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伐清:我有一个骑砍系统 » 第一百三十八章:鳌拜吐血!

第一百三十八章:鳌拜吐血!

    常德府府城最终还是在明军五天五夜的攻击之下,被攻陷了。

    其内的鞑子不管男女老少,不是战死就是被俘,无一人逃脱。

    且明军还在城内大肆搜捕,凡是与鞑子有染的,全都被扔入了大牢当中。

    至于家产等则是全部抄没,成为了大军粮饷的一部分,这是秦明下得令,也是常规操作。

    毕竟大军在外,抄家是家常便饭了。

    一方面可解决粮饷,一方面也可震慑那些与鞑子有勾连的人。

    尤其是那些卖国求荣的大户。

    这些人最为可恶,一方面他们占据着本地的良田,一方面则不断押着佃农,来孝敬那些鞑子的官员。

    数日后。

    随着鳌拜仍旧还在神头岭寸步难行,秦明则率领麾下大军,开始向神头岭进发。

    此前,张煌言已经击溃了图海麾下大军,图海率残兵向西逃窜,没有再与鳌拜大军所汇合了。

    而鳌拜所属的三万骑兵则撤出了神头岭,打算吸引明军来攻。

    一开始,众将对此还有些怀疑,毕竟明军不会看不出这是一个陷阱。

    可后来鳌拜麾下众将才发现。

    这是阳谋。

    明军要想收复湖广,就必须要不断往北,且必须歼灭鳌拜所属的这三万八旗兵,故而明军必须要往北追击。

    当然,追击的郑澧等人在秦明的率领下,并未如鳌拜那般,一股脑冲杀上来,而是缓缓推进。

    目前鳌拜还不知道图海所率领的大军已经被击溃,常德府府城也被占领。

    因而秦明才会下令追击。

    不然他麾下兵马还真拿鳌拜的这三万八旗没有什么办法。

    …………

    (保全勤,明早刷新)

    片刻后,杨四站到了他跟前。

    “百户大人,您找我?”杨四道。

    “嗯.....新卒招募如何呢?”秦明嗯了一声,不由问道。

    杨四闻言,却是微微一笑,满脸喜色,回道:“因吾等开出年俸十两的饷俸,遂而三百新卒很快便招募了!不过....有大半数为城内熟黎与苗人,汉人新卒招募不过数十人,大人您看要不要.....”

    “哦.....可据吾从州衙户册所知,这儋州有万余人,汉人也有数千之多,为何汉人招募这般之少?”秦明满脸不解,他看向杨四,问道。

    杨四随之回道:“是这样的,大人,城内汉人虽多,然您也知道,鞑子对汉人防范颇深,吾等又未正式打出大明旗号,因而他等只当吾等为生黎或海寇.....”

    “大人!您看吾等要不要尽快打出大明旗号?”

    “不!”对于杨四的提议,秦明立刻摆手否决了。

    他之所以此时不打出大明旗号,自当是抱着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之目的。

    要可知,鞑子虽在琼州府只驻防了少量兵力,然当下整个抗清大势不容乐观,鞑子又兵力充沛,一旦在琼州府打出大明旗号,甚至传出有大明军队攻陷儋州之消息,鞑子势必会火速反扑。

    如此岂不是引火自焚,惹火烧身。

    “这般,你且将老旧战兵重新编排,以充当什长与伍长,与新募之卒重新组成一营,便叫武威营吧!由你来担任营将!你可否能担此重任?”秦明说到这,不由看向了面前杨四。

    杨四闻言,先是一喜,而后却是一阵犹豫:“这......大人,吾.....”

    “杨四,你乃吾秦家军户,是吾目前最为信任之人,这武威营交予你统领!吾最放心!你可明白?”

    “大人!吾明白了!吾定不会辜负大人期望的!”杨四听得秦明此番言语,心中自是万分感动,他立刻郑重抱拳,拱手应承道。

    “这就对了!”秦明随之一笑,接着道:“接掌武威营后,务必不可懈怠,当日日操练新老兵卒,不日,吾会让张奔配合你,将所有甲胃、军械、粮草等优先给予尔等!”

    “对了!城外几处关键烽火台与驻兵暾均派兵卒驻守否?”

    “回大人,昨日已悉数派出!军中战马也配与他等,若有敌情,必会在第一时间派塘马回报!”杨四点头回了一句,又道:“大人,您看,若是无事,吾便先回军营了。”

    “嗯....你且去吧!”

    .........

    杨四离开后,秦明便在数十名郑氏铁甲战兵的护卫之下来到了城东一大院内。

    此院原为那鞑子知县李鸣凤私宅,后被秦明征用。

    眼下,此地不仅藏有大量军械,还藏有部分粮草、金银,均分开囤放。

    除此之外,此私宅左侧院落还建有一小型修械所,有铁匠、木匠等数十人。

    秦明视察完此地后,随之又来到隔壁一处单独院落。

    此院落原为一大户居所,当下已被改为火药制作营房。

    虽只有工匠十数人,所产火药极其有限,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可惜的是,秦明虽为穿越者,但前世不过是一普通人,大学学的还是历史专业,根本不知如何造火器、炼精铁等穿越必备技能。

    因而,他只能招募工匠,让其自行摸索。

    好在,夺下儋州城后,他让人在城内找寻到了几名火药工匠,据说这几人曾在嚎镜葡人火药作坊当中打过下手。

    有了这几人,他这火药作坊往后应当能大大提高黑火药产量。

    .......

    一个时辰后,秦明视察完这两地,便折回了州衙。

    然而却在这时,杨四站在州衙门口,已等候他多时了。

    秦明见他满脸忧色,不禁一边领着他往州衙内走去,一边询问道:“怎么啦?吾观你脸色有异,莫非是出了什么大事?”

    “大人!刚刚东城门外塘马来报,说是有黎人王忠求见大人您!”

    “哦.....黎人王忠?他现在何处?”秦明听得王忠名字,却是忽觉这名字有些熟悉,但一时之间又说不上来。

    “正在城外不远的一处屯兵墩!”杨四回道。

    “去!即刻让人领他到州衙来!”

    秦明言了一句后,随即又叮嘱道“记住!别向他吐露吾等任何信息!明白否?”

    “吾明白!”杨四回了一句,便匆匆离开了。

    半个时辰后,秦明在州衙后堂见到了一黎人。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黎人王忠。

    此刻,他正打量着秦明。

    而秦明也在打量着他。

    说实话,看到王忠的那一刻,秦明脑海当中似乎想到了什么,暗自道:“莫非此人便是那鞑子知县口中所说的生黎叛乱头目?”

    “黎人王忠拜见将军!”

    “哦....你的汉话说的不错!应不是生黎吧?”秦明微微一笑,随即道。

    “将军所言甚是,吾并非生黎!”王忠摇了摇头,言道。

    儋州州衙。

    后堂,书房之中。

    秦明正看着桌上舆图,梳理着眼下千头万绪之事。

    此时已是夺城之战的第五日了,儋州城依旧四门紧闭,不准任何人进出。

    城内百姓也是极少出门,客店等皆暂未营业。

    “儋州以北乃临高、澄迈二县,以南为昌化、感恩以及最南端的崖州....昌化与感恩可略,而崖州有鞑子崖州营、又是琼州府南疆州县当中重中之中,不可不防。”

    “等会.....差点忘了那些生黎,那鞑子知县曾言,近日有生黎意图攻打儋州,得留一手才行!”

    秦明一拍额头,顿时想起了什么,他犹豫了片刻,即刻让人将杨四给叫了过来。

    片刻后,杨四站到了他跟前。

    “百户大人,您找我?”杨四道。

    “嗯.....新卒招募如何呢?”秦明嗯了一声,不由问道。

    杨四闻言,却是微微一笑,满脸喜色,回道:“因吾等开出年俸十两的饷俸,遂而三百新卒很快便招募了!不过....有大半数为城内熟黎与苗人,汉人新卒招募不过数十人,大人您看要不要.....”

    “哦.....可据吾从州衙户册所知,这儋州有万余人,汉人也有数千之多,为何汉人招募这般之少?”秦明满脸不解,他看向杨四,问道。

    杨四随之回道:“是这样的,大人,城内汉人虽多,然您也知道,鞑子对汉人防范颇深,吾等又未正式打出大明旗号,因而他等只当吾等为生黎或海寇.....”

    “大人!您看吾等要不要尽快打出大明旗号?”

    “不!”对于杨四的提议,秦明立刻摆手否决了。

    他之所以此时不打出大明旗号,自当是抱着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之目的。

    要可知,鞑子虽在琼州府只驻防了少量兵力,然当下整个抗清大势不容乐观,鞑子又兵力充沛,一旦在琼州府打出大明旗号,甚至传出有大明军队攻陷儋州之消息,鞑子势必会火速反扑。

    如此岂不是引火自焚,惹火烧身。

    “这般,你且将老旧战兵重新编排,以充当什长与伍长,与新募之卒重新组成一营,便叫武威营吧!由你来担任营将!你可否能担此重任?”秦明说到这,不由看向了面前杨四。

    杨四闻言,先是一喜,而后却是一阵犹豫:“这......大人,吾.....”

    “杨四,你乃吾秦家军户,是吾目前最为信任之人,这武威营交予你统领!吾最放心!你可明白?”

    “大人!吾明白了!吾定不会辜负大人期望的!”杨四听得秦明此番言语,心中自是万分感动,他立刻郑重抱拳,拱手应承道。

    “这就对了!”秦明随之一笑,接着道:“接掌武威营后,务必不可懈怠,当日日操练新老兵卒,不日,吾会让张奔配合你,将所有甲胃、军械、粮草等优先给予尔等!”

    “对了!城外几处关键烽火台与驻兵暾均派兵卒驻守否?”

    “回大人,昨日已悉数派出!军中战马也配与他等,若有敌情,必会在第一时间派塘马回报!”杨四点头回了一句,又道:“大人,您看,若是无事,吾便先回军营了。”

    “嗯....你且去吧!”

    .........

    杨四离开后,秦明便在数十名郑氏铁甲战兵的护卫之下来到了城东一大院内。

    此院原为那鞑子知县李鸣凤私宅,后被秦明征用。

    眼下,此地不仅藏有大量军械,还藏有部分粮草、金银,均分开囤放。

    除此之外,此私宅左侧院落还建有一小型修械所,有铁匠、木匠等数十人。

    秦明视察完此地后,随之又来到隔壁一处单独院落。

    此院落原为一大户居所,当下已被改为火药制作营房。

    虽只有工匠十数人,所产火药极其有限,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可惜的是,秦明虽为穿越者,但前世不过是一普通人,大学学的还是历史专业,根本不知如何造火器、炼精铁等穿越必备技能。

    因而,他只能招募工匠,让其自行摸索。

    好在,夺下儋州城后,他让人在城内找寻到了几名火药工匠,据说这几人曾在嚎镜葡人火药作坊当中打过下手。

    有了这几人,他这火药作坊往后应当能大大提高黑火药产量。

    .......

    一个时辰后,秦明视察完这两地,便折回了州衙。

    然而却在这时,杨四站在州衙门口,已等候他多时了。

    秦明见他满脸忧色,不禁一边领着他往州衙内走去,一边询问道:“怎么啦?吾观你脸色有异,莫非是出了什么大事?”

    “大人!刚刚东城门外塘马来报,说是有黎人王忠求见大人您!”

    “哦.....黎人王忠?他现在何处?”秦明听得王忠名字,却是忽觉这名字有些熟悉,但一时之间又说不上来。

    “正在城外不远的一处屯兵墩!”杨四回道。

    “去!即刻让人领他到州衙来!”

    秦明言了一句后,随即又叮嘱道“记住!别向他吐露吾等任何信息!明白否?”

    “吾明白!”杨四回了一句,便匆匆离开了。

    半个时辰后,秦明在州衙后堂见到了一黎人。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黎人王忠。

    此刻,他正打量着秦明。

    而秦明也在打量着他。

    说实话,看到王忠的那一刻,秦明脑海当中似乎想到了什么,暗自道:“莫非此人便是那鞑子知县口中所说的生黎叛乱头目?”

    “黎人王忠拜见将军!”

    “哦....你的汉话说的不错!应不是生黎吧?”秦明微微一笑,随即道。

    “将军所言甚是,吾并非生黎!”王忠摇了摇头,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