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守业天下 » 第二十八章 兵围大同城

第二十八章 兵围大同城

    王少阳自刎汾河岸,晋阳的这场乱战,也算是画上了句号。

    张云伟的出现,并没有影响追敌的沈二狗和秦奋扬,见了他们两个人,张云伟也确定,晋阳城这一战,胜了。

    回归晋阳的路上,张云伟在想,如今大帅统兵在外,晋阳城里,没人会追究他的责任,但…大帅夫人那一关,也不好过。

    张云伟很清楚,大帅宁昇早就有些忌惮他,这次兵败朔州,他手里的权利,也一定会被削弱,这是必然的,他也无意去争什么,他也始终是宁昇最亲近的兄弟。

    这么多年,张云伟在宁昇手下,一直甘为马前卒,也享受着来自整个替天军的敬意,那宁昇为什么会忌惮他?

    无非就是张云伟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提拔了一些人,压着一些人,自己这支先锋军,更是没人可以插手,这些事,张云伟早就知道,可他自问,问心无愧,又无反意,所以又何苦自寻烦恼。

    这次兵败朔州,败就败了,张云伟其实也并不在意,以他的身份和地位,身为大帅的宁昇,可能会斥责他,可能会贬斥他,但绝对不会杀他,这就够了。

    只要他张云伟就认准了宁昇,那何必想那么多,本来他们这群人过的就是刀头舔血的日子,有今天未必有明天,只要大帅宁昇不杀他,他就死心塌地做一条狗,这没什么不好。

    张云伟一路都在胡思乱想,离着晋阳城门老远,就看见大公子宁文,身后站着二公子宁武和叶海泉,在等着他。

    张云伟见罢,一挥马鞭,加快速度,向着城门跑去。

    来到城门前,张云伟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宁文面前,刚要行礼,口中说道:“见过…”

    宁文见状,赶紧快走两步,走到张云伟身边,搀扶着,说道:“张叔叔,您这是要干什么,要打侄儿的脸吗?还是想让侄儿今晚挨母亲的板子,张叔叔辛苦了,还是快些进城吧。”

    张云伟听了宁文的话,有些愣在那里,宁文一直为人谦和,对待他的态度,也并没有出人意料,可张云伟就是觉得哪里不对,可又说不上来。

    就在张云伟发愣的时候,手腕被宁文拉着,走到叶海泉面前,对着叶海泉说道:“叶将军,还不快谢过张叔叔,若不是张叔叔及时派沈将军支援,我晋阳城,可就凶多吉少了,呵呵。”

    叶海泉会意,赶紧对着张云伟拱手行礼,说道:“对对…对…还要多谢张将军,若不是您及时派兵支援,晋阳城,可真就危险了,张将军,您居功至伟啊,我代这守城将士,多谢张将军。”

    张云伟听着叶海泉的话,更加发愣,脸上臊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宁文可不管他说不说话,眼神看向宁武,脸色一变,喝道:“阿武,没见到张叔叔吗,赶紧行礼,母亲教你的规矩,都去哪了?”

    宁武听着大哥的话,有些无奈的撇撇嘴,拱手行礼,说道:“见过张叔叔,侄儿孟浪了,见到叔叔,就想起婶娘做的油糕了,一时忘了给叔叔行礼,还请叔叔原谅则个。”

    张云伟是真臊的慌,还了礼去,才嘟囔的开口说道:“二公子客气了,有时间让我家婆娘做好给您送去,二公子…”

    “胡闹,阿武,馋嘴的东西,还不快让开,让张叔叔进城…”

    宁文笑了笑,开口打断了张云伟的话。他自然是故意的,这城门口可不是个说话的地方,更何况这城门口有那么多人,继续耽搁下去,让张云伟的脸往哪放?

    宁文拉着张云伟的手,就大步走进城,张云伟无奈,只能就怎么跟着。

    叶海泉看着宁文和张云伟的背影,又看了宁武一眼,伸手错位,说道:“二公子,请。”

    宁武耸耸肩,给叶海泉行了一礼,说道:“叶叔叔请。”

    晋阳城发生的一切,并没有影响到另一路替天军的脚步,在大帅宁昇的带领下,替天军本部,已经到达大同城下。

    宁昇带着高伯山和刘植,还有刚刚归附的李骏宗,骑马停在一处小土包前,远眺着这座雄伟的城池。

    几个人都没说话,就怎么静静的看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良久之后,李骏宗开口介绍道:“大帅,大同城,始建于宋太祖开宝七年,历经二百多年,曾五次毁于北方狼族之手,至中期孝宗炎熙四年,被确定为北方重镇,此后百年,重兵驻守,也曾多次为宋皇族皇子藩地,成为抵御北方狼族的前线,城高四丈于,厚一丈半,围城近三百顷,八座城门,易守难攻。大帅,凭咱们的实力,绝不可强攻,否则恐怕会伤亡不可估量。”

    听了李骏宗的话,宁昇点了点头,看着远处的大同城,心里不知在想什么。

    沉默了很久,宁昇才转过头,看向刘植和高伯山,说道:“刘兄弟,西侧两座城门,就交给你了,高兄弟,东侧两座城门交给你,记住,不要轻易攻城,先围着,只要宋军跑不出去即可。”

    刘植和高伯山听了宁昇的军令,对视了一眼,拱手回道:“是,大帅。”

    大同城太大了,宁昇自认为李骏宗说的没错。替天军刚起兵那年年底,他也曾带兵攻破过大同城,可那次,是诱敌出城,再聚而歼之。

    可现在不一样,大同城城门紧闭,城墙上旌旗招展,五十多座望楼,尽百窝辅。况且大同此时尚有超五万以上守军,其他地方,也还有三两万的地方军,真要是强攻,伤亡一定是小不了的。

    宁昇在想的,就是李骏宗的话,大同建有几条特殊供给道路,强攻不行,那就只能智取,可智取,宁昇其实也并没有多大把握。

    夜晚,宁昇大帐之中,高伯山、刘植、秦千傲和李骏宗,聚集在一起,正在商讨攻打大同的部署。

    宁昇扫视了众人一眼,开口说道:“都说说吧,大同城该怎么打?”

    几人听了宁昇的话,相互看看,最终还是刘植最先开口。

    “大帅,大同城如今缺少兵力,想要诱骗出城决战,显然不太可能,强攻的话,我军损失恐怕会不小,所以末将认为,先行围困,静待时机,不必急于破城。”

    高伯山几人,听着刘植的话,都暗自点点头,宁昇确并没有说什么。

    高伯山见宁昇不回话,又看了一眼众人,转过头对着宁昇说道:“大帅,末将认为,王少峰已经死了,现在的大同城,比不上之前的时候,不如…不如先劝降试试,咱们粮草充足,到不急于攻城,若是能不战屈人之兵,对我们来说,但不失为一件好事。”

    高伯山说完,宁昇还是很平静的看着,仍是没有接话。

    高伯山和刘植对望一眼,都不知道宁昇在想什么,最后都把目光看向秦千傲。

    秦千傲看着两人的目光,一脸呆滞的不知道什么意思,但他看见高伯山给了他一个眼神,也只好硬着头皮站出来,对着宁昇行礼。

    “大帅,额不知道该怎么打,额就知道大帅怎么吩咐,额就怎么打。”

    秦千傲说完,老老实实坐回自己的位置,闭上嘴不在说话。

    刘植和高伯山两人,听了他这话,都暗骂一声混蛋,这厮的话看似说了,但其实都是废话,他们几个,谁又不是只听宁昇的命令呢?

    宁昇听了秦千傲的话,倒是没怎么在意,笑了笑,身子向前倾,笑骂道:“你这个狗东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要你来捣乱做什么?”

    秦千傲听了宁昇骂人的话,确是不以为意,憨憨的笑了笑,回道:“额就是不太聪明,大帅骂的是。”

    宁昇听了他这话,摇了摇头,不在说话,把目光看向坐在一旁的李骏宗。

    李骏宗早就明白宁昇的意思了,见他此时看向自己,于是赶紧起身,拱手行礼说道:“大帅,不必忧心,不如我进城,与韩麒一叙,不敢说劝他投降,最起码探听一下虚实。”

    宁昇本就是这个意思,听了李骏宗的话,笑着点了点头,回道:“那就麻烦李先生了。”

    李骏宗听着宁昇的话,也不在客气,又拱手行礼,说道:“分内之事,大帅放心。”

    辕门外,李骏宗一人一马,向着大同城就走了。

    高伯山看着李骏宗的背影,有些疑惑的看向前边的宁昇,开口问道:“大帅,这李先生,能成吗?”

    宁昇并未说话,只是望着李骏宗的身影沉思。

    刘植确不在意的拉了高伯山一把,小声说道:“用你瞎担心什么,他的家人都在晋阳,他还能跑了?”

    高伯山听了刘植的话,有些迷茫的点了点头,虽然还有疑惑,但也没在说话。

    其实李骏宗请命,是在宁昇意料之中的,或者说本来就是宁昇安排的。

    许多消息,都是李骏宗提供的,宁昇是相信的,也知道李骏宗别无选择,但李骏宗毕竟曾是宋庭高官,还是要试一试,他才能放心。

    再说那李骏宗,一人一马,悠哉的走在前往大同城的路上。他的心里,也很清楚宁昇的意思,不过他并不在意。

    身为一个上位者,宁昇有疑虑,并不是什么坏事。而且他已经决定,要投效宁昇,又何必再去想其他。

    李骏宗很清楚,若是帝师庞谦尚在,李骏宗会毫不犹豫的重新投向大同城,投向大宋朝廷。家人什么,他相信宁昇还是有这个胸怀,不会为难他们的。

    可现在大宋中枢平章政事,是张之彥掌权,他这个人,可不是帝师庞谦,可没那么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