过两天的激战,勉强将西军打回去了,但自身也受损严重,中线前方部队十四万人变成四万人,原来十五个师合并为六个,七十四个团合并为二十七个。子默的团和师里的另外三个团合并为一个团即七九三团(加起来三千多人,有一个团只剩一个连了),并入一七五师,子默仍然是团政委。

    东线和西线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前线人数大量减少,原定计划不得不改变。

    过后十几天,一直在防守,等后方大部队行动,以进一步行动。

    在大部队行动前夕,地方发动了主城火球和五发小天火球,前线军因拼死突围进入西军防护区而未全损。

    届时受到消息,援军在南部游击队的配合下,突破了左翼,右翼的敌军,形成了合拢之势。西军又把最后两发天火球打了出去,对东军造成了轻微的伤害。现在,主权到了东军的手里。

    东军立即合拢进攻旧城,西军以图坚守。

    子默部队当时在中线,配合左右援军和大部队派来的援军共同作战,主攻中线很快便打到了周围小城。

    子默带领着团为师开辟正面攻打小城的道路,打到了小城,小城只有四条大路是直往上走的。周围都是特别打主道是最可行的,开始要来了一个装甲车营,用装甲车通路,直接顶上去,但地方火力密集,最上层神庙还连发小火球,一发小火球足以炸伤装甲车后面的人,装甲车上是不行了。

    子默和王联星便尝试侧攻。后方火力覆盖,掩护组织的冲锋队的人飞上台去,后面又借来两个营冲上去。

    这招奏效了,攻上了第一层,和第一层守军混战,占领了道路,两个师都冲上来解决第一层的敌人。

    后两层也以这种方法迅速突破,直接登顶,子默领人冲进去砍着召唤法术的术士。大部分看见子默等人进来就怂了,直接五体投地,还有的至死方休。

    团长王联星被反动术士炸没了,子默将红旗插到了小城顶。看着主城的炮火,进行程度也差不多了。

    接下来又整顿去主城,当时主城攻克到了行政区,打了有段时间了,子默团便去援助。

    到了的时候已经攻下了行政区,子默率领人去祭祀区,抢先进去。

    战士们在外面喊着“杀!”“杀!”,杀声满天。子默等人闯进去喊道:“投降不杀!”祭祀们全体五体投地,无一站立,一动不动,子默见此,将他们交给了后来人,接着带人抢上了平坦的塔顶。

    子默从储物袋里掏出旗,飞到插旗的地方,把南伪旗扔了换成红旗,台下的人们一片欢呼。

    巫城会战,东军胜。

    东部接着便以巫城为据点帮忙建立了南部国,把自家的一套制度送了过来。

    南征军指挥部制定了下一个目标:推进到南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