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平凡一辈人 » 七

    两口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你姥娘是个持家好手,虽说略显强势,但那都是对外而言,对你姥爷绝对是没得挑,不但会摆弄吃喝,人前人后也把你姥爷打扮得像个人物。光景虽说越来越好,但也有美中不足之处,结婚几年,两人始终没有孩子。着急是一定的,放过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不说,单说想要在那儿(通辽)安身立命,没后(后代)是绝对不行的。

    办法当然想了不少,科学的、迷信的都派上了用场,可没一样管用,你姥娘的肚子就是不见动静。直到那场要了你姥娘命的瘟疫爆发,两个人也没能生个孩子出来。

    你姥爷不止一次提起过那场瘟疫,但从没具体说过是那一年的事儿。据你姥爷说,那场瘟疫来的非常突然,事前没一点征兆,爆发起来势头却猛得很,短短几天工夫,就波及了整个通辽。那场瘟疫实在是可怕,就拿你姥爷所在的王家窝棚来说,可以说是家家有死人,全家死绝的就有好几户。听说,有的地方比那儿(王家窝棚)还要严重,可以想像,那场温疫有多吓人。凡是被传染的,多数挺不过两天,吃药根本就不顶用,没听有被治好的。当然,也有能挺很多天的,可最终也是难逃一死。当时,人人担心掉胆,生怕被传染,家家关门闭户,街上不见一个人影,大白天也是一样,加上死人不断,整个村子就像个鬼村儿一样。虽说死的人很多,却根本听不到鼓乐声,死的人多是被家人用席子一卷,拖到坟茔地里草草一埋了事儿,没有一个是按传统葬俗入葬的。当时,人心惶惶的,就边自家人都怕被传染,不大敢上前儿,更何况是外人。

    你姥爷和你姥娘也是吓个半死,自打瘟疫爆发就没出过院儿,谁家也不敢去,所有活计都撂下了,对平头(民)百性来说,世上还有什么事儿比命更重要的?可那瘟疫邪乎的很,虽说他们已是非常的小心谨慎,你姥娘还是不幸补传染了。发了三天两宿的烧,第二天她就走了(死了)。说来也奇怪,这大门不出二门不进的,也没接解过人,住的地方离最近的一户人家还有着三五十米远,怎么就得上了呢?你姥爷是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你姥爷能躲过这一劫,还得感谢村里的一个老头。葬你姥娘的时候,你姥爷遇到了那个老头,两人隔着老远聊了那么几句。老头告诉他说‘吃大烟葫芦兴许管用,防止被传染,外面都这样传。’反正也没别的办法可用,既然有人说了,那就试试。于是,你姥爷也不知道是通过什么渠道弄来了好些晒干的大烟葫芦,每天吃一两个(碾碎后)。说来也怪,瘟疫还真就没找上他,至于是不是大烟起了作用你老姥爷也说不准。捡回一条命,你姥爷却也因此染上了烟瘾,瘟疫过后好长一段时间都离不了那东西。后来,为了要戒掉它,他可没少遭罪。

    那年月,(应该是民国时期)国家可真是落后,不论那方面都落后,医疗方面就更加不用提。那瘟疫到底是什么病?怎么传染?直到瘟疫平息,政府都没能给出说法,就更别提政府出面治病救人啦。经历过的人都说,当时,想活着,没别的办法,就只能看命,看谁的命硬。

    过了很长时间,才有消息传开,说是那场瘟疫是日人搞出来的,是鼠疫。到这儿,你姥爷当时想不明白的事儿,好像能解释得通了。老鼠这东西,整日东家西家的挨户乱窜,一旦带上了病毒,可就是防不胜防了,任你闭门不出也没用。

    说起来,这小鬼子(日本)就是可恨,心毒的很,咱们(国家)多少人死在了他们手里!阜新就有个‘万人坑’,不知道你去没去看过,反正我去过,埋的都是当年在那里挖煤的劳工,你们都不能想像那场景,惨的很,根本想像不出,那是人能干出的事儿。”

    说到这儿,母亲一阵咳嗽,我想一定是激动的缘故。

    “现在几点?”她问。

    “快九点半了。”

    “我得吃点药!”

    “什么药?我拿给你。”

    “咳嗽药,最近嗓子不好,可不干小鬼子(日本)什么事儿,就是不提他们,也一样咳嗽。”真是难得母亲幽默一把,她接着说道,“说来也怪,每天都是这个点儿开始咳,就像定时(钟),吃完药过那么一阵儿就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