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元在下有礼了 » 第六十四章 礼部于大人

第六十四章 礼部于大人

    一直以来,李明辉都用横渠先生的那句话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和座右铭。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而李明辉也确实为了这句话而在努力着。所以,对于在洪灾中做的事情,李明辉从来都不觉得是一个值得宣扬的事情。

    按照李隆基的安排,李明辉决定第二天就开始老老实实的跟着礼部还有鸿胪寺的迎接团学习一些迎接外来使者的礼仪和制度。

    休息了一天之后,第二天一大早,李明辉在小兰的服侍下穿戴整齐,就准备出发了。

    “王爷,您中午回来吃饭吗?”站在门口,小兰眉眼弯弯的看着李明辉开口问道。

    “应该会回来吧。”站在马车旁边,李明辉歪着脑袋想了一会之后,看着小兰说道:“这个到时候看吧,如果我回来的话,就直接回来了。但是,有很大的可能会不了了。毕竟我这是第一天去,可能会有很多东西要学习的,到时候如果回不了家的话,我到时候让王宁回来给你说一声,你就不用担心了。”

    说完后,李明辉便上了马车坐了进去。然后从窗户里面伸出头,冲着小兰挥了挥手,让她回去。

    按照之前计划的,李明辉的马车先去了礼部。接待他的是本次的接待正使,礼部侍郎于文海于大人。李明辉在来到礼部之前就已经了解过这位于大人了。这位于大人的经历不可不称之为非凡。从麟德元年,再到现在的开元年间,经历了数朝之多,无数的政变和各种变革,但是这位于大人却在礼部侍郎的位置上面坐的稳稳当当的,而且每一朝,皇上都会派他去接待各国来使,他也倒是不负圣望,每一次都把事情办的飘飘亮亮的。

    看着于大人雪白的头发和胡子,李明辉在想按照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社会的退休的规定,这于大人都已经应该到了告老还乡的年纪了,真不知道是什么支撑着他在这官职上面一直呆着,而且还乐此不疲的去接待各国来使。

    “微臣见过十三王爷。”

    就在李明辉神游海外的时候,于文海对着李明辉行了一礼。听着这一声称呼,李明辉就知道这个人绝对是一个让人相处起来十分舒服的老人精了。在这朝堂之中,知道李明辉这般称呼的没有几个人,而且知道李明辉挺享受这个称呼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了。所以,一个乐于揣摩别人喜好的人,总是会让人觉得跟他在一起十分的舒服。

    “于大人切莫如此。您是老前辈了,圣人常常教导我们不可不尊老。所以,你这一礼可是折煞了本王了。”李明辉担心自己玩不过这位老人精,只能把李隆基搬了出来,希望可以镇的住。

    “十三爷,您太客气了。”于文海听出了李明辉话里面的意思,便点到为止。他已经人老成精了,知道什么该说、什么该做,绝对不会去做一些让那些身份地位比他高的人觉得不快的事情。

    “十三爷,您呢,今天就跟着微臣,圣人已经知会过礼部和鸿胪寺了。我等一定会尽心尽力的将自己所学所知尽数传授给王爷的。”

    于文海伸出手,让李明辉走在前面,他落后李明辉半个身位对着李明辉说道。

    “十三爷,今天的第一站我们去鸿胪寺去找和我们接洽的官员。和他们商议之后,我们第二站就去四海会馆,那里是专门接待各国来使的会馆。各国来使到了之后,我们就会将他们安置在那里,但是在他们来之前,我们要去检查以下四海会馆有没有什么纰漏。比如像安全方面的问题,或者是一些物件的摆放的位置了,或者说哪些东西不能摆放,这里里外外的都是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要注意的地方。”

    年迈的于大人让人觉得有些啰嗦,但是他说的东西让李明辉没有一丁点的厌烦。因为,李明辉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一蹴而就的,也没有什么东西是你不努力,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

    出了礼部的衙署之后,马车已经在门口等着了。李明辉没有坐自己的马车,而是跟着于大人一起坐上了礼部的马车,因为他有很多事情想要跟这位老前辈好好的学习一下。

    上了马车之后,两人都坐了下来。

    “十三爷,老臣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这吐蕃的使臣这一次来是为了什么呢?”于大人抚了一下自己下巴上面的胡子,饶有兴趣的看着李明辉开口问道。

    “吐蕃使团这一次前来应该是来朝拜的吧。毕竟他们国家所在的地方,地势险峻,也没有什么物资,应该是到我大唐来想要换去一些物资的吧。”李明辉想了想,有些不确定的回答道。

    “十三爷,您的理解倒是没有问题,一般人都会这么想的。但是,您要知道自古以来,这国和国之间就没有这么单纯的予求予取的关系,而且还有一点您要注意到,这吐蕃国并不是我大唐的藩属国家,而是一个宣称自己和我大唐一样独立存在的国家。”

    “有些话,老臣也是说给您听。这吐蕃国,如果不是山高水远,环境恶劣的话,当初在太祖皇帝的时候就已经给他打下来了。”

    说到这里,于大人是一脸的自豪。本来作为一个文人,对于打打杀杀的事情就有些反感,所以大唐没有对吐蕃这个穷瘪三动武,而是用天朝上国的的威势镇压着。这一点,大唐的腐儒们,都争相称赞。

    于大人的一番话,让李明辉对于大唐和吐蕃的关系有了一些了解。同时,对于大人这个数朝的老人也走了一丝的了解。做事有条理,会经营,但是,就是有一点作为文人的腐朽让人也不是那么的难以接受。

    “于大人高见。”对于比自己懂得多的人,其实李明辉都会尊重的,并不会摆出来自己的王爷架子。

    “十三王爷,您客气了。这些在官场上面混迹的久了自然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