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迈步从前越 » 第十八章 和丁亦菲的谈话

第十八章 和丁亦菲的谈话

    “盖百世告诉你的?”

    丁亦菲摇了摇头,“并不是!丛老师从股市的交易记录里,查到了盖百世的交易记录,他很有兴趣的想要知道,这个盖百世到底是谁。所以,丛老师请我帮忙调查,很自然的就查到你头上了。”

    “老盖的操作,和我有什么关系?”

    丁亦菲笑,“你该不会天真到认为,我会相信盖百世真的有这个能力吧?不仅仅是我不相信,丛老师也不相信,因为盖百世在这之前,已经亏了一百多万了,几乎就没赚过。我想,你之所以会选择学经济,恐怕和对股市涨跌的敏锐性,也有关吧?”

    麦夏在皱眉,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说没有关系吗?很显然丁亦菲是不可能相信的。丁亦菲却没有逼他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站了起来,走到办公桌那里,拉开了抽屉,麦夏发现她拿出来的,是一支录音笔。

    他还发现,原来丁亦菲并不是自己印象中应该是那样的富家女,她认真工作起来的样子,代表着她的专业性。原本他还以为,丁亦菲会留在丛文锦身边当助手,可能会是因为丁家的力量,但显然他是错的。

    录音笔已经打开了,就放在桌上,“以下的话,会被录音,你既然是组员,就有责任说明一下你对浪花股份的看法。”

    “好吧!”麦夏已经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拒绝的了,“这就是一场有钱人玩的,让有钱人更有钱的游戏。”

    这大概是丁亦菲第一次听到这样有趣的说法,“哦!你继续说,说说他们是怎么操作的。”

    “你们既然能够从交易市场找到交易记录,这个应该不用我说了吧?”

    丁亦菲小小的愣了一下,她确实能拿到这些数据。她无奈的笑笑,“那你说说,有什么办法可以杜绝这样的问题再发生呢?”

    这应该才是丁亦菲找自己来的最主要目的吧?麦夏想起来了,作为DF市,乃至国内最有名的经济学家丛文锦,是参与了这一次专门针对证券市场更严格管理办法出台的制定的,他是小组的重要成员之一。

    “制定一个涨跌幅的日最大幅度,不就行了吗?”

    “这算是扰乱正常的市场交易吗?”

    “如果你认为像浪花股份这样的涨幅,还是正常的市场交易行为,那又何必调查这些呢?”

    “好像也是!”丁亦菲晃晃自己的脑袋,“那你觉得定多少好呢?”

    “这好像不是我等屁民应该关心的事。说实话,普通股民更关心的是,他们被坑的这些钱,还能不能拿得回来,这些故意扰乱市场的人,到底会不会得到相应的处罚。”

    “你认为该怎么处罚呢?”

    “这些市场监管部门会去考虑的。”

    “可是,如果一只股票确实是有上涨的空间,这样做,会不会阻碍股票的正常上涨呢?”

    “价值足够的话,可以连续多日涨停,只要不是恶意扰乱市场涨起来的,真的差那么几天吗?”

    “你说的好像是有道理。最后一个问题,监管部门对市场的过度监管,会不会打击投资者的信心,导致投资市场萎缩呢?”

    麦夏知道,这大概就是这些问题里,最主要的那个问题了。监管部门考虑的,不仅仅是对市场的监管而已,还要考虑到这样的监管,到底会对市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投资者选择投资证券市场,都是奔着赚钱去的,谁不想多赚钱呢?只是浪花股份已经给了投资者一个不好的印象了,再进入市场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更加的小心谨慎的。但事实上,他们担心的,还是市场里会再出现浪花股份这样的股票,他们的钱,会打了水漂。”

    “严格的管理市场,最少有一点,那就是会打消许多投资人的顾虑,增强投资人的信心,资金进入市场,只会更多。当然了,严格的监管,还是会对一些人有所打击的,那就是那些总想着扰乱市场,借以达到自己目的的人。”

    丁亦菲在沉思着,片刻之后才抬头,看着麦夏,“我记得刚才你在课堂上说过,中国很快就会加入世贸组织了,你是从哪里得到这个消息的?”

    麦夏当然不会傻到去告诉丁亦菲,自己就经历过这个事件了,他想了想才开口说道:“香港都回归了,世贸还会远吗?”

    他马上就看到丁亦菲在皱眉了。不得不承认,她皱眉的时候,也很好看。

    “你别跟我说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我要听实话。”

    “好吧!唉!”麦夏故意叹了口气,显得很无奈,“什么是市场经济?说简单点,首先就要有一个市场。西方国家现在已经发现了,他们的市场,逐渐的在趋向饱和,他们自然要开拓新的市场了。单以人数来说,中国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因为这个地球上,每不到五个人,就有一个中国人。”

    “你的意思是,他们之所以会让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就是为了这个潜在的大市场?”

    “是的。”

    “那我就不明白了,西方技术领先我们太大了,市场一旦开放了,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你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所有的市场都是相对的。”

    “什么意思?”

    “我们开放了市场,同样的,世贸组织的成员国,也要向我们开放市场。技术落后,不代表我们不能迎头赶上,中国人学习的能力,从来都是无可匹敌的。西方的技术封锁,造就了我们自己研发的原子弹、氢弹,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我好像有些明白了,你是说,市场的开放,肯定会引来许多新技术的进入,而我们可以学习这些新技术,制造产品,再卖给他们?”

    麦夏难得的对丁亦菲投去了欣赏的目光,点了点头,说道:“是的。”

    “那你怎么保证他们愿意让这些新技术进入我国呢?”

    “恩格斯在《资本论》中提到了,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胆大起来。资本家,始终都是利益至上的。试想,同样的一样东西,如果在西欧生产,运到中国来卖的话,利润可能是五毛钱,但如果是在中国生产,再卖给中国人,你认为能赚多少钱呢?”

    丁亦菲身子前倾,用手支在膝盖上,双手托着自己的下颚,说道:“你的意思是成本决定了这一切?”

    “是的!”

    “我明白了!你认为,在国内生产的东西,如果再卖到西欧去,会比他们本地产的成本更低吗?”

    “当然会!这里是最大的市场,有着西方最稀缺的人口红利,也有着世界上最吃苦耐劳的这一群人,没有人能阻挡我们发展的脚步。”

    丁亦菲愣愣的看着麦夏半晌,才收起了录音笔,说道:“你一会坐我的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