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年轻最好之处 » 199 陈恒带方默回家过年(二)

199 陈恒带方默回家过年(二)

    以前方默总是听陈恒说近年来他与父亲的关系是如何的不好,心里非常不是滋味。这次到l市来,她发觉这对父子的沟通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生出重塑父子俩感情的打算。

    大年初二是陈父的生日,据陈恒所述,陈父从来不过生日,于是方默决定打破这个惯例,给陈父办一个热热闹闹的生日宴会。

    方默把这个想法告诉陈恒,让他准备一段生日告白,借此拉近他和陈父的距离。陈恒一脸为难,犹豫不决,引起方默强烈不满“你是逆子啊?给你爸过个生日就那么不情不愿?”

    陈恒解释道“过生日是应该的,就是告白怪难为情。我可不像你那么感情奔放,我内敛得很呢。并且,我爸肯定会尴尬,没准会觉得我太矫情,当场打断我的表白,那可真成为我这辈子的噩梦了。”

    “哪至于,你想太多了,干就完事。我不管,你一定得给我说一段,今天就开始练习,我给你纠正。”

    “我去,你不是在我爸妈面前说你从来不管我的吗?这不管得挺厉害的?”

    “嘻嘻,我是为了你好,为了这个家好。我可不想嫁进来就看到你们冷战,父子哪有隔夜仇?主要就在于彼此沟通得太少了。”

    “天真如你,如果真是这样就好啰。”

    “我不管,你必须给我练!”

    经不住方默纠缠,陈恒只好答应准备自己的精彩表演。而陈母得知这个计划后,刚开始笑着说没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可见方默那么有心,便也答应一起给他们父子制造握手言和的机会。

    于是,三个人瞒着陈父分工合作,定蛋糕的定蛋糕,联系宾客的联系宾客,购物的购物,统统提前做准备。

    除夕前一天,按照历年的习惯,陈恒一家子提前回老家祭拜祖宗,跟宗亲们吃团圆饭。

    这一天外出工作的年轻人都回来了,陈恒明显感觉到村子里的气氛比往年热闹了,这除了节日的缘故,还有就是因为他带女朋友返乡了。

    这次回来,陈父腰挺得直直的,大方地把自己的未来儿媳介绍给宗亲们认识。听到那一句句“你儿媳妇漂亮哦”“你们家好福气”,陈父容光焕发,仿佛年轻了十几岁。

    村子里的适婚青年几乎都已结婚生娃,一群小屁孩在面前跑来跑去,唤叔叔伯伯叫婶婶伯母,把陈恒和方默喊得心痒痒。

    “阿恒,你一定要生两个儿子喔,多子多福。”一位伯母叮嘱陈恒,接着又对方默说,“你太瘦啦,要多吃点,这样才好生养。”

    方默笑道“哈?原来不止是要生儿子,还要生两个啊?”

    “那当然啦,嫁到我们这里来,都是这样的。你看我家小儿子,比阿恒小两岁,现在都已经有两个儿子了。要是后面放开生育,他们还是要生的。”

    方默看了陈恒一眼,说“可是陈恒他爸爸妈妈说不用哦,随我们决定。”

    “那是客套话,老人家谁不想多要几个孙子孙女?你们年轻人就做好准备吧。”

    “哦……”

    方默和陈恒互使眼色,借故逃离这令人窒息的环境。跑上堂叔家的楼顶,纵览村子风景,方默笑道“果然文化是个好东西,能让人明事理。”

    “怎么说?”

    “这样就不会在生育这件事上对别人提那么多要求啦!你看你爸妈不就挺开明的。恕我直言,如果他们逼得狠点,我立马就买车票回家去。你这伯母也真是的,明明自己也是女的,怎么就不从女性的立场来说话呢。”

    “其实吧,我认为你对这件事带有先入为主的印象,所以才会反应那么大。”

    “难道你觉得你伯母说的话是对的?你别吓我……没想到你隐藏那么深!”

    “我可没这么说,只是各自立场不同。可能人家还觉得我们读那么多书没什么用呢,还不如多生几个孩子来得实在。你不知道,前几年我爸还因为我不结婚,说读那么多书没有用呢!如果连他们最基本的愿望都没满足,那肯定是读书无用论了。”

    “养孩子不在量多,要以优取胜。很明显的,我们生活的层次不同。”

    “这又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现在老家这边的人也越来越有钱了,回来起的房子一栋比一栋漂亮,人家还看不起我们住在城里的鸽子笼了呢。”

    “我说的不只是物质层面……对哦,你家怎么不回来起一栋房子?你家没地吗?”

    “有啊,你看,那块就是我家的地。因为现在还有纠纷,又差点钱,所以……”

    “什么纠纷,不是说你家的吗?”

    “是我家的啊,只不过长年不在村子里,没有明确界定范围,所以……不提了不提了,等咱们有钱了,也回来支援建设新农村。”

    “哦……不是说养孩子吗?怎么扯远了。”

    “我只是觉得,在生孩子这件事上,需求决定一切。比如你吧,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生养孩子这块有自己的高要求,对待男女一律平等,同时不想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所以选择。”

    “伯母她也有自己的需求啊,毕竟农村不比城市,这里的生活环境和生育观念仍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人们的抉择。乡亲们追求多子多福,这个福体现在很多方面,最主要的是传承,是希望家庭未来有更多成功的可能性,或者最简单的是希望家里人多外人不敢随便欺负。”

    “可我们今天讨论的不是生多少的问题,而是重男轻女的问题。你再怎么有需求,也不能只盯着儿子看啊!”

    “我没有替重男轻女开脱的意思,只是引导你更全面地看待问题,这样有利于得出客观的意见,而不是搞地域对立。”

    “好吧,我承认因为听信他人的评价,一直对l市有很深的成见。可我还是不能理解因为需求就漠视女性的选择,没有办法做到去理解她们。但是,你说得对,对立不好,更多的是需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说到这,我又有另外的观点,一味强调生子的价值,这是否又会对少数群体产生伤害呢?例如有些人天生没有办法孕育自己的孩子,那他们对生活就无望了吗?很明显不是这样。决定抉择的需求是可以变的,所以,你刚才说的乡亲们的立场并非天然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