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家江山 » 第43章 前景

第43章 前景

    徐穆,出任南郑县丞。

    同时这也给了朝廷的部分官员一个感觉。

    卫韵要外放。

    以卫韵现如今的品秩和身份外放……

    益州……刺史吗?

    朝廷这边早在除了董贼之后就直接废除了州牧制度,复起刺史制度,而且刺史的品秩比以往高了不少,直接成了万石,位近宰相。

    凉州刺史段煨稳稳地坐在刺史宝座上,而益州刺史至今空悬。

    但是……

    朝廷的大臣们说实话都有点担心,卫韵这几年来才能已经完全显露了出来,但是身在中枢当谋臣没问题,不代表执政一方没问题。

    而且益州还是朝廷下一步的战略要地。

    但……

    “彦云不必在意,安年并非要亲自执政益州一切军政。”王允府上,老人微笑地看着他的侄子王凌。

    王凌略有疑惑:“凌亦认为卫侯不会亲自执政益州军政,但……具体如何?”

    王允想了想:“嗯……应该是他和朱文伟搭班子,安年去管政,文伟管军事。”

    王凌没说话。

    “你是不是觉得太儿戏了?”王允笑呵呵的。

    王凌点点头:“若是说卫侯哪怕出任汉中太守或者广汉太守,凌都不觉惊讶,但直接执掌益北……还是步子太大。”

    王允看着落日余晖,眼中有着些许感慨:“不知道是谁要退了啊,陛下这是在强行推出一位宰相……嘿,多半是张伯慎吧。”

    王凌的眼中突然闪过震惊。

    意思是……

    等到益州战毕,卫韵就会回朝担任宰相吗?

    可是……再怎么也应该是荀彧先上……

    但是王凌不知道,自己的猜测居然比他家这位大爷还准。

    六月初三,卫韵刚刚从凉室里醒来。

    夏日炎热,卫韵平日睡觉都在凉室里,这里有一张冰水做成的水帘卷,下落激起的凉气相当舒适。

    按时前往门下省办公。

    褫侯案牵涉太多,王越没查出为什么褫侯夫人和世子比褫侯本人还重要,也没查出现在这二人在哪。

    但是株连不能停,这种事不是利益之争,斩草必须除根。

    不过嘛,株连也是要有度的,卫韵深知此道,因此株连范围并不大,但是诛杀的都是关键人物。

    此时函谷武关战事大局已定,就差收官,因此天子以武关破曹为由宴请了不少官员。

    可以说是一手大棒一手枣了,褫侯案让不少文武都有些心惊胆战,但是庆功宴却会让他们一时间压下这股心惊胆战。

    与此同时,刘备回京了。

    他是蜀地诸将之中唯二回京的,另一个是成功突袭了兖州的乐进。

    乐进立下大功,回京理所应当,但是刘备回京,就牵扯到皇室内部的问题了,卫韵也不是很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不过嘛,刘大耳还是相当值得结交一番的。

    尤其是当天子认可了他的皇族身份之后。

    福满楼。

    “玄德公,此番回京,前途无量啊。”卫韵身着侯爵袍服,笑意盈盈。

    并非他刻意显摆,而是他单纯地觉得这身侯爵袍服很舒服。

    想来也是,侯爵袍服乃是宫内特制,华丽、制度、舒适缺一不可。

    冬暖夏凉那都是用料的基本要求。

    刘备笑呵呵的,大耳朵颇具富态和喜感,今年不过三十出头的他却有一股老兵身上独有的亲切与朴实。

    卫韵将一块铁石递给刘备。

    “听闻玄德公善于双剑,韵一时间未敢大言不惭使玄德公换佩剑,但这磨剑之石还是可堪一用的。”

    说着卫韵示意刘备看看铁石。

    刘备也不客气,拿起铁石仔细端详,敲了两下,又拿指甲磨了两下,眼神微亮:“却是极品,如此备便厚着脸皮收下了,多谢卫侯心意。”

    可不嘛,就算刘备知道这是卫韵收买人心的手段又如何?

    别人就不收买人心吗?别人收买人心也做不到送礼送的这么贴合他人心意不是?

    卫韵都不知道,但刘备刚回京其实就被皇帝召见并且刻意嘱咐了一些事。

    卫韵即将接管荀彧的吏部,并且全权执掌吏部,全国上下大部分的官员都要由眼前这位卫侯安排。

    而荀彧,则会转到益州刺史位。

    由卫韵的亲信徐穆去压住南郑这块蜀地重县,由荀彧亲自下场执掌益州政务。

    不得不说天子还是会玩的。

    虽然卫韵和荀彧都是天子亲信,但是荀彧手底下的荀素荀礼两个已经崭露头角的年轻人有点问题,宗族观念甚重。

    尤其是荀素,此人在吏部已经有了不小的影响力,天子信任荀彧,但不信任荀素。

    刘备自然知道,要好好和这位大爷多联系。

    “卫侯,可曾想过开府,广邀幕僚?”刘备好奇问道。

    卫韵也没有什么太多忌讳,点头道:“自然,侯府当广邀幕僚,此乃规矩。”

    明面上自然没有这规矩,但是大汉的侯爷,多少都得邀点幕僚,不然真干不了事。

    刘备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卫侯,备有一小友,可否经一经卫侯的眼?”

    “哦?玄德公亲自举荐,想来必乃人中豪杰,请明言。”

    “此人乃渔阳人,姓田名豫,字国让,生自建宁四年,乃吾旧友,此人上马不畏死,下马不爱财,文武双全……”刘备絮叨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可能有些啰嗦,便直接打住了话头。

    卫韵笑眯眯地看着刘备。

    他可不会为了这么点事就不喜一人。

    沉思片刻后,卫韵道:“请玄德公让此人见吾一面,今明两日,吾随时有空。”

    刘备大喜过望:“多谢卫侯。”

    卫韵现在相当需要幕僚。

    以前的卫府,貂蝉还能管管事,但如今的寿陵侯府,貂蝉既不能管也没有十足的能力自己掌管。

    他有几个人选。

    高诱,字通绛,卢植门生,和刘备公孙瓒属于是师兄弟,颇有智慧,处事平和。

    刘澍,字进光,汉室宗亲,但在宗亲里属于不受重视的,成陵侯次子。

    崔钧,字州平,崔烈之子,世家博陵崔氏成员,崔均之弟。

    崔烈毕竟是五百万钱买过司徒官位的人,名声不算太好,但是崔家两兄弟都还算名士,还都是水平不错的那种。

    石韬,字广元,今年年仅二九,长于谋事农务。

    马斌,字昭平,棘阳马家之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马成之后。

    田豫,这个人他没听说过,但是刘备知道他的脾气,不会给他推荐无能之人的。

    他卫韵,有可能能忍受大部分毛病,贪婪,自大,只要没过了他的底线,就都无所谓。

    但是愚蠢,不行。

    稍微有一点点错误可以,谁还能没错误了?但是真的蠢,他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