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请公子修仙 » 第十七章、乱葬岗真乱

第十七章、乱葬岗真乱

    西山南麓。

    乱石嶙峋,荒坟遍地,偶尔有乌鸦冲天而起,留下二声鸦鸣,反而凭添几分荒凉。

    宋朝歌站在一块石头上,心中不解,问贾道真:“师尊,西山南麓怎么会是乱葬岗?”

    在宋朝歌的想象中,闻家小妾死了,就算不能葬入闻家祖坟,也至少要找一块好地,然后好葬。

    不然,和闻家的地位不符。

    可现在……,闻家小妾死了,竟然随便葬在乱葬岗,这本身就有问题。

    贾道真脸色阴沉,点点头:“这确实是乱葬岗。”

    “你说,闻家为什么会把闻家小夫人葬在乱葬岗?”

    “谁知道。说不定是正夫人使的坏。”

    “闻家小妾都入了闻家几年了,正夫人如使坏,也不至于在人家死后葬到乱葬岗,这毕竟关系到闻家的脸面。”

    “那……,只是乱葬岗去那里找闻家小妾的坟?”

    贾道真也猜不出闻家为什么这么做。

    “闻家小妾叫宛小玉,只要找到宛小玉的新坟就是了,闻家也不至于连个碑都不给她树吧。”

    宋朝歌说完,心里却想,以闻家的风格,也许没有什么不可能。

    “你怎么知道闻家小妾叫宛小玉?”贾道真惊奇地问宋朝歌。

    “呃……,是白小天告诉我的。”宋朝歌说道。

    心里却想着,这不是白小天告诉我的,只是自己猜的,如果闻家小妾真的叫宛小玉,那就有点意思了。

    乱葬岗很乱,有些地方几乎到无法下脚的地步,贾道真用神识一扫,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但并不等于说这里没问题,毕竟这是白天,朗朗乾坤,有鬼也要藏着,除非……

    “谁……”

    刚想到这里,贾道真反手拔出了身后的仙剑。

    自从有了这柄仙剑之后,贾道真就剑不离身。

    “两位大爷,我不是有意冒犯两位大爷,是我这儿子死的好惨啊,天道不公啊!”

    一个年迈的孤寡老妪,趴在一个土坑边,呼天怆地的哭着。

    坑里放着一具尸体,脸上都掩盖了泥土,只露出穿着黑色衣服的躯体,四肢显得细小。

    宋朝歌打量了一下老妪,一身破旧的衣衫,补丁连着补丁,头发蓬松灰白,脸上满是皱纹,两眼浑浊无光,也许是悲伤过度,正在上气不接下气的喘着。

    老年丧子,中年丧夫,幼年丧父,这都是人生的悲哀。

    贾道真和宋朝歌见此情景,都没说什么,谁也没有去为难一个刚丧子的老妪。

    他们依旧在乱葬岗继续寻找闻家小妾的坟墓。

    转过一个满是坟墓的土坡,贾道真看见了一堆新坟。

    坟前,插着一块木条,上书“宛小玉之墓”。

    当宋朝歌看见“宛小玉之墓”时,脸上顿时露出古怪地表情。

    闻家小妾真的叫宛小玉。

    那是不是印证了自己的猜测?

    只是这事有些匪夷所思,太离谱了。

    “是不是这里?”贾道真站在墓前,问宋朝歌。

    之前,宋朝歌说过,闻家小妾的名字叫“宛小玉”,现在看见了“宛小玉”的墓条,那应该就是这里了。

    “应该是这里。”宋朝歌点点头。

    “闻家小妾真的叫宛小玉。”

    “白小天说的,应该不会错。”

    宋朝歌再次强调了一下,是白小天告诉自己闻家小妾叫“宛小玉”。

    “花了十几两银子,如果还是假的,我会把他头拧下来。”贾道真说道。

    宋朝歌没理会贾道真,只是叹息一声:“宛小玉这名字很凄凉。”

    “为什么?”

    “宛如小玉,还不如一块石头命硬,当然凄凉了。”

    宋朝歌有些感慨,随后又突然问贾道真:“刚才那老妪有没有问题?”

    “刚才我用神识察看过,没有什么问题。”贾道真告诉宋朝歌。

    那个老妪确实是人,那个坑里的人也确实是死了。

    “宛小玉的坟呢?”

    “表面上看没什么,如果要想看看有没有尸化为厉鬼,那就要挖开坟看一下才能知道。”贾道真告诉宋朝歌。

    “那算了,太过了,这事让别人去做吧。”

    宋朝歌知道,那些为了悬赏令而来的修仙者,肯定也会有人来这里,肯定也会有心狠的人会挖开宛小玉的坟看个究竟。

    这事,自己是不会做的。

    “这里都看过了,怡红院我们也去了,那我们现在去闻家,今天是距那丫环死了的第三天,不知道会不会发生什么事情。”

    贾道真说道,宋朝歌也没有反对。

    即然外围的事情了解清楚了,当然还是要回闻家。

    只有闻家太平了,才能拿到那五百两赏银。

    在回去的路上,转过山坡,那个老妪不见了,只是在之前的地方多了一堆新坟。

    贾道真和宋朝歌就离开了西山南麓的乱葬岗,径直往未镜山庄而去。

    而在西山南麓乱葬岗的另一端,有一座老坟。

    坟上杂草丛生,也不知有了多少年月了。

    坟内,却是一个空的。

    一盏豆油灯昏暗,一个老妪拿着一根银针,正在缝一具尸体。

    她先从肚子上缝起,每一针下去,都发出一声“噗”的声音,然后冒出一滴黑血,只见她轻轻一吸,那滴黑血就浮了起来,被她吸进嘴里,随后,老妪伸出舌头在嘴边舔了舔,回味无穷。

    老妪缝了第十一针时,那尸体竟然动弹了一下,喉咙里发出咕嘟的声音,这人还没有完全死。

    老妪拍拍尸体的“尸体”的肚皮,嘴里喃喃地说道:“乖,别动,很快就好了。”

    那具“尸体”果然就不动了。

    老妪缝好了“尸体”,又拿出一只笔,粘着一种散发着腻人气味的颜料,在缝尸线上画着奇怪的符号,嘴里念着咒语。

    咒语毕,收笔。

    刚刚好。

    “去吧。杀了刚才那两个人。”老妪对“尸体”说。

    “尸体”只是眼珠子转动了一下,就离开了那座老坟。

    过了一会儿,老妪又说道:“你也去吧!闻家欠你很多,我让你魂魄不散,你就应该让闻家鸡犬不宁,我答应过你,这件事完成之后,我会把春梅带来,让你们两人永生永世都不分离。”

    在老妪的身后,一道虚影飘出了老坟。

    这道虚影竟然是“宛小玉”。

    等“宛小玉”离开之后,老妪也站了起来,拿出斗笠戴在头上,走出了老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