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伐清:我有一个骑砍系统 » 第一百七十八章:西京“长安”

第一百七十八章:西京“长安”

    也就在中原地区大胜之际,此时由夔东十三家所率领的联军汇合晋王的偏师一部,很快就击溃了李国英所占据的汉中,开始朝着西京“西安”城进发。

    不久之后,大军顺利来到了西安城下。

    作为西部最为重要的大城之一。

    李国英退守关中之后,很快就和关中地区的绿营与八旗兵汇合,准备死守西安城。

    而这时候,主帅也不再是李国英了,而是好几位。

    至于李国英,他也是没有办法。

    原本他是不准备退守西安城的,毕竟又要与八旗兵搅和到一块去,这会给他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毕竟此前他可是杀死了“钦差”。

    然而鳌拜还是对他下了死命令,必须退守西安。

    如此一来,思来想去的他最终还是选择了退守西安。

    原因嘛,也很简单。

    如今中原襄阳被攻破,另外一座重镇开封也被围住了。

    一旦开封再次被明军攻破,那京师就危险了。

    何况,据说山东也沦陷了,如今只剩下济南城还在“朝廷”手中。

    可即使如此,在李国英看来,陷落也只是时间问题。

    明军来势汹汹,攻势势如破竹,朝廷大军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如今的明军再也不是昔日的明军了。

    不管是精气神,还是战斗力,都远远超出了几年前。

    更为重要的是朝廷大军的战斗力急剧下降。

    再加上士气下降到了最低谷。

    这一升一降,哪有不败的道理。

    李国英只希望西安城能够多坚守一段时间,说不定战局会发生变化。

    否则,就真的是亡国迹象了!

    他李国英可不想当亡国之臣,可若是投降大明,他难保性命。

    故而他只能选择继续往西,逃向甘陇地区,或者直接逃到西域得了。

    但这一行路途中,没有兵力掌控在手,那是万万不能行的。

    而与李国英有不同想法的则有不少蒙古人。

    他们的想法是一旦破城,那就直接返回北方草原。

    反正对于他等而言,那里才是故乡。

    这次南下帮助朝廷,他们也只是冲着金银等物资来的,要说对“朝廷”忠心,那根本谈不上。

    的确,作为蒙古部族,其实只有极少数愿意臣服鞑子。

    如今鞑子一看就是日薄西山了,哪还有蒙古部族愿意跟随。

    不少人都已经在考虑是否重新向朝廷称臣了。

    毕竟在大明时期,许多蒙古部族就是向大明称臣的。

    那时候,还开有不少阙场可以进行交易。

    如今又再次回到那等时刻,倒也不是不行。

    ——

    营帐内,气氛略显凝重。

    儋州水师营守备李大胡子一脸不可置信。

    大军安营扎寨之际,琼州城内布防虽未完全探明,然大概却已知晓。

    毕竟兵马不能变出来,琼州府鞑子战兵皆有数,此前崖州一战,已歼灭两千有余,若是算是各地所歼灭的驻防防讯守兵,当下城内战兵应已不多矣!

    鞑子主将即使再昏庸,应也不会贸然出城,选择夜袭。

    要可知,琼州府城高墙厚,三门皆有月城、护城河护卫,易守难攻,鞑子守城主将又怎会如此不明智。

    “总兵大人,鞑子应不至于如此不明智吧?”李大胡子迟疑片刻,不禁言道。

    “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人乎,这关乎自身性命之事,自然一切皆有可能!且去传令吧!绝不能有任何疏忽!”

    “末将明白!末将这就去传令布防!”李大胡子应了一声,即刻退出帐外。

    而很快,其余众将也相继离开了。

    待众人走后,秦明继续看着与图。

    这琼山城,若是强攻,必然伤亡惨重,他只能用计,而明日便是关键。

    …………

    夜幕下,此刻月色全无。

    大营周围,一片寂静。

    营寨西门与北门瞭望塔上,篝火通明,哨兵倚靠手中长矛,有些昏昏欲睡。

    营寨之中,除少许亮光外,各营帐皆漆黑一片。

    营寨北门东侧不远,三十余马兵静静等候。

    马兵前方,五十名身着皮甲,头戴凉帽的绿营精锐战兵,在一名千总率领下,正悄然接近营寨北门。

    片刻后,五十名绿营精锐战兵已至北门十丈开外。

    “张麻子,李老二,上!给本千总爬上瞭望塔,将哨兵除掉!”那绿营千总撇了一眼营寨北门,皱了皱眉头,但还是对身后两人道。

    然此时,其中一人却有些不为难,言道:“大人,明贼营地似乎有些不对劲!恐防有诈,不如就此撤回城内!”

    “撤回?不行!出城之前,知府大人有言,若是吾等临阵脱逃,必将斩首示众,甚至还会祸及家人,若是吾等此次袭营成功,不仅能升官发财,还能救下家人……吾等其实已无选择可言!”

    绿营千总顿时轻叹一声,是连连摇头。

    “可是……”

    “不必再多言,即刻攀上瞭望塔,除掉哨兵,打开寨门,否则,本千总这就杀了尔等二人!”

    “是!大人!”

    “上!”

    两名绿营兵不得已只能硬着头皮,悄悄接近瞭望塔。

    二人从侧面接近,口中咬着短刃,很快便攀上了瞭望塔。

    一切都颇为顺利,这让二人隐约有一种不祥预感。

    可待到二人持短刃从背后割喉两名哨兵,滚热鲜血喷溅在手上之际,他等却并未发现有任何蹊跷之处。

    于是,二人只能稍稍定神,即刻下得瞭望塔,从内侧将北寨门合力给打开了。

    “上……!”

    不远处,那绿营千总见此一幕,也有些迟疑,然他琢磨片刻,最终还是下达了进攻之令。

    片刻功夫,五十名绿营精锐战兵便将北寨门控制住了。

    随后,就见一人手持火把爬上瞭望塔,对数十丈开外马兵发出了进攻信号。

    “踏踏踏……”

    数十丈开外,数十绿营马兵见信号发已出,便立刻飞奔而来,他等皆手持火把,一到北寨门,便悉数将其点燃,随即冲入营寨之中,打算四处放火烧营。

    然而,还未等他等将手中火把扔出,北寨门外,百余弓手突然从黑夜之中杀出,瞬间,就见无数箭失飞射而来。

    “噗噗噗……”

    锋利的箭失直接洞穿了北寨门所在的绿营精锐战兵胸膛。

    与此同时,营寨内,随着一阵“啪啪啪”响声骤然响起,黑夜中泛出无数火星。

    下一刻,正打算纵火的数十马兵顿时被无数火铳弹丸所击中,纷纷从马上栽倒了下来。

    “杀……”

    随即,一阵喊杀声四起,周围忽然冒出了数百披甲刀盾兵、长矛手,他等皆朝着营寨北门围杀了过来。

    一炷香后,数十马兵与五十名绿营精锐战兵,除少数几人“主动投降”外,其余人均被斩杀殆尽。

    …………

    翌日,清晨。

    府城西门城楼上,一夜未睡的伪清知府朱之光脸色极为难看。

    一旁,已获悉夜袭失败的一众伪清官吏,尽皆面如死灰。

    虽然此次夜袭,他等皆不赞成,然伪清知府朱之光一意孤行,如今夜袭失败,不说损兵折将,就是这城墙之上守军士气,也已跌至最低点。

    “知府大人,这可如何是好?”

    “是呀!知府大人,您且快想办法呀?这城……”

    “知府大人,要不吾等且向城外……”

    “住口!尔等休要再多言!若是谁言投降,本府绝不轻饶!”

    说罢,伪清琼州知府朱之光便甩袖而去。

    众官吏见此,不由面面相觑,其中不少官吏更是暗自互相使眼色,心思各异起来。

    片刻后,城外。

    一垒砌高台处,二十五门各型火炮一字排开,数十名炮手已然点燃火把。

    也就在此刻,一名手持令旗,背部有一“令”字,头戴尖盔的传令兵骑马飞奔而来。

    “总兵大人令!即刻开炮!”

    “开炮!”

    “轰轰轰……”

    霎时间,炮声轰隆,声声如雷,齐鸣的炮声震耳欲聋,连数里开外都能听到。

    “砰砰砰……”

    顷刻间,从各型佛郎机炮射出的滚烫弹丸,瞬间砸到了子城城墙之上。

    刹那间,城墙上,数十雉堞连同其后的绿营弓手、鸟铳手皆被砸飞开来,砖石与血肉交织在一起,硝烟滚滚,惨叫连连。

    这一轮炮过后,没多久,又是一声声炮声随之响起。

    “轰轰轰……”

    紧接着便见数十颗高速射来的弹丸再次砸到了城墙上,顿时溅起阵阵砖灰。

    而四处飞溅的砖石,更是吓得守城绿营兵瑟瑟发抖,连手中弓箭、盾牌都有些拿不稳了。

    “快!快!盾手!盾手上前!挡住!挡住!”

    “把总,挡不住的!要不吾等投降算了,或许还能保命……”

    “噗嗤!”

    还未等那绿营兵话落,那绿营把总即刻抽出手中腰刀,划过了其人脖颈,鲜血瞬间从喉咙刀口处喷溅而出。

    “谁敢再言投降,这便是下场!”

    “轰轰轰……”

    然此刻,炮声再次响起,一颗偌大的弹丸忽得砸了过来,直接擦着雉堞所在砖石,将那把总的脑袋削掉了一大半。

    “噗嗤……!”

    “把总死了!”

    “逃呀!”

    ……

    营帐内,气氛略显凝重。

    儋州水师营守备李大胡子一脸不可置信。

    大军安营扎寨之际,琼州城内布防虽未完全探明,然大概却已知晓。

    毕竟兵马不能变出来,琼州府鞑子战兵皆有数,此前崖州一战,已歼灭两千有余,若是算是各地所歼灭的驻防防讯守兵,当下城内战兵应已不多矣!

    鞑子主将即使再昏庸,应也不会贸然出城,选择夜袭。

    要可知,琼州府城高墙厚,三门皆有月城、护城河护卫,易守难攻,鞑子守城主将又怎会如此不明智。

    “总兵大人,鞑子应不至于如此不明智吧?”李大胡子迟疑片刻,不禁言道。

    “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人乎,这关乎自身性命之事,自然一切皆有可能!且去传令吧!绝不能有任何疏忽!”

    “末将明白!末将这就去传令布防!”李大胡子应了一声,即刻退出帐外。

    而很快,其余众将也相继离开了。

    待众人走后,秦明继续看着与图。

    这琼山城,若是强攻,必然伤亡惨重,他只能用计,而明日便是关键。

    …………

    夜幕下,此刻月色全无。

    大营周围,一片寂静。

    营寨西门与北门瞭望塔上,篝火通明,哨兵倚靠手中长矛,有些昏昏欲睡。

    营寨之中,除少许亮光外,各营帐皆漆黑一片。

    营寨北门东侧不远,三十余马兵静静等候。

    马兵前方,五十名身着皮甲,头戴凉帽的绿营精锐战兵,在一名千总率领下,正悄然接近营寨北门。

    片刻后,五十名绿营精锐战兵已至北门十丈开外。

    “张麻子,李老二,上!给本千总爬上瞭望塔,将哨兵除掉!”那绿营千总撇了一眼营寨北门,皱了皱眉头,但还是对身后两人道。

    然此时,其中一人却有些不为难,言道:“大人,明贼营地似乎有些不对劲!恐防有诈,不如就此撤回城内!”

    “撤回?不行!出城之前,知府大人有言,若是吾等临阵脱逃,必将斩首示众,甚至还会祸及家人,若是吾等此次袭营成功,不仅能升官发财,还能救下家人……吾等其实已无选择可言!”

    绿营千总顿时轻叹一声,是连连摇头。

    “可是……”

    “不必再多言,即刻攀上瞭望塔,除掉哨兵,打开寨门,否则,本千总这就杀了尔等二人!”

    “是!大人!”

    “上!”

    两名绿营兵不得已只能硬着头皮,悄悄接近瞭望塔。

    二人从侧面接近,口中咬着短刃,很快便攀上了瞭望塔。

    一切都颇为顺利,这让二人隐约有一种不祥预感。

    可待到二人持短刃从背后割喉两名哨兵,滚热鲜血喷溅在手上之际,他等却并未发现有任何蹊跷之处。

    于是,二人只能稍稍定神,即刻下得瞭望塔,从内侧将北寨门合力给打开了。

    “上……!”

    不远处,那绿营千总见此一幕,也有些迟疑,然他琢磨片刻,最终还是下达了进攻之令。

    片刻功夫,五十名绿营精锐战兵便将北寨门控制住了。

    随后,就见一人手持火把爬上瞭望塔,对数十丈开外马兵发出了进攻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