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雁门遗事 » 归卷 9 小中元(1)

归卷 9 小中元(1)

    小中元较之中元节其实并无甚区别,不过是提前了一日罢。

    孟良守印象里汉城中元节只在七月十五子夜交处,竟不知何时又多了一个小中元。故而有疑。

    金善道:“原是如此,只是大旱年间,汉城暴动,多数百姓迁往外地,甚者多数于外地结亲,生儿育女,安家立室,而后,大旱终,建新朝,汉城兴建,多年来,多数幸存者携家归乡,沾了外地的习俗自是难免。”这处,孟良守自是明白的,较之中原,沿海城镇多数于七月十四子夜隆庆中元,而大旱年间,幸免者多出自沿海水源丰沛之地,此番得见小中元,便是可想而知了。

    金善又道:“倒也不全是大旱起始。先生当知,无垢节只与小中元错了两日,其间兴起源自尾生抱柱之故,故而定在尾生的忌日之后。先生也知尾生忌日便在七月十五子夜交时。汉城前城主担忧无垢节冲撞中元,便将这无垢节定于七月十六。另有一点先生或许不知,这无垢节并非只在汉城兴盛,周边尚且有无数慕名者竞相前来,人数者众,因着同中元节有所比邻,便有甚者提前一日庆贺中元,好提前一日赶赴汉城,只为一睹无垢节风采,或是前来尾生祠祭拜求一个心愿。然多数者遵循先祖礼制,仍于七月十五隆庆中元,渐渐地便生出了大小中元之分。我倒是觉得,既都是祭祀先祖、祈获丰收、祭奠亡魂,究竟是十四或是十五又有何防?”

    金善欢欢喜喜的行在路上,步履生风,端是春风蹄急,一派得意。孟良守一路随金善而来,身怀心事,他竟不知这无垢节原是同尾生有些关联的。沿途尽皆小贩,叫卖声沸,一派欢喜热闹。

    行至半路,金山问道:“先生行走各地,自是见过各式习俗,较之汉城,可有何不同?”

    初来,因扶春并未有中元习俗,孟良守从未与家人同度中元。后因寻找扶春,他也只是远远的瞧过中元盛景,所谓尘世习俗与他无甚关系。后来成亲,妻子因他思乡情怯的缘故,怕勾起他的伤心事,只在家中祭祀先祖神灵,然后陪他温一壶酒,共同饮罢。直至独子思还病逝那一年,他陪同妻子在河边放了一盏灯,因妻子在途中咳血,只得匆匆归家,实际说来,这么些年,他竟从未完整的庆祝过中元节。

    孟良守据实相告。金善叹惋,旋即正色道:“那先生今日身在其中,可要瞧仔细了,这中元节文化颇深呐。”

    一路行来,金善生怕孟良守不识得,具是详尽道来。杂耍,器具,经文,目连尊者相,各类果食,种生,花果,五彩纸一应俱全。

    “孟先生,您瞧,这器物造的甚是精巧简单,我还是第一回见。汉城临水多为芦苇灯芯草之流,可从未见过竹制的呢。”

    孟良守瞧向金善所指的那小摊,只见摊上摆着些许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倒是一应俱全,色彩虽是艳丽,却不夺人眼球,严丝合缝,确实称得上精巧。孟良守从未见过如此分门别类的器物,寻常所见皆为粗制滥造分不清里外的摊胡,孟良守难免凑得有些许近,拾起一双鞋靴,正要细看,那小贩插话就来,笑道:“您瞧好了这靴子,上等配色,做工精细,绝倍体面,您再瞧瞧还要佩上哪些,小人给您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