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软娇包又被侯爷逼婚了 » 第143章 进宫

第143章 进宫

    京城四大长街一片白色,大街小巷挂满了白灯笼,白幡,老百姓虽不至于披麻戴孝的,但也要着素为主,而五品以上的官员以及家中女眷,贵族世家则要以白衣为主,不得颜色鲜艳。

    国丧为期六月,自太后薨殁起,文武官员及所有百姓一百天之内不准作乐,四十九天内不准屠宰,老百姓六十天内内禁止嫁娶,五品以上官员以及家中女眷,贵族世家则要等国丧期大半结束,也就是来年一月,整整九十天。

    太后的出殡,皇宫到城外皇陵要从玄武长街出发到朱雀长街,从南门出城,出殡队伍把灵柩送到墓地,下葬以后,还要举行题主礼仪式,也就是写牌位,牌位写好以后,由陛下和文武百官护送回京城,放到太庙中去,葬礼才算完成。

    在出殡之前,朝中一品官员及家中女眷,贵族世家,都要进宫哀悼。

    宫中来人宣宁北侯府阖家进宫那日,天都还未亮,本来叶泠雾以为轮不到自己进宫,奈何沈老太太硬要带上。

    误会当真让人身心俱疲。

    叶泠雾看着铜镜里努力把眼睛睁大一些,神情有些茫然,昏昏欲睡的自己,内心纠结要不直接坦白算了。

    “姑娘,这素衣奴婢给你拿来了。”身着白衣的绒秀吊着两个大黑眼圈,捧着衣裳进屋,脸上也尽是疲倦。

    叶泠雾见她也熬不住,不禁失笑道:“绒秀姐姐去睡吧,我自己穿好去找老太太。”

    “那怎么行呢,伺候姑娘是奴婢的……唔~”绒秀忍不住打了个哈欠,“职责,不能懈怠了。姑娘坐好,奴婢替你挽个素髻,你这发髻可不能进宫让陛下皇后见到。”

    叶泠雾沉默,回道:“没想到国丧讲究这么多。”

    “那是自然的,尤其是京城那更是严格,你随老太太进攻哀悼可得低调再低调,在陛下和皇后的眼皮子底下可不能出一丝差错。奴婢听说陛下对太后的丧葬仪式分外上心,请到宫中念经的是给先帝念经的国安寺主持呢。”

    “陛下有孝心,我曾在私塾听魏夫子讲过一片文章,里面讲到太后的母族,澹台氏世代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当真叫人敬佩。”

    绒秀点了点头,道:“那是。对了姑娘,你说这国丧哀悼期间,小侯爷会提前从南域回来吗?”

    叶泠雾对着铜镜摇摇头,疲倦到有些懒得说话。

    脑海里慢半拍地想到沈湛临行前那晚,她承诺沈湛学会下棋的事,这才过两月,她就只学了个半桶水。

    不过沈湛就算回来应该也只是待到太后牌位进太庙那日,短短几日,他们应该也说不上几句话。

    宁北侯府的马车出发半个时辰才到了宫城门下,此时已有不少一品大臣家的马车陆陆续续赶往泰安殿。

    叶泠雾将窗帘撩开一丝缝隙瞧了瞧,不巧正对上伏在车窗上小憩的楼昭娆,再往另一边看,程家马车也在。

    只看了一眼,叶泠雾又收回了视线,看着对面一袭白袍,头戴白色抹额,闭目养神的沈老太太,忍不住问道:“老太太,今日哀悼有什么忌讳吗?”

    在岱岳镇时她也参加过左家老太太病逝后的哀悼,左家与她没血缘关系,但左家主君大方,丧礼上谁哭的最惨就能得五十两银子,最后毫无意外是她“夺冠”,现在想想还能沾沾自喜。

    但小地方哪能和皇宫大内比,太后的哀悼仪式肯定不一样。

    沈老太太闻言缓缓睁开眼,不紧不慢道:“只管跪着,别出声便是。”

    叶泠雾眉头一挑,迟疑道:“就这么简单吗?”

    难道不需要大哭什么的?

    这个她可擅长了。

    沈老太太凝视着她,笑道:“不然还想怎样,你与太后未曾谋面,难不成你还能哭出来?说上好一番真心诚恳的悼词来?”

    叶泠雾噎语。巧了,她还真能。

    她又问道:“老太太,我瞧着今日程大将军也来了,那太后出殡那日,侯爷应该也要回来吧?”

    “挽舟是奉皇命追查南域前朝余孽,能不能回京一是要看陛下的宣召,二是要看他能否抽得开身。”

    “这么说来老太太也不确定了?”

    沈老太太叹了口气,道:“他不回来也好,免得耽误了在南域追查的进程,早些清理完前朝余孽,能在年底之前回来就是最好的。”

    叶泠雾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马车抵达玄武门后就不允许马车进入了,就连宁北侯府也不例外。

    国丧期间规定宫墙内禁止嬉笑吵闹,太后未出殡前以静为主,不仅马车不允许进入,就连走路也得轻轻的。

    玄武门早早有宫娥张罗,应陛下要求,让一品朝中大臣先在门外等候,待人都齐了,每家按品级排列有秩序的去泰安殿哀悼。

    今日沈盼儿因为屁股上的伤没能来,叶泠雾被沈辞和沈月儿左右夹在中间。

    平日里穿惯红衣的少年换了一袭白袍,头上高马尾只用一根白绳束着,瞧着人少了几分张扬,素雅顺眼不少。

    而沈月儿穿着白袍却多了几分清冷,素髻上只簪了一根白珠钗,她不是一眼就觉着漂亮的姑娘,也没有沈盼儿活泼劲,但胜在有气质,如她名字里的“月”字一般。

    众人等候在玄武门外许久,也不知谁家还没到,原本安静的人群开始出现窃窃私语。

    叶泠雾也没忍住,压着嗓子说道:“四姑娘,今早上你可去见过三姑娘?她身上的伤可好些了?”

    沈月儿小声回道:“伤势我倒不清楚,我去时她睡得正香呢,也不好意思打扰。”

    叶泠雾无言,竟暗暗羡慕。

    “三妹妹算是因祸得福了,不用连着五日早起,更不用从早跪到晚,早知道昨日我也该去挨两板子的。”沈辞语气悠悠,将叶泠雾不敢说的话全说了出来,甚至还带着惋惜。

    沈月儿嗔了眼沈辞,说道:“二哥哥又不正经,这些话可不能乱说,不然侯府可得遭殃。”

    沈辞姿态懒散地耸耸肩,回道:“遭什么殃,我敢赌这里站着的人,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和我想法一样,就盼着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免了进宫哀悼。”

    沈月儿蹙眉道:“就算如此,那也不能说出来,你再这么说,我可要禀告母亲去。”

    沈辞撇了一下嘴巴,低头看着只及他肩膀的叶泠雾,用手拐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臂,轻声道:“今早见表妹妹从静合堂出来,脸上黯淡无光的,你心里是不是也跟我想的一样?”

    叶泠雾闻言倏然扬首看着他,脑袋短路般不知如何回答,面面相觑,却见沈辞那妖冶的狐狸眼朝她挑了一下。

    她翻了个白眼,嘀咕:“谁跟你一样。”

    话音刚落,却听后面传来动静,叶泠雾跟着人群齐刷刷往后看。

    姗姗来迟的付国公府阖家,为首的是满头白发的付老公爷,左侧的是他儿媳也是付国公的遗孀徐氏,右侧是小国公爷付子岐。

    付国公府上上下下寻日里就不爱出门,与京城官家本就交情浅,好不容易得见一次,还让众一品官员及家眷等了半刻不止,着实令人气愤。

    不过碍于是国丧期间,众人就是再忿忿不平还是得忍,免得多生事端。

    人到齐,宫娥领着上百号人,有条不紊的朝泰安殿走去。俯视而下看,幽深高墙,长长官道,两条长长的“白龙”朝深宫缓缓移动。

    泰安殿主殿放着太后的灵柩,两侧偏殿被清理出来,暂时用来供官员以及女眷休息的。

    一踏进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正对殿门,排了长长两列,手持白幡的白衣太监,再看就是屋檐下挂着的白灯笼。

    叶泠雾本以为他们是进殿跪着,毕竟宫殿木板砖可比石板地软些,谁知道宫殿木板砖都是留给陛下,皇后,各宫娘娘,公主,皇子,驸马,皇妃的。

    泰安殿内跪满了人。

    陛下一共有一后,四妃嫔,膝下儿女不少,皇后所出的太子,二公主,四公主,晏妃所出的三公主,和早夭的七公主,宜妃所出的五皇子,慎美人所出的六公主,余昭仪所出的八皇子。

    殿外,以两列太监为分界线,左右也是跪满了人,看上去乌泱泱的一片。

    叶泠雾跪在其中,心里闷哭。

    昨日祠堂木地板垫着蒲团跪了半天,她膝盖都肿涨到乌青,现在硬邦邦的石板地连跪上五日,那膝盖还能看吗?

    日头渐高,夏日靠近午后的太阳毒辣,叶泠雾额头满是密汗,再去看前面的沈老太太,见她脸色也不好看,心里正担忧着,却见泰安殿内跨步走来一公公。

    叶泠雾偷眼看了看,是年初沈湛回京宴上来宣旨的万公公。

    他掐着嗓子道:“陛下仁慈,暂免了各位大人,以及家中女眷的哀悼,各位还请到左侧殿歇息吧,殿中早备下解暑凉茶。”

    众人齐声——“谢主隆恩。”

    这才缓缓起身,一瘸一拐的朝偏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