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西游之白骨圣主 » 第九十八章,荀子,文心雕龙!

第九十八章,荀子,文心雕龙!

    小圣贤庄,金仙大佬荀子微笑着看向李玄化所在方位,一颗文胆寄托与天地,上体天心,下查民情。

    自孔子开辟文道成圣,孟子继往开来后,儒家在千年前又出了一尊圣人,那就是荀子,现今的儒家当家人。

    文心楼,位于桑海城中央,高九千九百九十丈,内有幻境,一层更比一层严苛,为儒家弟子修行考核的最高场所。

    此时李玄化和始皇帝就在文心楼下,而小圣贤庄则在文心楼更北的方位,只有大儒境界之上的儒家弟子才能入内修行。

    儒家修士讲究入世,一颗文心照应人间万事万物,只有格物致知,产生切实影响才能获得境界的提高。

    儒家弟子的修行境界的叫法与主流修仙虽然不一样,但大同小异,大儒相当于地仙境,贤人相当于天仙境,圣人相当金仙境,再往上的境界就是华夏文道开创者孔子都没有达到,自然就没有名字可言。

    “先生,荀夫子在叫你呢!”

    始皇帝向看着文心楼的李玄化道。

    此时的李玄化正惊叹于儒家文心楼所藏典籍的浩瀚无际,以及用来历练的幻境的巧夺天工。

    有这么一座承载了儒家万载智慧,不愁传承的文心楼,难怪儒家可以迅速发展起来,甚至成为比肩道家的超级势力。

    堪称华夏奇观了!

    心头火热,李玄化心头盘算着要不要给奥克斯大地甚至更远的牧云城也来这么一座,绝对能大大促进知识的传播,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架马车齐头并进。

    回过神来,一咬牙,儒家这么讲究仁义礼智,应该不会把他怎么样的,他李玄化又不是邪魔外道。

    李玄化拉起始皇帝的手:

    “既然人家主人都亲自邀请了,我们作为客人,不能不给这个面子不是?”

    虽然这样说,但李玄化还是催动了白末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记。

    要是真有个不测,他也要告诉白末,他李玄化是死在这个桑海城中的。

    没觉察出李玄化的紧张,赵政倒是很兴奋。

    刚到小圣贤庄门口,儒家话事人伏念早就站在了门口。

    只见他一个拱手:

    “儒家伏念见过逍遥仙尊,老师已经在雕龙阁恭候多时了。”

    显然是荀子交代了伏念在门口迎接。

    到了小圣贤庄,李玄化才真正感受到儒家气运的昌盛,就是眼前的儒家话事人伏念身后的文气异象都高达九丈九,只差一寸就能够步入贤人之境。

    见到伏念,李玄化没忘了此次桑海之行的目的,将始皇帝推到近前,

    “伏念道友,我这学生十分心慕现在正在小圣贤庄内求学的韩非,特地来此向他请教,麻烦道友帮忙说道说道。”

    说完伏念腰更弯了,

    “小事一桩,只是老师与仙尊平辈论交,伏念担不起仙尊道友之称,还请仙尊叫我伏念便是。”

    这怎么好意思呢,说起来现在李玄化居然还没有过五十大寿,这你敢信?

    李玄化扶起伏念,

    “不必这般多礼,伏念你还是先带路吧。”

    雕龙阁在小圣贤庄内专为招待贵客而用,美轮美奂,文气缭绕,平日里轻易不启用,顶多荀夫子的几个学生和一些大儒会时不时的来此游玩,论道。

    到了小径路口,伏念又一拱手道:

    “仙尊,老师就在里面,伏念就不进去了。”

    成吧。

    将赵政交给伏念,让他带赵政去找韩非后,李玄化独自一人向雕龙阁走去。

    正所谓小径通幽,柳暗花明,一路上道道文气如鸾似凤,龙马奔腾,演化种种神异,

    有儒家高人,一拜天地以敬仰,再拜凡人,求得生民心,使得万万人敬仰;

    有与学堂中讲学的儒家弟子,大彻大悟,身后文气高达丈许,立地成就大儒,红霞漫天,天地为之贺……

    儒家高光的片段,不断再小径两旁演化,看得李玄化心潮澎湃,有那么一瞬间竟然产生想要加入儒家的想法。

    “荀夫子久等了!”

    出了小径,就看见一老头坐在雕龙阁中,不是荀子还能是谁。

    荀子一点身前几案,

    “香炉以备,静待小友落座。”

    没有一点金仙境大佬的威严。

    你看荀子那老头,笑眯眯的,不会有诈吧?

    此情此景,让李玄化想到了一句诗:

    香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虽然不太贴切,但也差不多。

    等李玄化坐下,荀子开口道:

    “小友觉得我这桑海城如何?”

    “很好,很不错,儒家的昌盛在此地显得淋漓尽致。”

    李玄化说的是真心话,华夏大地的仙门数不胜数,大都建派于仙山福地,唯独像儒家这等学派特立独行,立足于人世,从而人气也旺盛了许多。

    等哪天,山上的仙门也入世,地上的儒家等学派遍布海内外,化整为零融入了华夏大地,人人皆可修行,人人皆朗读儒典道经,到那时候,华夏人族该是何等不可思议的强盛!

    人人皆是仙神,人人皆可成龙!

    眼下华夏大地的王朝更替就是一次让华夏人族更加强盛的难得的机会。

    穷则变,变则通,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乃天下大势。

    荀子正是看出了华夏之地必将再次一统的趋势,才这般道:

    “不知小友愿不愿意加入我儒家?”

    李玄化是谁?

    始皇帝的老师。

    始皇帝是谁?

    天命之人!

    李玄化带着始皇帝游览华夏大地的时候可不算低调,天仙境之下的修士看不穿白末的法术,但金仙境大能多多少少能看出一点端倪。

    于是乎,事情明了,李玄化带着始皇帝一到桑海城,荀子就觉察到始皇帝的天命所归。

    这才想让李玄化入儒家,好让儒家分一杯羹。

    哪怕将来始皇帝没能夺得人王之位也不打紧。

    总不会新的人王产生后,会来责怪儒家没有站在他那边吧?

    要真是如此,荀夫子会告诉他什么叫孔夫子的一脉相承。

    况且,儒家弟子众多,现今大气运之人也众多,儒家弟子纷纷押宝,总能够押中一个。

    只是始皇帝身边有李玄化这么一个撑的上仙门老祖的老师,颇有些不同寻常,一般的门派老祖都不会轻易参与人间之事,如今有了李玄化这么一个出格的家伙,让华夏之地这场人王争夺战,仿佛大局已定。

    这是对李玄化修为的肯定。

    也才有了荀子的亲自招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