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驱逐舰回明末 » 第121章 军工厂的大发展

第121章 军工厂的大发展

    不知不觉,一年又要过去了。

    时间来到了轩辕4344年,也就是公元1647年,距离林浩文和驱逐舰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一年半了。

    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形势变化相当剧烈。

    首先满清被彻底消灭了,包括满清皇族在内的几乎全体八旗贵族被连根拔起。

    可以预见,女真人的这次崛起进程,到此完结,他们将再次退回部落联盟的形态,百年内估计都不会再对中原构成任何威胁。

    南明的两个政权,鲁王朱以海的监国政权和朱聿键的隆武政权也全都被消灭。

    整个华夏大地,从北边的科尔沁草原一直到南边的闽粤,还有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广等地,现在全都纳入了东海义军的管辖范围,国家重归一统指日可待。

    正月初四,节日的氛围还相当浓,登州军工厂就已经开工了。

    战争时期大家都很忙,前线的军队在打仗,后方当然也不能歇着,等最后胜利了,自然有的是时间给大家休息。

    今天,本来已经随着东海义军司令部和军管会迁到济南的林浩文,再次返回了登州。

    他之所以要回来这一趟,是专门为了视察登州军工厂。

    本来按照林浩文的规划,登州军工厂在未来的半年内,也要随之搬迁到济南,并且还要在全国多个地方援建分厂,全面提升国家的工业能力。

    不过,工厂的搬迁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普通人搬个家,都要做很多准备,需要找人找车,还有各种麻烦事,更别说一家工厂搬迁了。

    而且登州军工厂可远不止一家工厂,这是一个庞大的组织,旗下好几十家各类型的工厂,还有一些专门从事技术研发的机构,所以想要搬家需要很长时间的筹备。

    另外就算搬家,登州军工厂也不可能全搬干净,至少跟船舶配套的很多工厂就走不了,否则会对登州造船厂造成很大的影响。

    除了工厂和研究机构,军工厂还专门建立了一所技术学校,用以给工厂培养技术工人和各方面的人才。

    现在这个时代,能认识字的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都不算高,所以根据目前的情况,技术学校制定了专门的教学方案,针对的就是文盲群体。

    一般来讲,一个心智健全的正常人,哪怕大字不识一个,进入这所技术学校学习三个月,只要不偷懒,跟着进度完成学业,就能认识几百个字,看懂基本的技术资料和图纸,可以胜任军工厂的基础岗位。

    一年多的时间里,军工厂的技术学校就给军工厂培养出了大量的技术工人,这也为军工厂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次林浩文回到登州,基本上把军工厂的各个分厂和部门走了一个遍,不过他最关心的还是其中的动力分厂。

    现在,动力分厂的蒸汽机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设计生产的蒸汽机型号,已经有大大小小几十种,广泛应用在了船舶、采矿和各种需要动力设备的工厂中。

    东海义军的很多装备,比如枪管、炮筒以及枪管炮管里面的膛线等,就是在蒸汽机动力的车床和镗床上生产出来的。

    只是蒸汽动力有很多天然的缺陷,比方说工作效率低,烧掉一吨煤,可能真正用于能量转换的只有10%甚至5%,其余90-95%的能量全都转化成热量耗费掉了。

    除了效率低,蒸汽机的启动也慢,一些特别大型的蒸汽机光把炉子烧热,可能要一个小时以上。

    此外,蒸汽机开动的时候,旁边还必须有人在不停地往炉子里填煤,增加了不少人力成本。

    以现在的工艺生产出的蒸汽机和相关机械结构,稳定性也一般,运行振动大,带动车床时,直接影响加工精度。

    所以,军工厂的动力分厂在蒸汽机技术逐步攻克后,开始把视线逐渐转向了内燃机。

    这时候,胜利油田和炼油厂不断传来好消息,不只船用重油,纯度很高的柴油甚至汽油都接二连三的炼化成功,给了军工厂动力分厂相当大的帮助,也让动力分厂在柴油机和汽油机方面大力投入。

    柴油机和汽油机的基本原理都很简单,几百年后的21世纪,柴油机和汽油机的基础原理都只是初中的课程,这两种发动机的真正难点在于生产工艺和材料。

    发动机不是一次性的,从气缸到活塞再到连杆结构,都必须保证反复运行成千上万次,所以材料的磨损、金属的疲劳还有各种材质的老化,全都成为了大问题。

    早在一年前,动力分厂就按照驱逐舰现有的资料,制造出了第一台柴油机。

    结果在试验的时候,活塞和连杆直接卡死了,最后发动机爆缸,还造成了一名工人受伤。

    后来查明是生产工艺不达标,没有达到设计精度。

    没办法,动力分厂的研发机构只能根据工厂现有的生产水平和零件精度,重新设计了柴油机方案,大幅调低了发动机性能,最终才勉强运行起来。

    不过经过长时间测试后,改进型的柴油机故障率仍然很高,而且机器寿命也很短。

    后来这种型号的柴油机被用到了东海义军的第一批坦克上,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了一线部队的战斗力,但设备本身的缺陷也让前线部队焦头烂额。

    一场仗下来,一大半的坦克基本就要趴窝,好好的坦克车,搞得像一次性设备似的。

    所以在消灭了满清政权后,东海义军的坦克营就全部撤回了登州,开始大修换装。

    到现在,军工厂的动力分厂终于生产出了稳定性有所提升的柴油机,这种改进型的柴油机预计可以把装甲部队的车辆故障率降低一半以上。

    这对装甲部队来说,意义就很大了,至少装甲部队可以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打仗上,而不是修车上。

    这次林浩文回到登州军工厂,动力分厂的新型柴油机是视察的重点项目之一。

    除了柴油机,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动力分厂还取得了另一个重大成就,那就是电机和发电机的研发生产。

    差不多一年前,林浩文来动力分厂视察产品的时候,动力分厂虽然做出了电机和发电机,但完全无法投入使用。

    发电机发出的电,电压极不稳定,忽高忽低,而且和柴油机一样,故障率超高,基本上只能做原理展示,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电机的情况也差不多,就算在驱逐舰带来的发电机提供稳定电压的条件下,也不能稳定运行,最后有一台还被电弧烧穿了。

    不过,现在情况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