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你就站在,光影之间 » 故事里的人

故事里的人

    光

    八月十五,天子大婚,举国同庆。

    凰柔顺利进宫,成为这大锦朝的皇后。

    那日,她初见这位新帝。面冠如玉,不像帝王,倒似陌上谁家少年郎。

    她向他行礼,被他一把扶住。

    “今日起,你便是这大锦朝的皇后了。”他扶她坐下,温声道。

    “凰柔自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她与他客套着。

    “好,肖相国的女儿,想必不会让朕失望。”

    她起身,故作惶恐,“自先皇赐婚一来,父亲不敢有半分懈怠,只凰柔愚钝,恐有负圣托。”

    新婚之夜,二人倒是极尽客套,末了,也仅是和衣而眠。

    这位帝王,倒是出乎意料的好相处,不试探,不怀疑,放心地将后宫交由她,二人相处,也称得上相敬如宾。在外,他维护她皇后的尊严,对内,二人更似朋友一般。

    或许是日久生情,久而久之,在风起云涌的宫廷内,他们倒也生出惺惺相惜之情。

    凰柔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皇后,出阁前的日子,仿佛离她越来越远。

    直到那日,她在御花园内,遇到她的师父。

    他们话着家常,临行之前,师父说了一句,“看到你现今的样子,为师也便放心了。”

    她依着出阁前的习惯向他行礼,言道,“凰柔从小到大,何曾做过令师父忧心之事。师父当知晓,凰柔从来都是拿得起,放得下。”

    她回到殿中,突然想起了那一日所奏之曲,便命宫女将她的琴拿出来。

    依着记忆中的谱子,拨动着琴弦,自是明白,那日师父,定是不满的。她未能弹出他心中的那只曲子。

    明明曲调已烂熟于心,到底又有何不对。

    她不解。

    她独坐案前思索,不觉身旁多了一人。

    “阿凰在想什么,这般入神。”

    她被这声音惊了一下,忙起身行礼,“陛下。”

    “在弹琴?”他扶着她坐下,问道。

    她看着面前的古琴,笑道,“臣妾出阁前,师父曾教臣妾一首曲子,只臣妾愚钝,怎么也弹不出师父想要的感觉。”

    他随手拨弄着琴弦,一边漫不经心地道,“阿凰又何必拘泥于别人的曲谱,向来曲由心生,你当依着自己的心,奏自己想奏之曲。”

    她仔细思索一番,突然笑笑,有些释然“倒是臣妾狭隘了。”

    那谱曲之人随心而作,她又如何能将那样的曲子重现呢。

    由曲及人,她终究从未拥有过那首曲子,且现在,她亦有自己想奏之曲。

    “陛下可否赏光,听臣妾弹一曲?”

    “如此,洗耳恭听。”

    影

    夕月刚入太子府,倒是被妥善安置,可半月之后,方才得见太子一面。

    那是她进入东宫后,第一次出太阳。她于园中散步,瞧见一少年郎在凉亭上坐着,脸色苍白,腿上搭着毯子,如同大病初愈。

    她正想着回避时,那人睁眼,看向了她。

    “你是何人?”他在她行礼时,出声询问。

    “太子侧妃夕月,不知阁下如何称呼?”她自报家门。

    他笑了笑,却并未回答她的问题,“听说你女扮男装,去了边境?”

    “是。”

    “边境风景可好。”

    “自是极好的。”

    “比之这京城如何?”

    “各有千秋,夕月不敢妄言。”

    “可惜啊,如今,你也被困在这里了。”

    她皱眉,这句话说得,可谓是大逆不道。这人这般敢说,在这东宫之中,他的身份,呼之欲出。

    “阁下是......”

    他于凉亭中站起,来到她的身旁,“你好夕月,我,是你的夫君。”

    她果真没有猜错,眼前这病弱之人,确为东宫太子。

    “若是太子殿下,夕月当道谢才是。”她又行了一礼。

    “道谢?谢我冷落了你半个月,令你沦为笑柄吗?”他看起来温柔,语气却极为讽刺。

    “夕月是谢殿下当年及时派兵增援,救将士于水火之中。”

    当年她在边境,大军被困,粮草被毁。是太子于圣上犹豫之际,私自遣兵增援,方解燃眉之急。

    他闻言愣了一下,脸上的讽刺消退,显得极为落寞,“若是此事,你当知晓,本宫因此受了责罚。所以,于本宫而言,并不需要你的谢意。”

    “无论殿下如何认为,夕月与那些将士心中,一直视殿下为恩人。若殿下将来继承大统,是我大锦之幸事。”她诚言。

    他却因此笑了起来,引发咳嗽,待到平静下来,方言道,“谁不知道本宫无缘大统,你这话,是讽刺吗?”

    夕月扶着他,“所以说,可惜了。”

    “你倒是敢说。”他由她搀扶着,往自己寝殿走去。

    她将他送至门口,正准备告辞之际,他突然来了一句,“你不适合这个桃红色的衣服,应当选些正红色才相配。”

    夕月一愣,但也很快反应过来,“夕月为侧妃,着正红色,于礼不合。”

    “所以说,可惜了。”他丢下这么一句,进了房门。

    她在门口愣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这男人是在报复。

    真是幼稚。

    后来未等太子病逝,便有废储的圣旨传来。

    东宫易主,他亦被莫须有的罪名束缚。

    据说下圣旨那日,东宫大火,太子及其府中之人,皆丧命火海。

    其实太子初闻风声之际,便设计将她骗出,欲保全于她。

    只夕月何等聪明,藏在他的寝殿内,让他误以为她已离开。

    那日他用一把火,点燃了自己的寝殿。

    她就坐在他的房间内,看着他越走越近,看着他满是惊讶。

    她却笑着,朝他伸出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