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离生叹梦 » 第21集 朝堂议事

第21集 朝堂议事

    所以说,飞凤和付生不是姐弟,却亲如姐弟。

    罗梦,今年7岁,京城首富罗大春独女。早些年,付全昭已经和罗大春定下婚约,等他们长成就促成小两口,因为罗大春经商途中遭遇劫匪,付全昭从驻地回京复命正巧碰到,救其一命,遂有此婚约。罗梦也是聪颖异常,好习武。

    。。。。。

    金銮殿上,李贺端坐龙椅,下面站着群臣百官,文东武西肃立两旁。

    “现如今北蛮见我大梁民丰物足,有蠢蠢欲动之势,不知在场的诸位有何见解?”威严的声音响彻大殿,李贺缓缓的站起身在龙案前来回踱步,时不时的看看朝堂上的文武百官。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北蛮亡我之心不死,而且日渐势大,不可不防,据报东瀛扶桑也频频滋扰沿海诸镇,如不予以还击,其以为我们大梁无人否?!”说完退回道本位。这位就是当朝宰辅黄之仁。黄之仁已经70余岁,须发皆白,但是身体还算硬朗,说起话来底气十足。

    李贺点点头,没有说话。

    “其他人还有何见解?”李贺接着问道。

    “启奏陛下,臣以为,当以和为贵,虽本朝民丰,但是新朝初立,当徐发展,再作图谋,不可再起刀兵啊,所。。。。。。”第二位走出来的是礼部侍郎郭悠。

    李贺停住了脚步,双手背于身后,仰头望向穹顶,默不作声。见状郭悠没有再继续说下去,退回本位。

    “启奏陛下,臣以为不能和,要战,需让其知我大梁武力之强盛,则可保家国之和平。如若处处谦让,事事谈和,则会让其以为我大梁惧战,会助其嚣张气焰。如若战,老臣愿领兵讨贼。”说话此人声如洪钟,众文官被震的耳膜嗡嗡作响,他就是三朝元老,护国公,车骑大将军老将徐公让。徐将军比黄之仁还要长上几岁,但是二人都是老当益壮,比起普通壮年不妨多让。

    “哈哈哈,护国公老当益壮,是我大梁之福啊,你暂且退下。”李贺难得的露出笑容。

    下面的大臣们,交头接耳,互相讨论对策,均是面露难色。

    尚书郭悠左右环顾了一圈,见众人与自己的意见相悖,边迈步至朝堂中央说道:“启奏陛下,老将军此话不妥,想我大梁虽国力日盛,但是新朝初建,还是不宜再起刀兵,应该以和为贵稳住边关众族,再徐发展,如若此时再起战事,恐我大梁会四面受敌啊,这得来不易的平安会瞬间瓦解,还望陛下三思啊。”

    说完,郭尚书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不再言语。

    见状,纷纷有文官站出来,跪于郭尚书身后,皆出言附议,老将军徐公让见状冷哼一声,不在多看他们一眼。

    李贺在龙案后来回踱步,然后缓缓坐在龙椅之上,眼神扫过堂下众臣,心里不免有几分无奈,其实他自己也清楚,夺来的政权,还是不能让所以人臣服,自己施令布政时有阻碍,他一直下能扶植自己的势力,不然等到自己百年你以后,子孙能不能保住这皇位都是未知数了,可眼下不听使唤的老臣自己却不能直接剔除,只能日后慢慢的替换掉,眼下边关之事试自己立威的好时机,借此可知能用者几人许!?

    “各位爱卿,起来说话吧,”看着这些跪着的人,李贺心中满是嫌弃,他深知,一个没有争强之心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郭尚书闻言,心中暗喜,以为是自己的话说动了陛下,便在年轻文官的搀扶下缓缓起身,弯腰行礼道:“谢陛下。”

    此时郭悠心想:呵呵,老夫虽不及护国公的战功,但是资历还是有的,你一个新皇还是要多听老臣的意见,不然天下学子文人可不待见你。

    接下来,李贺又征求了几位将军的意见,但大体意愿就是战,以战止战才能永保边疆安宁。

    而那些文臣为何极力反对战争,因为他们深知,战争是武将的舞台,他们立了赫赫战功,将来这些文臣的存在感会越来越低,他们只想有个安稳的做官环境,每天议论国家大事,和那些文人墨客把酒言欢,他们可不希望打仗,他们只喜欢自己的温柔乡酒池肉林。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历代朝廷官吏无不贪污受贿,这些朝中大臣更是明目张胆的卖官鬻爵,李贺碍于新朝需要人才来治理国家,但是一旦某些人踏过红线,也会一朝锒铛入狱。

    “众爱卿,今日议事毕,退朝吧。”李贺说完又对着身边的太监耳语了几句,便从侧殿离去。

    见天子离去,众臣也纷纷行李退出大殿,此时徐公让、付全昭、莫冲及几位将军面露愤愤之色,他们在心中责怪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根本就不懂国之根本,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军事威慑力,在富有的国家也只能沦为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兵部侍郎上前一步追上徐公让:“老将军,您难道不知道边关安全的重要性吗?”

    “莫大人,我何尝不知,可现在陛下犹豫不决,我等做臣子的又当如何?唉。”徐公让停下脚步对着莫冲道。

    正当几人正在讨论边关大患的时候,身后传来太监的呼喊声:“几位大人,请留步,请留步。”

    那执事太监一路小跑来到徐公让等人面前,行了个礼,然后小声说道:“陛下有旨,宣护国公徐公让,宣威将军付全昭,兵部侍郎莫冲,养心殿觐见。”

    “嗯?陛下可有明示?”徐公让忙问道。

    “奴婢不知,还请各位速速前去,免得陛下等着急咯。”说完,急匆匆转身回去复命去了。

    “陛下,私底下召见我们兵部众臣,莫不是有何安排?”莫冲看向徐公让说道。

    “走。”徐公让没有回答,径直往养心殿的方向走去。

    片刻之后,众人也急匆匆的来到养心殿内,李贺此时正光脚盘腿坐在床榻之上,床榻中间摆了一桌围棋,棋桌的对面斜坐着一位年龄约么五十岁的男子,正捋着胡须研究怎么落子。

    这时一名亲卫走了进来,弯腰行礼道:“陛下,老将军他们到了。”

    “哦,宣。”李贺说道。

    李贺坐起身来,宫女赶紧上前伺候着穿上靴子,对面的男子因为不能脱鞋,所以一直斜着身子,建李贺起身,他也慌忙起身下床,站在李贺身后。

    “臣等参见陛下,”来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几人正欲下跪行礼,李贺赶紧出身阻止道:“哎,哎,哎,免了,小顺子,给几位大人看座。”

    “是。”小顺子出了房门,不一会就见他指挥着几个小太监搬来了几个软凳。

    “坐下说。”李贺微笑着说道。

    听到这话,几人面面相觑,最后目光都落在了护国公徐公让的身上。

    “谢陛下。”

    见此,众人都答谢落座。

    “谢陛下。”

    “谢陛下。”

    “谢陛下。”

    “不知陛下召我等前来,不知有何要事?”徐公让瞥了一眼先到的男子,然后说道。

    “刘尚书,你和徐将军说说吧。”李贺对着那男子道。

    刚刚和李贺对弈的正是大梁国的户部尚书刘传福。之前户部尚书一职一直是空缺的,所有的战事调度均由徐公让负责,刘传福是新提拔上来来的。

    “刘尚书?”徐公让等人疑惑。这什么时候冒出来个刘尚书。

    “护国公,各位将军、大人好,在下刘传福,幸得陛下提携,现任户部尚书一职,至于我的履历,等日后有时间在和各位细说,今日约见各位是关于边关战事。”刘传福站起身,微笑着说道。

    见众人没有反应,刘传福接着说道:“今日朝堂议事,各位大人对于是战是和争论不下,不过我觉得必战。”

    “哦!?刘大人有何高见?”徐公让问道,其实听到刘传福主战,众人对于他的的第一印象还行。在他们看来,主战之人必定不是庸才。

    “我大梁国十数年来,一直处于战乱之中,幸得我陛下英明,如今天下太平,民丰物硕,但是外族侵我国土之心不死,北有鞑虏,西有蛮夷,东有倭寇,可谓四面受敌,虽民丰,但国库不足,兵将日渐老龄,战斗力日渐衰退,如若敌人四面来犯,我等该作何打算,所以,只有趁此时机,并将仍勤,一举剪除外患方可得万代安平。。。。。。。”刘传福一时兴起,口若悬河,说的众人连连点头。

    “不错,刘大人之言与我等之志不谋而合,”开口的是付全昭。

    徐公让等人也点头示意,表示肯定。

    “但是现在我们面来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国库空虚,陛下因此已经尽量的节衣缩食,控制后宫用度,但是国家体量在这,杯水车薪呢。所以首要问题是解决军饷,所谓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刘传福接着说道。

    “那,刘尚书可有解决之策?”徐公让问道。

    “惭愧啊,目前还没有良策,但是陛下已经下达懿旨,筹备军饷的前提是不能扰民。”刘传福对着徐公让拱手道。

    李贺此时也是面露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