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平凡一辈人 » 四

    “那姑娘出门后,你姥爷动了要走的心思。他过不去自己心里那道坎儿是一方面,另外,也看透了东家的心思。东家想打发他走,可又不好意思说出口。几年来,你姥爷当牛做马地为他家出力,再怎么铁石头心肠的人也不能一句话就把他给打发了。其实,如果站在大户的立场,他有这样的想法也算是情理中的事,毕意你姥爷和人家姑娘有那么一段,不能说姑娘出了门就能翻过这页,出门的姑娘也有回娘家的时候嘛,万一两人什么时候再来个旧火复燃,搞出点什么事儿来,风言风语地传了出去,可就不好了。

    下定决心要走,你姥爷就找到东家告别。见他真的要走,东家似乎还有些不舍。

    东家便问他:‘你孤身一个人,走了,想去哪儿?回老家?还是有别的打算?’

    ‘只能再找一家干,反正饿不死就成。’当时你姥爷真的是没什么打算,但老家他是肯定不能回的。

    东家又问:‘难道你就不想自己单干?你看看这儿,荒地多的是,自己开荒过自己的一趟日子多好?将来也好成个家,你现在也是二十大几的人啦。’

    ‘怎不想!可我手里也没攒下几个钱儿,自己单干,什么都得要置办,牲口、农具就得一大笔,还有就是住的地方,再怎么将就也得支个窝棚。手里的钱就是掰成八瓣花也不见得够。’

    东家敲了敲手里的铜杆大烟袋,说:‘这些你都甭担心,我只问你,开荒的地界你心里有数没?你也在这儿干了这么多年,方圆三五十里的情况应该都熟悉。’

    ‘这附近就有一块地,挺好。’

    东家立马便猜到了:‘你是说东边那块地吧,挨着我家的那块,是吧?’

    ‘嗯!’

    ‘那块地,你就别惦着了,和你说实话,我还想把地往外扩扩,今年不行,就明年,反正也就近两年的事儿,你要在那儿开荒,万一有个磕碰,就不好了,你说是吧!’

    你姥爷没再说什么。

    ‘王家窝棚,你知道那地方吧?’东家问。

    ‘知道,和大哥(东家的大儿子)收粮的时候去过,村里大半是近些年来开荒的外来户。’

    东家说:‘就是那儿,离这是远了点,可那里地多,地肥,再说我那边也还有熟人,你要是愿意,我可以帮你在那儿弄块好地,够你撒着欢地种!怎么样?’

    ‘行!’

    你姥爷明白东家的心思,是想让他走远一点。你姥爷从没恨过东家,他清楚自己的斤两,自打他姑娘出嫁的那天,他便死了心。俗话说,人的命天注定,命里没有强求也没用的。

    大户说话算话,出了四架马车,两架拉木料,一架拉杂七杂八的东西,一架马车拉人。通辽那地方多半是沙漠,再有就是丘陵和荒地,没林子,木头很稀少,多半的房木都是从外地买的,对当地人来说,金贵着呢。到了王家窝棚村头找了块你姥爷中意的地方,便干了起来。去的人有八九个,都是你姥爷熟识的,有大户家的长工,还有曾经在大户家帮过工的,那些人干活很卖力,没几天就盖起了一栋土坯房。虽说房子不大只有三间,但你姥爷却是非常满意,在外面飘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了落脚的地儿,有了自个的窝儿。!

    完工那天,东家也来了,指挥着从那架拉杂物的车上抬下了犁杖和好些农具。临走的时候,东家又从车辕上解下一匹儿马,把缰绳递给你姥爷。你姥爷死活不肯接,那可是头大牲口,值很多钱呢,东家做的这些,已经让你姥爷不知怎么报答,还怎么敢再欠下这么大份人情。

    大户见他不接,就说:‘这马就算是我借你的,等你自己买了马再给我拉回来也就是了。’

    见东家诚心,你姥爷也就没再推辞,再者说了,没有马,这荒也真是没法开,总不能一镐一镐的刨不是。

    锅、碗、瓢、盆也得要置办,水井也是要打的,不然也没法生活,大户也没再管这些,当然你姥爷并不为这发愁,他手头里还有些钱,足够这些开销。

    凡事都要有个算计。你姥爷先留出了种子钱,这钱是不能动的,马的饲料钱,人一年的口粮钱,还准备置办一架马车,如果来年的收成好,他还打算买一匹马。细算下来,除去这些开销,手头里也就不剩几个钱了。于是他决定,生活上的用度一切从简,水井先不打,反正村里有一口公用水井,先担水;衣物也不置办,没钱,穿得再好也没用;围墙是必须要堆砌的,不然,没一点安全感;他还想给马堆砌个厢房,通辽的冬天冷得很,风又大,马可不敢露天养,真要是冻坏了,后悔可就晚了,明年开荒还指望它出力呢;人是请不起的,更何况,刚到这边,人生地不熟地,也找不到个帮忙的,于是你姥爷决定,自已干;至于其他的,都是些小事儿,上不得台面,也是能省就省了。

    第二年开春,你姥爷就开起了荒,那真是块不错的地,离村子是远了点儿,可地肥又少石头,开垦起来并不费力。你姥爷一口气开了二十来亩地,就是压宝一样,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地上面。牲口一时也闲不着,是主要劳动力,别看你姥爷对自己仔细,对牲口可是没有一点怠慢。牲口的主料都是玉米,还会经常加些大豆补充体力,虽然那马没少受累,却没掉一两膘。

    说来真是老天有眼,你姥爷还真就压对了宝,开荒那年风调雨顺,是通辽几年以来少有的一个好年景,头一年开荒就来个大丰收。计划要置办的东西,你姥爷全都置办了,还给自己置办了一身行头。东家的马也还了,当然除过还马,还置办了一份大礼。他把所有手头上的余钱都用在了这份大礼上。在你姥爷眼里,那大户就是他的命里的贵人。

    就这样,你姥爷算是在通辽的王家窝棚立住了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