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元在下有礼了 » 第五十五章 出发去常宁宫

第五十五章 出发去常宁宫

    时间飞逝如流水一般,李明辉觉得自己还什么事情都没做呢,这就到了要去西寺佛爷庙的时间了。

    “王爷,您这次去一定要收敛一下您的脾气呢。”对于李明辉出行,小兰是千叮咛万嘱咐。就怕有什么没有提前说好,或者叮嘱到位的事情,而让李明辉犯了错。

    “好了,好了,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每一次出门你都要叮咛一番。这一次如果不是圣人说了轻装前往,我一定会带着你一起去的。毕竟,那里的风景据说也是很美的。”拍了拍小兰的手,李明辉轻声的对小兰说道。

    “我走的这几天,家里面就交给你照看了。老梁也会留在家里,帮你一同照看。王宁我就带走了,到了西寺佛爷庙,我身边还是得跟着一个人。”

    “十三爷,宫里面来接您的马车已经在府门口侯着了。”

    就在这个时候,屋外传来了梁天的声音。

    “好了,王爷,您该走了。”小兰看着李明辉还想说什么,便出口阻止了。帮李明辉又整理了一下衣服。

    “王爷,本来您应该先去宫里面侯着的,但是我听梁管家说宫里面会派车来接您,所以也就没有安排。但是,即便是宫里面的马车来接您,您还是不要让他们等太久了,尽快出发的好。”

    说完,小兰便和李明辉往大门处走去。出了屋门,李明辉对着梁天点了点头,梁天便明白了李明辉的意思,不准痕迹的冲着李明辉也回应了一下。

    上了马车,李明辉拉开帘子对着两人说道。

    “老梁,小兰,府中就拜托你们了。”

    ……

    没多久,李明辉一行就到了皇宫。正好,李隆基也收拾好了,就等着礼部尚书前来举行仪式,然后再出发了。

    “圣人,一切准备就绪,是否开始?”

    就在李隆基和李明辉闲聊的时候,礼部尚书走了进来,对两人行礼之后,开口问到。

    “时辰到了吗?”李隆基开口问到,得到了肯定的回复之后,便点了点头。

    “那就开始吧!”

    太极宫的大殿门口,礼部搭建起来的祭台之上,司天台的监正元海开始准备祭天。

    “皇天后土在上,李氏列祖列宗在上,今大唐太平盛世,然灾星横出,雨涝成灾,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

    听着祭词的一开始,李明辉就不由地皱了皱眉头。怎么就灾星横出了,哪里有什么灾星了?这又是哪个郡县为了躲避自己的责任想出来的坏点子,这又有哪些家庭因为这一句话而丧命啊?

    想到了这里,李明辉抬起脚就准备走出去。但是又被人拉了回来。

    回过头,李明辉看到李隆基冲着他摇了摇头,低声的说道:“这件事情一会路上朕给你说,你不要冲动。”

    看着李隆基脸上凝重的表情,李明辉叹了一口气,又缩回了踏出去的那只脚,呆呆的看着地面被雨滴打出来的泡泡,神游天外。

    “礼成!”

    随着元海的一句话,整个祭天仪式就完成了。而准备前往西寺佛爷庙的队伍已经在旁边等候着了。

    “十三,走吧。你和朕坐在一个马车里面,朕有事情和你说。”

    李隆基没有和李明辉多说,而是对着李明辉说了一句之后,便在礼部官员的心灵下来到了他的车驾前。

    李明辉一脸不情愿的跟在李隆基的后面,也上了李隆基的九龙车架。随着所有随行的官员们都上了马车之后,队伍开始慢慢的移动了起来。

    “十三,不要摆着那张臭脸了。从小到大,你真是一点都没变啊。遇到看不顺眼的事情,或者人的话,就喜欢摆着一副臭脸,你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你对这件事情有意见吗?”

    李隆基看着李明辉的脸色,笑呵呵的说道。

    “身为位高权重之人,要懂得喜怒不形于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成大事,你知道了吗?”

    “圣人,您是知道臣弟的。臣弟现在已经收敛了许多了。其他的不说,就拿今天这件事情来说吧。这天天下大雨,跟人有什么关系,这是天气不好,怎么就是灾星横出了啊?怎么就天怒人怨了啊?”

    李明辉越说越生气,直接一拳打在了马车上面,顿时拳头上面就出现了伤口,往外面渗血了。李隆基看到李明辉这样,本来想要帮他包扎一番,但是看着李明辉的样子,便放弃了。

    “去踏马的灾星横出,去踏马的天怒人怨,我就想问问那元海,他身居高位,知道什么是灾星吗?什么是天怒人怨吗?他怕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而是看有人上报的有灾星所以才这样说的吧。狗一样的东西,他就是一个神棍,还真把自己当一回事了。”

    “十三,你就不要生气了。这件事情朕也是知道的。而且,这件事情也是朕点头同意的。这老百姓现在都被乡绅还有有名望的豪族们愚弄着,他们说什么,老百姓就信什么。你是不知道,在有的地方,他们的话,甚至比朕的政令还要有用。”

    “所以,你就任由他们乱来吗?这一句灾星横出,不知道会有多少家庭因为这件事情而流离失所,甚至说家破人亡呢?你有没有想过这个?”

    对于李隆基的解释,李明辉打心里面不愿意接受。这难道就是封建主义的腐朽,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要去笼络底下的一个统治阶级,然后层层交替,最后形成了一道笼罩在平民老百姓头上,透不过气的一张大网。

    “朕也知道不应该这样,但是朕不能不去接受。你是不知道,朕每一次看奏折,看到哪里的百姓流离失所,受苦受难,朕的心里也不好受,那不是别人,那是朕赖以生存的大唐的子民啊,有了他们才有了现在的大唐,有了他们,才会有更加繁盛的大唐。你的想法,朕其实都懂,但是这都需要慢慢的去做。所以,你的字典,是朕去做这些事情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十三,你明白朕的意思吗?你懂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