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上月天人 » 26章附章(五)、以马克思为例谈日地月平衡运动模式

26章附章(五)、以马克思为例谈日地月平衡运动模式

    一、“简易”导入

    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的家庭,是每一个人追求或者必须的,是生来的使命,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两者往往会产生“矛盾”。“主要矛盾”在于,一生追求两者的过程中,人类个体各方面的体质健康、智慧天赋、能力修养、文化素养、社会环境等等的差异,使得人事上无一例外地纷繁复杂。

    最简易化的方法在于纯粹地观照生命和世界,使认知达到“天人合一”,认识到日地月三者与人生命的对应关系,然后顺其自然,思想言行顺应日地月的平衡运动,使人生或者生命最简单、最纯粹、最有意义。

    不仅仅是个人,集体和国家皆如此。

    二、举例说明——马克思(摘引及改编自“360百科”)

    1、马克思名片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Heinrich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犹太裔德国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记者、历史学者、革命社会主义者。

    2、圆与自转(涉及个体)

    马克思一生四次被政府驱逐,最后在英国伦敦定居。他在伦敦最初十年间,度过了一生中生活最艰难的时期。马克思没有被苦难所压倒,几乎每天大英博物馆刚开门,马克思就准时到达这里,如饥似渴地进行学习和研究,直至晚上博物馆闭馆。

    追求完美——马克思总是以极其严谨的态度,反复推敲、修改自己的作品。他曾说:“我还有这样一个特点:要是隔一个月重看自己所写的一些东西,就会感到不满意,于是又得全部改写”。

    知识渊博——马克思的知识领域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宗教学、逻辑学、美学、政治学、文学,史学,语言学,翻译,工商业实践,甚至还触及数学、自然科学等。

    著作丰富——马克思同恩格斯合著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共50卷,中文第二版60多卷,而该全集国际版约160多卷。

    3、公转(涉及他人、集体、民族国家或者人类)

    例如,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付出了极其艰苦的劳动,曾多次修改手稿。拉法格曾回忆说:“马克思对待著作的责任心,并不下于他对待科学那样严格。他不仅从不引证一件他还未十分确定的事实,而且在他尚未彻底研究好一个问题时,他决不谈论这个问题。他决不出版一本没有经过他仔细加工和认真琢磨过的作品。他不能忍受把未完成的东西公之大众的做法。”

    4、马克思的事业的日地月的关系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的理想,是他一生追求的事业,是他的太阳,于是,他化作地球,一生围绕着他心中的理想和事业转。

    他的事业,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指引并带领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斗争。他最亲近人类,所以在太阳、地球和月亮三者中选择做伟大的地球。

    在执着追求光明的过程中,他遇到了恩格斯。

    马克思这位对资本主义经济有着透彻研究的伟大经济学家,本身一贫如洗,他的一生几乎是在贫困潦倒中度过的。他没有固定的工作,一家人的经济来源主要靠他极不稳定而又极其微薄的稿费收入,加之资产阶级对他的迫害和封锁,使饥饿和生存问题始终困扰着马克思一家,差不多把马克思置于死地。

    但是,不断围着马克思转的,有月球般的恩格斯。

    一方面,恩格斯在经济上长期无私地援助着马克思,使得马克思从事领导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专心理论创作。

    从1852年2月开始,恩格斯每月给马克思5英镑的生活费,那时,恩格斯只是公司的一名普通小办事员,直到1860年,恩格斯升职为公司的囊理,月薪有了提高,从此以后,他对马克思的支援增加到了每月10镑,还常常“另外”给些资助。

    另一方面,恩格斯无微不至地关心马克思及其家人生活。

    例如,贫困和苦难先后夺去了马克思的四个儿女。1855年4月,最喜爱的儿子埃德加尔病逝,沉重打击了马克思,让他感到自己快支持不住。恩格斯把马克思夫妇接到了曼彻斯特,在恩格斯的精心安排和照料下,马克思夫妇度过了人生中最难熬的时刻。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建立在共同信仰和追求基础之上的,是万古长青、牢不可破的。

    对于全人类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命意义,一个如地球,一个如月亮般——崇高而伟大!

    5、马克思家庭的日地月关系

    从1836年晚夏私定终身开始,到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苦等了他7年之久的、出身德国贵族家庭的燕妮·冯·威斯特法伦结婚。

    1843年10月底,年轻的马克思夫妇一同踏上流放的征途,来到巴黎,至此,他俩拉开了充满困苦和自我牺牲的生活序幕。

    马克思执着追求共产主义事业,无情揭露和批判地主、资产阶级,从而遭受驱逐。他不得不携持家小四处转移,生活困难有时达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1850年3月底,随马克思一起流亡伦敦的燕妮,写信给好朋友,描绘了她当时的生活情况:“因为这里奶妈工钱太高,我尽管前胸后背都经常疼得厉害,但还是自己给自己孩子喂奶。这个可怜的孩子从我身上吸去了那么多的悲伤和忧虑,所以他一直体弱多病,日日夜夜忍受着剧烈的痛苦。他从出生以来,还没有一夜,能睡着二三个小时以上的。最近又加上剧烈的抽风,所以孩子终日在死亡线上挣扎。由于这些病痛,他拼命地吸奶,以致我的**被吸伤裂口了;鲜血常常流进他那抖动的小嘴里。有一天,我正抱着他坐着,突然女房东来了,要我付给她五英镑的欠款,可是我们手头没有钱。于是来了两个法警,将我的菲薄的家当——床铺衣物等——甚至连我那可怜孩子的摇篮以及比较好的玩具都查封了。他们威胁我说两个钟头以后要把全部东西拿走。我只好同冻得发抖的孩子们睡光板了。”

    马克思和燕妮共生了四女二子,由于上述原因,只有三个女儿长大成人。

    在这种境况下,燕妮还是深深地爱着马克思。她除了母亲和主妇的责任,除了为每天的生活操心之外,还担负起了许多其他工作。

    燕妮是马克思不可缺少的秘书,马克思的几乎所有手稿——其中大部分是很难辨认的——在送到印刷厂或出版社去以前,总得由她誉写清楚。

    与出版社和编辑办交涉,一些繁琐的手续,很难处理的事务,必须写的情况,不少由她代办。

    ……

    相较于人类伟大的事业,马克思的妻子燕妮和家人牺牲了太多,这是人类发展的局限,是社会和时代的悲哀。

    纯粹就家庭范围内,从生命意义的角度讲,马克思在家庭里的地位和角色依然是地球,妻子燕妮的地位和角色是月球,儿女出生后,儿女的地位和角色,跟随着母亲做月球——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的家庭里,家庭成员的地位和角色没有在物质上形成日地月的关系。

    马克思所追求的事业和贫苦家庭是矛盾的,进而会带来物质上和肉体上灾难。

    6、日地月模式在心理上的反映

    日地月模式,在人的心理上,表现为超我、自我和本我模式。在马克思的超我里,装着的是理想和事业,在他的自我里,把理想和事业排在第一位,自我一心一意地促使他为之奋斗一生,成就了超我中的伟大,也给他和家人的自我实现带来无比的幸福。虽然残酷的现实生活,经常给他的本我带来了深刻的苦痛。

    总之,具有理想事业的崇高超我,残酷现实的苦痛本我,在强大自我的执着追求下,造成了波澜壮阔的宏伟平衡,类似于日地月的动态平衡。

    日地月模式,是人的思想行为的基础模式,由点而面发散开来,确定类似于日地月的地位或者角色,不同情境处境下,需要的时候灵活调整,才会在事业或者家庭获得成功,或者事业成就,或者家庭幸福,或者双丰收,比较好地构建美好的人生,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生意义上选择了家庭,在外再有本事,有名声,有威望,为家庭挣得再多钱,回到家里,就可能必须做月球般的角色。认清楚这点,该谦卑的时候谦卑,该放下就放下,该牺牲就牺牲。品德和幸福来自于做好家庭角色中的本分。

    越完善的家庭关系里,越高智商越有能力的成员,表面上看,牺牲会相应越多,而情商就越高的人懂得——获得的会是大自然豪爽的馈赠。

    一家人必须共进步,否则会被打回起点。

    7、从家庭到国家的日地月模式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国家社会建设上,较完善的国家社会体制,必须以构建与日地月完善对应的家庭模式为基础考虑点,建设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

    涉及文化的体系,思想、观念和精神的建设是核心。

    中国历史的儒家中,与日地月对应的三纲五常就是以家庭模式为基础的社会建设体系。

    更大层面上,中国逐渐形成的释儒道思想体系,更是与太阳地球和月亮相对应的文化体系——释是太阳,儒是地球,道是月亮。释儒道三者的动态平衡关系为文化生命提供生生不息的动力。

    至于某种程度上成为过去式的自由、民主和平等三者,能与太阳、地球和月亮三者,形成对应关系吗?自由像太阳的话,民主和平等,哪一个做月亮呢?

    最广大的无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才能构建门当户对的平等社会环境。在平等的基础之上,教育人们爱与善良,做到遵守本分,学会甘心忍让和牺牲,人们就会遵纪守法,言行一致,一心一意,就会像太阳、地球和月亮一般伟大。

    再次强调,地球月亮本身,以及它们公转,都不成规整的圆,造成了人的成长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给个人、家庭、民族和国家造成了太多的灾难。

    但是,需要再次强调,人类历史中,太多追求完美的伟人和伟大的民族国家,他们追求完美,为了促进世界的平衡发展,牺牲了太多!

    最需要强调,从20世纪开始,追求而成“圆”的人和国家爆发性增长,超越了地球月球本身和“公转”是不完全的“圆”的限制,走向了星辰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