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墨倾染白衣 » 第四十五章 新相好

第四十五章 新相好

    叶谨云刚搬过来没几日,吕直便寻上门来了,大包小包拎了很多礼物,说是谢她给寻回钱袋。

    一番寒暄后,叶谨云留他用饭,怕阿沅的厨艺不过关,还特意从酒肆叫了饭菜来。

    酒过三巡,吕直开口道:“谨云贤弟,我初来京城,还有些事情想麻烦你,不知你愿不愿意帮忙?”

    “启松兄,但说无妨,只要能帮的上,定然鼎力相助。”

    “我想着在京城开个吕家绸缎的分号,你是知道我们的货的,也熟悉京城的货,你觉得我们开在什么样的地方为好?”

    “我于经商其实一窍不通,只有些微不足道的想法,我姑且一说,你姑且一听吧!”

    “洗耳恭听!”

    “你们吕家的货在江南是顶层的,但在京城这个花花世界里,最多只能算上乘。并且京城里名贵丝绸的供应都几乎是固定的,你若硬挤进去,难免会遇到本地老商户的排挤,甚至是打压。你们其实最重要的染色不退技术,高级客户实际上并不在乎,倒不如将其用在普通丝绸上,在中层能买的起丝绸的,多次洗仍不褪色,这些优点才是他们所钟爱,并且会大力宣传的,这样也不会触动京城丝绸大户们的利益,可以慢慢融入,再慢慢谋求高层产品的发展。

    “贤弟这番话真是点醒了我,要不是贤弟,我恐怕要犯大错了。”

    “启松兄言重了,有时候,人都是当局者迷的,再说了,这些都是一些我个人的想法,并不一定正确,毕竟我没有经商经历。”

    “我看贤弟倒是很有经商天赋,有没有兴趣在我的绸缎庄里入上一股?”

    叶谨云饶有兴致的看着他,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吧!让自己参股,拉一个保护伞。

    “启松兄,想来这几天你也知道我现在的身份了,大理寺文书虽只是个小小书吏,但也是不能参与经商的。”

    “无妨,我将股份记在你信得过的人名下也行。我这样并不是要借你的名做什么,只是你帮我出的这个主意就值这些。”

    “启松兄,你这是要给我送钱的啊?”

    “还望贤弟不要嫌弃。”

    “钱财这个东西,是人人都爱的,我也不例外,但是,这样仅凭说几句话就拿你一成股份,不合适。”

    吕直听出他没有直接拒绝的意思,遂问道:“贤弟打算如何?”

    “我有一织法名曰密织,所织之物坚实紧密,浸过特殊涂料后,可抵挡水侵油泼,我用此法占一股,可好?”

    吕直一瞬间就想到了这种织物的应用,连忙应道:“当然可以,若有此物,我们的名声会传播的更快。贤弟这里可有笔墨?我立刻拟文书。”

    “哪里用的着这么着急,我又跑不掉。”

    “我们商人最看重的便是契约,没有契约便一切都进行不下去,来来,阿沅拿笔墨来。”他竟直接指使阿沅去拿笔墨。

    阿沅在旁边早就听明白了,想着日后终于多了条进钱的路子,心底别提多高兴了,很快就给拿来了纸笔。

    这种文书,吕直签过好几份了,大致内容都一样,略一改就成了入股书。

    写到最后该写名字时,吕直问叶谨云写谁的名字。

    叶谨云沉思片刻,说了一句,“走马街,吴府,易辰。”

    屋子里一霎间,静得落针可闻。

    阿沅有些意外,主人为什么没有选自己,是不信任自己了吗?

    吕直愣了一下,刚想问这是什么人,突然想起,好像坊间闲话说的是叶谨云与走马街吴府的小神医有染。

    自己这个绸缎庄一成的股份,预计每年分成都得大几百两银子,这叶谨云就怎么轻易地送与那位,这便是真感情了吧!若今天这事传出去,预计清客与神医的爱情故事又将兴盛起来。

    他立马收回心神,将叶谨云的话落于纸端,并暗地里发誓,绝对不能让外人看见这份文书。

    其实,叶谨云的想法很简单。

    她当初坑了易辰三千两银子,后来他又送了许多财物,本来是打算拿易辰当冤大头打劫的,易辰后来的作为也证明他是真的不怀好意。

    可谁知后来也易辰帮助了她许多,她这人向来都不愿意欠别人东西,待到后来,这笔财物就成了她心里的一根刺,一是无力偿还,二是要真正儿八经的还了,就有断绝关系的那种意思了。

    正好有这个机会,她将股份受益人换成他,想来他知道后,也不会翻脸了吧!

    午后,他们又聊了许久,直至申时三刻,吕直才告辞离去。

    从宫里早退出来的易辰特意绕道过来,准备“顺道”见见叶谨云的新家,却不妨在远处看见了二人亲热道别的场景。

    立刻调转马头回了吴府,他就知道她是个没良心,不过搬走几日,竟有了新相好。

    进府后,拿了一坛酒,进了书房就一直没出来。

    易辰打开那个不起眼的小抽盒,把当初窥探叶谨云身份时记录的小纸条都倒出来,扔在了火盆里。

    在皇帝极为明显的调和命令下,皇太孙没有下令让叶谨云去郡主府查案,郡主也暂停了对某人的追杀令。

    清河郡王遇刺案就如同官方宣布的那样,以八悍将余孽作乱结案了。

    叶谨云也开始了在大理寺的文书生涯,她只负责郡王主管的案件,如今,郡王不来上值,她也无甚可做,没日里便是衙门里待半天,下午就回了。

    只是今天却叫人给拦住了。

    是余晋,连志清,古星南和刘珏。

    “几位找我有事?”

    刘珏先开口道:“叶兄弟,真是多亏了你啊,要不然那穆屏岂不是要把我们都拖累死了。”

    “听说当初你判断出奸细就在我们五个人中,郡王盛怒之下要将我等都斩了,是你极力保证能抓到真正的奸细,才让郡王又等了两天。”余晋说道。

    古星南捋着胡须说道:“叶先生小小年纪,理案能力远超我等,此番我等能洗清嫌疑,真是多亏你了,老夫承情了!”

    连志清说道:“我等略备薄酒,还请叶兄弟不要拒绝。”

    叶谨云想着日后总是要跟这帮人共事的,能把关系处理的好,自己日后也方便些,遂点头说了声:“荣幸之至!诸位请!”

    “请!”

    “叶兄弟请!”

    “叶先生请!”

    “请!”

    酒肆中一群人谈笑风生,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从小长大的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