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毒妃倾朝 » 第二十一章·浮出水面

第二十一章·浮出水面

    慕白先到醉仙楼,依次是祁泠,县令李安。

    三人客气的打了个招呼,按照约定,检查了信物,无误。

    三人坐下。

    慕白坐中间,左右手分别是祁泠,李安。

    赵城那件事,很快被祁泠放后头去了,她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和她们一起商讨。

    “这是我赶了一晚上罗列好的相关信息。”

    李安从袖中掏出一卷棉布卷轴,上面墨迹未干,有些渗透出来,明显可见。

    祁泠和慕白接过,展开看。

    上面罗列清楚雪中贪做过什么事,日期也都标明了。

    “元丰八年,一月,雪中炭病重。”

    祁泠轻声念出,让另外两人都能听到。

    “这是我父亲生病的开始,也是我家没落的开始……”祁泠说道,眼中闪过一丝痛色。

    她没有接触过这个雪中炭,但是回忆里,都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

    对待百姓尤其亲切。

    八字胡,浓眉大眼,圆脸,笑容可掬。

    一看就是个好官的样子!

    原主身体想起自己老父亲了,祁泠眼中忍不住晶莹。

    “莫要伤心,逝者安息,若是你父亲在世,也不想看到你现在这幅样,既然家业被夺,我们就将他们全都拿回来就是了!”

    慕白贴心的抬手轻轻拍了拍祁泠后背,安慰她。

    “不错,人活着要有斗志和骨气。你父亲辛苦攒下的家业,不能就这么被人抢走了!要去拿回来!”李安开口道。

    祁泠听到他们这么说,心中感动。

    她是第一次,感受到被人关心。

    相识才两天,他们却是真心安慰她,与她一起出谋划策,初心不坏,相处友好。

    这让她一颗久经杀场的杀手心,不禁柔和起来。

    她前世是孤儿,从来没有感受过什么叫亲情,友情更不可能了。

    从加入杀手组织那一天起,她,注定是孤独的血狼。

    只能一个人征杀在黑夜里,独自舔砥伤口,暗自消磨。

    穿越大宋,她,有了和以前不一样的经历,以及不一样的际遇。

    现在,她感受到了一回什么叫友情。

    祁泠心中感到充实,和激动。

    “多谢!”

    祁泠吸吸鼻子,将那些还未流出的泪逼回眼眶。

    她不能哭,她可是威风凛凛的杀手,要坚强!

    还有原主的夙愿还等着她替她完成!

    “想到父亲,我情不自禁就……”祁泠想解释刚才的失态。

    “人之常情嘛!我想到我死去的母亲我也会。有时工作累了,想起来,常常会一个人在夜里哭成狗。”

    “你这么一伤感,我也有点想我娘亲了,还有她为我炖的玉米排骨汤,可惜我哪一天没有去……”

    李安想起往事,也不禁伤神。

    “玉米排骨汤?我厨艺还行,倘若不嫌弃,我可以为县令大人炖一碗。”

    “就,当做是一种念想,如何?”

    “大人也要乐观向上看,我们的事还未了解,应当铆足劲去解开!相必您娘亲在天之灵看到,也会欣慰的。”

    祁泠笑着安慰李安。

    “诶呀,瞧我,明明是安慰你,结果反过来倒是变成安慰我自己了。”

    慕白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他们二人,颇有兄长之仪。

    “祁泠说的不错,做人要乐观,县令大人说的也有道理,人活着也要有斗志和骨气。”

    慕白并没有因为这些事被感触到,他一脸轻淡,嘴角上扬,周身温文儒雅。

    这会儿正慢悠悠的倒了杯茶,推倒祁泠前面。

    随后也给自己倒了一杯。

    “不说这个了,说正题。”李安情绪拿捏很好,只一瞬就收敛情绪,换了严肃脸。

    “元丰八年,一月下旬,雪中炭病逝。”祁泠念道。

    “同时,雪中贪以办丧事为由接手衙内府所有事务,一人操持。”

    “我这时候才十四岁,尚未及笄,雪中贪将我赶出衙内府,我自此开始流浪街头,幸得一位老先生所救,才得以侥幸存活。”祁泠说完,看向前方两人。

    这老先生是编的,她当然没有被什么所谓的老先生救了,而是自救!

    “真残忍,祁小娘子才十四岁,我家那丫头早就嫁人了,同年龄,祁小娘子就经历了这般磨难,李某佩服祁娘子的毅力!”

    “多谢,不过是想活着罢了。”

    慕白听闻她此话,眼中有深意,问了一句,“活着?”

    “嗯,只有活着,我就有机会创造无限可能!”

    “这也是支撑我到至今的精神支柱。”

    祁泠这句话,即是对慕白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

    倘若她不想活着,那前世那个小姑娘,早就被组织挑选的一群疯子乱斗中死了。

    而她,则是杀出重围的那个人幸存者。

    仅仅是因为想活着。

    原主,她也是想活着!

    活着……才能报仇!

    慕白赞同她的说法,似乎回忆起什么,沉默着不再说话。

    “元丰八年,二月,市舶司眀玉剑曾出入过雪衣锦。”

    “这个,圈重点。”

    祁泠指了指棉布卷轴上写的第三处事件。

    李安赶紧从袖中掏出一只毛笔,和一只拇指大小竹筒。

    “这是什么?”慕白看向那竹筒疑惑的问李安。

    “这是我自制的墨水盒。”

    “你看。”

    李安将竹筒反方向拧开,从竹筒里面拿出一节尾指大小的小竹筒。

    祁泠看的惊讶不已。

    这看起来,跟现代的旋开储物,完全一样!

    和药盒一个原理!

    古人居然这么聪明!

    果不其然,那一小节竹筒里面全都是黑黢黢的墨水。

    李安用茶水浸湿毛笔端,戳进竹简,在祁泠指的那一处画了个打叉的标记。

    祁泠赞赏点点头。

    不愧是县令,办事都有一套讲究,从这份卷轴开始,分点清晰,再到装备,精悍便携。

    这个人,好好培养,说不定将会是个得力大臣!

    祁泠也只是想一想,没想到她这个想法有朝一日居然会实现,就在不久后的将来。

    当然了,这是后话。

    祁泠接着念下去。

    “元丰七年,三月。雪衣锦进有西域丝绸,以三十两银子卖出一匹,其余送往高官贵族。”

    “这个西域……很可疑……”

    “还有这个。”祁泠接着念。

    “元丰七年,五月。雪衣锦出了万匹丝绸运往码头,不知运去哪里。”

    “夏季来临,百姓都多制冰茶饮,且我大宋著以茶叶闻名,这丝绸和茶叶……”

    可是历史中的“丝绸之路”的代表物!

    祁泠第一反应,是西域!

    慕白也想到了,他和祁泠对看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

    慕白撤回眼神,抿了口茶,开口。

    “咋一看没有关联,但是,联系那件事,这一切,就都说的过去了。”

    “什么事?”李安还一头雾水。

    这两人对看一眼就跟对方的蛔虫一样,啥都知道,他可是还什么都不知道呢。

    李安迫切的想知道答案。

    “正是你手上的走私案子,茶马走私。”

    “什么!”

    李安惊讶的直接喊出来,完了他才意识到自己反应太激动了,赶紧缓下了追着慕白问个究竟。

    “这是怎么回事?”

    慕白不慌不忙,笑着看了他一眼,伸手指向一处。

    “你看这里。”

    “元丰七年,七月。过码头,运马匹,驮丝绸。”

    “马匹,丝绸。”

    “虽然,没有提到茶叶,但是,我们不妨大胆猜想一下……”

    “那丝绸里面……真的是茶叶吗?”

    “你,你是说……那丝绸……是……”

    李安不敢相信,答案就这样被摊开在他眼前!

    慕白三言两语之间,就将这困惑他们一年多的案子解开了!

    李安声音都是颤抖着,他怕隔墙有耳,用手沾茶水,在桌上写了几个字。

    眼神看着祁泠和慕白,抿嘴。

    “丝绸里面是茶叶。”

    “不错,正是。”

    慕白笑了起来,站起身。

    “我重新介绍一下自己。”

    “鄙人慕白,慕家第三子。家父御史大夫——慕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