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驱逐舰回明末 » 第41章 东海一号

第41章 东海一号

    十二月初十日清晨,蓬莱的“离岸码头”上,一艘“崭新”的五桅帆船整装待发。

    当然,这艘船只是看起来新,实际上一点都不新了。之所以看起来新,全都是登州造船厂的功劳。

    当时于七和他的船员们把这艘五桅帆船带回来的时候,帆船的主桅杆已经被炮弹炸断了,甲板上到处是血迹,还有一些无人机航炮留下的弹孔,船舷也有很多刀斧砍过的痕迹。

    这时候登州造船厂的船坞已经完工,本来正在试造自己的第一艘小型铁包木材质的蒸汽动力船,后来突然接到了林浩文下达的紧急任务,务必以最快的速度把这艘五桅帆船重新翻修好。

    所以,刚刚建造了一半的蒸汽动力船被龙门吊临时吊了出去,待修的五桅帆船开进了船坞。

    不过该说不说,船厂的工匠们确实是好手艺,几天时间就把船翻修一新。

    他们不只给船换了新桅杆、补好了甲板,还把船体外壳重新清理了一遍,把船底多年积累的海藻、贝壳等等乱七八糟的海洋生物全都清理掉了。

    没有了“生物外壳”,船体变得更光滑,摩擦阻力自然变小,速度也就更快了。

    要不是因为任务紧急,船厂甚至想给这艘船加装一台蒸汽发动机,让它彻底摆脱风帆,而且速度也可以快出一个数量级。

    但是时间太紧了,林浩文要求一个礼拜之内必须搞定,所以蒸汽发动机的事只能先放一放。

    十二月初九日,全船翻修完毕,林浩文还给这艘焕然一新的船起了一个新名字:东海一号。

    第二天,十二月初十,于七和船员们登上了全新的“东海一号”,扬帆起航,目的地是一千多公里外的倭国长崎港。

    他们这次航行的任务是寻找吐鲁香,并为登州军管会开辟海上贸易线路。

    做贸易是有本钱的买卖,不能空手套白狼。出港前,“东海一号”上已经放满了瓷器、茶叶和生丝等等货品。

    这些货品都是登州军管会在当地采购的。乱世中买到这些货品不易,于七的任务就是把这些货品运送到长崎港,找买家卖掉,然后再买回吐鲁香。

    “东海一号”上的船员基本都是于七带回来的原班人马,不过出于谨慎考虑,林浩文也同时派了几个“自己人”跟船出发。

    这些“自己人”中,包含三名陆战队员,和原来驱逐舰航海部门的两名士官。几个人临时编成一个小队,设立一名指挥官,小队每个人都配了手枪,指挥官本人还携带了一支小型冲锋枪。

    他们几个人名义上是协助于七,但实际上所有人都明白,他们最主要的任务是在航行中监视于七。

    毕竟于七刚刚加入东海义军的阵营,他所有的经历都是他红口白牙自己说的,是否可靠完全是未知数。

    一伙不能确定完全可靠的人,执行这样的长途航行任务,派人监视他很正常,就算把于七自己换到林浩文的位置上,他也肯定会这么办。

    对此,于七本人和他的船员们没有任何异议,毕竟东海“天兵”在他们心中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何况“天兵”还救过他们的命。

    不过对于这次跟船任务的人选,林浩文着实花了一番脑筋。最开始他甚至有一个冲动,想亲自跟着于七的“东海一号”去长崎港,但很明显这是不可以的。

    首先林浩文是东海义军的最高统帅,不能有任何闪失,再者现在需要林浩文处理的事情相当多,他根本走不开。

    思来想去,林浩文又想到了袁刚,曾经驱逐舰上的陆战队中队长。

    登州军管会成立后,袁刚当过一段时间的警卫局局长。不过现在他已经卸任,警卫局局长职务交给了他的下属,他自己则调去了登州军事学院,负责部分专业的教学和训练。

    这次的跟船任务非常重要,既要寻找吐鲁香,又要为登州军管会开辟海上贸易渠道,必须要派靠谱且有能力的人。

    袁刚首先是一名绝对可靠的军人,而且单兵作战能力强,如果船上真的发生了什么突发变故,他也完全有能力处置。

    最终,林浩文决定,派袁刚担任这次跟船小队的指挥官,跟着于七一起去倭国长崎港。

    按照林浩文的指示,袁刚携带了一台便携式通讯器,每小时都要向驱逐舰汇报一次情况,记录帆船航行的位置、速度,船上的情况等等。

    如果船上出现突发事件,袁刚可以随时联系驱逐舰。同时,参谋部门也做了各种预案,用以应对所有能想到的突发事件。

    当然,通讯器超出一定距离是无法使用的,不过驱逐舰上的中继通信无人机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所谓中继通信无人机,可以同时连通驱逐舰和袁刚手中的通讯器,让信息在空中“接力”,完成远程通讯。

    这次“东海一号”的远航,驱逐舰上的两架中继通信无人机全部进入战时模式。

    一架无人机升空,在“东海一号”附近海域巡航,保证“东海一号”随时都处于通讯信号覆盖范围内,另一架无人机则处于待起飞状态,等上一架无人机达到巡航极限后“换班”。

    现在东海义军有了燃油来源,驱逐舰上的柴油发电设备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电力,所以对各类无人机的使用也“任性”起来,因为不用担心充电问题了。

    终于,一切准备就绪后,“东海一号”于十二月初十辰时,也就是上午九点整准时出发。

    白色的浪花伴随着凛冽的海风,“东海一号”越走越远,逐渐消失在了海平线上。

    驱逐舰也完成了备战备航,并进入了二级戒备状态,一旦“东海一号”有事,驱逐舰可以随时出港作战。

    因为帆船航行速度有限,“东海一号”离港一个小时后,依然能看到陆地,甚至还能看到停在蓬莱码头的驱逐舰桅杆。

    但是袁刚依然按照林浩文的要求,打开联络器,第一次汇报了“东海一号”的航行情况。

    一切正常。

    此后的几天里,袁刚和他的队员们也都严格按照要求,每小时汇报一次“东海一号”上的情况。袁刚和几名部下轮流值岗,保证汇报24小时不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