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画龙点睛?要加钱哦 » 第4章 王燕丽

第4章 王燕丽

    庆隆生,位于古文化商城斜对面,百年老店。

    大厨柴金梁年近六旬,炒得一手好菜;特别是“黄焖牛肉”,颜色焦黄,咸香适口,瘦而不柴肥而不腻,最绝的是从头吃到尾,肉上的汤汁不会超过一个韮菜叶宽。

    按年龄来说柴大厨是父辈,按辈份来讲同是金石家孟非之徒算是牛志强的师哥;老哥哥写得一笔好颜体字,刻得一手好汉印。因此,许健可没少免费的解馋。

    晚七点,走进庆隆生时已是高朋满座人满为患,照例安排在传菜桌上用餐。

    服务员先上来一盘蒸饺,十分钟后柴大厨端来“黄焖牛肉”和“鱼香鸡丝”;用许健的话说,先上的是解馋的后上管饱的。

    酒前言正事。

    柴大厨掏出50元递给牛志强,说是朋友搬家让找人画张山水的润笔费。

    之后,三人开始推杯换盏。

    第二天早上不到八点,一阵急急的砸门声把二人惊醒。

    许健的女朋友王燕丽站在门外,许健忙开门;王燕丽身穿紫绒双排翻领大衣,靓丽。进屋发泄般的踢了一脚凌乱的行军床,斥责许健昨晚打了好几个传呼为什么不回。

    据许健讲:王燕丽出生时舌头是二瓣儿的,三月后才动手术缝在一起;当然如今已经什么也看不出来了,只是说话时略有些贱舌罢了。什么二瓣儿舌头,蛇、毒蛇。为此,许健父母非说王燕丽是蛇投胎,至今仍坚决不同意两人恋爱。

    许健和王燕丽只能是不公开的地下鸳鸯。

    原来王燕丽父亲单位民政局下辖的第二殡仪馆近期开业,本来准备找某位大书法家题写馆名的;可人家一听给殡仪馆写牌匾,嫌不吉利,给多少钱也不行。津城市上千万人口,有名的书法家不计其数,又找了几位个个都像商量好似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无论给多少钱没商量就是不写。

    这才想起自己女儿的男朋友不是美院毕业的,美院有的是画家书法家;让找几个写字的恐怕也不是什么难事,再说又不是白写是给银子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许健用下巴指了指牛志强:“写字,这有现成的;对了,给多少钱?”

    “20元一个字,不少了,一个字顶儿工人一个月工资!”

    牛志强分明看到王燕丽讲20一个字时同许健挤了挤眼,权当没有发现;掐指一算“津城市第二殡仪馆”8个字160元,不算多,但起码是够一个半月的房租,成、写了。

    反正自己年轻,是无神论者。

    既扬了名,还得了利,实惠。

    为什么不写,牛志强劝自己。

    写什么字体吗?行楷吧!正规的国营单位,条条框框多;太俗,欺世盗名;太雅,曲高和寡。

    回店途中,牛志强想了多遍腹稿。

    第一稿失败,“二”字有些过大;第二稿,“馆”的“官”部又有些小。

    第三稿,才算基本满意。许健、王燕丽看后,相当满意。

    “现在我可没钱,等民政局通过了批下钱,才能给。”

    拿上字,王燕丽乐着一溜儿笑声远了。

    临近中午,吃着早点,许健突然说:

    “志强:我想把张大山的画卖了!”

    “为什么?”

    “我想结婚,需要钱;再说也想换个大点的店,挣钱。”

    古文化商城东街今古斋,专收古玩字画,一进四间的大门脸,气派。

    “怎么老许!中午没有饭局了,拿着,买斤包子。”

    收画掌柜的虽然认识,但叫不出名姓;他只轻蔑地瞟了半眼画,伸出10元。

    “哪啊,一位朋友让看看,我们又不懂;就想让您给掌掌眼,拜拜您了”。

    艺元阁文物收购部一位古稀的老者端详了半天,伸出一个指头,100元。

    不卖!牛志强、许健同时说。

    古旧书店收购部,一位六十来岁的老学究,仔仔细细看了半天画;最后用手一推,吐出二字:“假的。”边用眼角偷偷瞄着两人,然后故装佯睡,半晌才继续说:“不过呢,可以收…180元。”

    许健拿过画卷好,指着他骂道:你充什么大尾巴鹰儿,假画、假画你还收,骗子!你个老骗子!你说,……你坑过多少老实人!

    牛志强许健出了店门,仍听见后面在追喊:小兄弟,价钱可以商量、价钱可以商量!

    许健扭头呸了一口:等我有钱了,先把这个店买下来。

    俩人刚走了几步,感觉有人拍自己肩头,同时回头:

    身后站定一位身穿老式灰布对襟蝴蝶扣棉祅的六旬老者,缓缓地说:“小兄弟,我想看看你的画儿,如果合适,我想收藏。”

    “你不是他们一伙儿的吧?”许健一指收购部的方向。

    老者说:“不是。”

    “那,你是干什么的?”牛志强不放心。

    “我就是搞收藏的,收藏字画,不是坏人。”

    “不行,咱们到对面胡同看看东西。”说道,老者径直朝收购部后面的胡同走去;马路对面,是连排青砖青瓦的老式旧房,已经有些年景了,起码是清或民国以前的建筑;胡同很窄,加之家家门前堆放着自行车,煤垛白菜垛,更难于行走。老者不时停下身回头张望,等一等警惕四处搜寻的俩人。

    三人站定,老者熟练地看着画;正面看完,又反面看,最后还对着太阳光透视般的看了许久。牛志强和许健对视,明白今天遇到高手了。老者这是利用“纸不欺色”书画鉴定的黄金定律,判断作品的真假。

    纸不欺色?说直白些,就是笔沾墨色后在纸面上行走,无论是生纸还是熟纸都会渗透进纸纤维之中,留下行走速度和过程的痕迹;就如同铅笔在白纸上瞎画一样,画一遍会留下一道痕迹,画二遍会留下二道。尤其明显的是书法作品,书写者在书写过程中用笔的轻重缓急提摁转折,都会在背部无法作假的显现出一览无余的运动点点轨迹;无论你功底多高,添笔、接笔、断笔…甚至一段线条由几笔完成,画稿背部一看,一目了然。

    书画大家特别是在工笔勾线时,都会平心静气,起笔运笔收笔一气呵成,一笔一挥而就;而绝对不会出现复笔、补笔的情况。

    如果一段勾线由几笔组成,那就要警惕了。

    老者看完画,还给许健,问:刚才收购给多少钱?

    “1800!”许健想也没想。

    但见老者眉角略抖:“好,我给2000元。”

    “2000元。”

    “对!不过,我身上可没有这么多钱,我家就在前面二三百米,敢不敢跟我回家去取。”老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