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白蛇道祖 » 第28章 余温

第28章 余温

    “若用此法,需修心,儒释道三教典籍,皆可用于修心。”

    那和尚看着白蛇妖写下的最后一句,总算是缓缓吐出一口气,从地上站起来,交待了后续的事宜,便打算去藏经阁交差,可是刚走两步又停了下来,苦恼的抓抓头皮。

    这满纸都是歪歪扭扭的丑字,交上去会被骂的……和尚想着便一个急转身,去藏经阁外边的凉亭里重新抄写一份。

    正院的佛殿里,白蛇刚踏进去,就看见师父元贞和那位排行第二的大师叔一左一右,像护法似的站在住持老和尚身后,期待的看着他走进大殿。

    那老和尚是大相国寺的住持,也是师父的师父,住持是“住于世而保持法统传承”的意思。

    不同于方丈,是专属于武僧的称呼,如果一寺的住持是武僧,那就叫方丈,乃“一丈见方之室,见我既见如来”之意,来自于佛门武僧特有功法,名为《净琉璃界》。

    据元贞所说,只有修成净琉璃界的武僧,才有资格成为方丈。

    “如何?”元贞迫不及待的问道。

    整理了一番思绪,白蛇好整以暇的行了一礼,抬起头看着白衣飘飘的师父元贞。

    “回师父,弟子已通过问心关测试,获得一门以‘换血’为基础的神通修行秘籍,已提交藏经阁。”

    不知是否错觉,白蛇看见元贞似乎深深的叹了口气,整个人都松垮了下来。

    这是怎么回事?

    莫非其中还有隐情……

    不等白蛇多想,住持便睁开了眼睛,笑着看过来。

    “很好,既然通过,那便纳入谱牒,佛寺僧人一般而言,有法号和法名两种,你虽为妖类,但入我佛门,也需一视同仁。”

    住持老和尚眯着眼眸思忖片刻,沉吟道:“福慧智觉悟,了本元玄空,你师父是‘元’字辈,排到你们这辈,刚好是玄字辈,法名便取为‘玄玉’,取自儒门经义‘君子如玉’之意,望你今后好好修持,做个如玉君子。”

    还待继续说下去,元贞立即凑前,在住持老和尚的耳边低语两句,随后沉默片刻。

    住持老和尚点点头,看着白蛇笑了起来。

    “倒是我思虑不周全,妖族的自有真名,我若给你取了法号,将来你修行有成,天下修士都能知晓你的法号,岂非给你带来性命之忧,既然如此,法号之事就此搁置不提,给你取个俗家姓名吧。”

    真名?

    忽闻从未听过之事,白蛇猛然抬起头,疑惑的看向师父元贞和住持老和尚。

    “想来这小小蛇儿,还不知其中隐秘,此乃师父之过。”住持老和尚笑道。

    元贞摇头失笑,这件事情的确是他忘记了,于是便对白蛇解释起来:“妖族有真名之说,若轻易被人知晓真名,就能将其生死操之于手,如同被人用剑指着脖子。”

    原来如此!

    弄了半天,是这么回事,白蛇总算是搞明白了。

    真名就像妖族的命根子,被人知道真名,就像被人捏住了命根子,是很危险的事情,佛门法号其实等同于妖族真名,若是取了法号,纳入谱牒,将来是要为人所知,伴随一生的。

    没有哪位妖族会将自己的真名公之于众,这等于是活腻了。

    可是……

    白蛇纳闷的歪着脑袋,他咋不晓得妖族还有真名这事,记忆里没有,师父之前也没说过,导致到现在才知道。

    “法名是师傅或师门长辈赐予,是根据宗派辈分排下来的,这个名字将会跟随你一生,是教界里认可的身份,法号是你自己以后修持道路上伴随一生的姓名,与天道契合,如同妖族真名,只是我佛门弟子却无妖族真名隐忧,如此反倒不该给你取法号。”

    沉吟片刻,元贞踱步而出,手指白蛇。

    “不如给你取个俗家名字,为师俗家姓余,名为余继,你跟为师姓余,单名一个温字,同样取自儒家经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乃‘君子如玉’的释意。”

    “至于真名,为师不问,你也莫说,等筑基期搭建长生桥时,自己在心里偷偷的取了,刻在长生桥上,谁也莫说。”

    白蛇叩拜师父与住持老和尚,住持接过一旁僧人递过来的谱牒,交给元贞亲手刻录上‘玄玉’二字,便算礼成。

    此时此刻开始,他便算是大相国寺一员,法名‘玄玉’,俗家姓名‘余温’。

    回想起当时初见元贞,便是被对方‘佛门出身’这四个字所吸引,为的就是在弱小时,有个依靠,免得将来被那些所谓的正道修士给随手降妖除魔了。

    如今终于达成愿望,白蛇接过自己的谱牒,终于松了口气,真诚的行了佛礼。

    白蛇,哦不!

    余温,法名玄玉,终于有了名字的白蛇,偷偷的在心里喊了几遍,他其实更倾向于俗家的姓名,入佛门是为了在弱小时找个靠山,可不是为了修行长生。

    再者说了,入佛门要摒弃七情六欲,他自认为达不到,至于整日吃素,还不如杀了他,毕竟是妖族,有些佛门规矩,没办法遵守。

    而且……

    余温抬头看了眼师父元贞,等送完老和尚最后一程,师父应该要回大山里去吧?

    若师父不回去,他打算自己回去,带上谱牒,免得被同为正道修士的兄弟姐妹们误伤。

    想到此处,余温赶紧将谱牒藏入怀里,这可是他好不容易才得到的‘正道修士身份证’,关键时刻说不定能保命。

    住持老和尚招招手,示意余温上前,笑道:“你师父如今自认不是我大相国寺的人,剃度这件事,就让我来做吧,说不定这就是我此生最后一次为人剃度了。”

    余温小跑上前,本以为住持老和尚会像前世的电视剧或者小说里的扫地僧那样,伸手拂过头顶,三千烦恼丝便纷纷落下。

    谁知道老和尚让旁人递过来一把剃刀,开始认认真真的给他剃发,嘴里还念着大相国寺的本经,仔细听是那药师经。

    等三千烦恼丝都落地,旁人送上来一件雪白的僧衣,上面有经文篆刻,依旧是药师经,表示该弟子是大相国寺的僧人。

    换上僧衣,老和尚欣慰的看着余温,点头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