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星记 » 第十二章做梦

第十二章做梦

    烦躁的将手中书卷扔于一旁,李年脸上挂着淡淡的失落和忧愁,嘴中骂骂咧咧。

    这他妈的是个什么玩意儿,大家都是老乡,怎么不给我来个注释本。

    发泄了一会儿情绪的李年,最终还是翻身起来,深吸一口气,照着书卷上的小人样子盘腿打坐。

    嘴中念念有词

    “…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黄童妙音难可闻,玉书绎简赤舟文…”

    …

    大年初一

    本就睡眠不足的李年,被门外砰砰砸门的小肉团吵醒,又是快一夜没睡才刚眯一会儿的李年,顶着熊猫眼开了门,被寒风一激倒也有了些许精神。

    只见门口站着的不止小肉团一人,旁边赵立春正乖巧得被小肉团牵着手。

    看着红着小脸,小声与自己打招呼的赵立春,李年一愣,疑惑的问道:

    “立春,你咋来了?”

    赵立春清脆回道:“年哥哥,我爹带我来的…”说着还偷偷瞄了一眼旁边正在挖鼻孔的小肉团。

    李年连忙进屋裹了身衣服,就往外走,也不管身后传来的动静。

    “你咋不跟额二祸实话实话,你是来给额拜年的,找打…”

    …

    到了门口

    李年便看见一辆黑色的马车停着,周围邻居亦是指指点点极为羡慕的看着,毕竟刚才巷子颇有见识的人刚才说了,看马车上有的卷云标记,这可是长乐县令大老爷的车架。

    对于赵县令不下车架,倒是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毕竟不是一个世界的人,随意与百姓家打交道,反而会让其他士族看不起。要不是李年顶着个童生的名头,那日若想去赵府拜访,无异于痴人说梦。

    毕竟,哪个贫民百姓能随时见着县长。

    这和什么样的社会形态是没有关系。

    李年看到爹娘局促的站在马车前,只顾着搓手也不知道说啥,见自家儿子过来,夫妻俩顿时松了一口气。

    哪怕赵大壮平日里就在县衙上差,可哪里有资格随时见到大老爷,行过礼以后也就不知道说啥了。

    李年拱手一礼,在马夫的帮助下上了马车,进车厢就看见含笑看着他的赵仲来。

    “学生给赵大伯拜年了,祝赵大伯新的一年步步高升,财源滚滚…”

    赵仲来呵呵一笑,指着李年说道:

    “怎么两日未见,你如此憔悴…”

    李年苦着脸,唉声叹气道:

    “还不是我家先生,让学生参加望月楼论道,还说若是不能拔得头筹就把学生逐出师门,这不,为了不至于输得太难看,我这整日里都在房里看书…”

    赵仲来一愣,追问道:

    “每年太子殿下主持的望月楼论道?”

    李年点头

    赵仲来奇怪的看着李年,

    :“每次的望月楼论道,除了京都读书人,还有从各州府而来的有识之才,今日朝会后,我更是听说此次论道连漠北王廷和落月国都有才子前来,你能有请帖前往,你能走请帖前往,还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说着从怀中掏出一物,又道:

    “国子监每年的论道贴名额不多,能给朝中官员的也不过寥寥数十张…”

    他没有说的是,若他不是帝都的县令,凭借他七品的官职,他也是没资格有这份请帖的。

    李年惊讶的张了张嘴,却是没想到这论道会规格这般高,如此说来,这相当于是在大会堂开茶话会的级别了。

    “你若是能在论道上夺得甲等魁首,那便是真正的名扬天下,对你考取书院更能增添六成把握…”

    “学生都名扬天下了,还只能有六成把握进书院?”

    听着李年的疑问,赵仲来回答道:

    “你若是只想进书院,自然是按部就班的参与书院考核就能进,但是书院是书院,又分上院与下院,三台书院与国朝同立,创立之初便分上三院和下六院,普通学子能进六院便是邀天之幸,学成之后出来再不济也能外放为官,而上三院之人,可不是简简单单外放小吏这般简单。”

    李年眼中陡然光明,不动声色的摸了摸怀里的书卷,试探性说道:

    “可是修仙?”

    看着面前这小人儿这幅模样,赵仲来哑然失笑,终于知道为何那日这孩子会心不在焉了。

    “子不语,怪力乱神!”

    赵仲来训斥道:

    “这世上哪有什么仙神之说,我辈儒生,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所谓上三院,学的也不过更加高深的纵横之术,真要说起来,六院学问高深之辈,可比什么三院之人于国于民更有价值些…”

    理科瞧不上文科?

    不用说,您肯定是下六院的。

    李年心中暗自腹诽。

    像是察觉到氛围有些不对,赵仲来干咳一声:

    “本官虽然不知道上三院具体什么情况,但是有一点我还是知道,上三院之人,能得书院院长亲授之外,据传,修炼之术也都颇为高深,所谓修炼,其实就是延长寿命之术,能修炼之人也不过比普通人多活个三四十年…”

    李年兴奋追问道:

    “可能开山裂石?”

    “自然不能…”

    赵仲来答道:

    “修炼本就是修生养性,你说的开山裂石也不过是武夫的手段,却也没有这般夸张,顶多就是有几分蛮力。而就寿命而言,我大魏武夫,却少有长寿者。现如今开国武勋早就寥寥无几了,年轻时打熬身体又征战一生,纵使是百人敌,年老之际仍是死得苦不堪言。秦国公左大人,如今年过花甲,便已经算是高寿了,听说也是一身暗伤…”

    粗鄙武夫?

    原来修炼就是养生啊…

    李年原本还以为是玄幻,搞半天屁用没有,拼养生,谁能比得过他。养生讲座可不是白看的。

    放下心中戒备的李年,将怀中书卷扔了出来,萧索问道:“赵大伯请看…”

    果然,赵仲来只看到书卷三个字,便讥笑道:

    “黄庭经,道家养气之术,东门外书店一百文钱三本…”

    大路货…

    李年垂头丧气,心中不住的埋怨。

    真是坑人呀,难怪就用一块破布包着,难怪最后还写了‘活得久就是资本’。

    看李年这幅模样,赵仲来轻声安慰道:

    “修炼养气之术,本就是小道。前朝皇帝妄想长生,穷搜天下古籍,又于龙虎山广修庙宇,更是召八百方士入宫,最终却是连江山社稷都修没了,盖天王的大军踏破帝都时更是被一把火烧了个灰飞烟灭。所以啊,莫要气馁,把学问做好才是正理,这黄庭经虽说是人人都能学,却不是人人都能学会的,无事时可以打坐冥想。你若真能进上三院,再学书院高深修炼术就是。再说了,真要延长寿命三四十载,必须得是修炼至极为高深处,花费的时间更是不少,一正一负,其实与普通人寿命长短又有何区别?人生于世,若无作为才是遗事,真要活得久,倒不如做一块石头…”

    的确。

    李年点头称是,要是花半百年月天天打坐,最后也就多活个三四十年,那修了修去有啥用。想罢,便将书卷塞回自己怀里,这才问到赵大伯今日怎么来了。

    “哈哈,还不是立春,一大早就嚷嚷着要来,说今天要是不到大姐头那里点卯,改天会被你幼妹揍…”

    李年颇为不好意思的抓了抓脸,自家幼妹的德性他是知道,或许是遗传基因的缘故,所以性子太过蛮横,那一口纯正的方言,更是让他头疼。

    虽然才五岁半,但是力气却比同龄人大,生得圆滚滚的,平日里在甜水井胡同,经常是打遍胡同无敌手,妥妥的孩子王。

    像赵立春这样的乖孩子,被小妹拿捏简直不要太轻松。

    “行了,我便先回去了,还好今日顺路过来一趟,要不然我还不知道你也去望月楼。到时,我也会带着立春去,届时你与我同去。立春我会吩咐管家迟些时候来接他,京都也没什么需要他跟着去拜年的,就让立春在这儿跟你家幼妹玩耍吧,这孩子性子沉闷,倒也正需要你幼妹这样的孩子带着玩…”

    说完,也不管李年如何,挥手就让他下去。

    一辆黑色马车缓缓驶出巷子,李年见胖三娘还在门口小心翼翼的伸着脖子张望,便走了过去。

    胖三娘拉过李年,埋怨到:

    “你这娃,咋不邀请你赵大伯进屋坐坐…”

    故意拉高了声调,在听到周围在自家门口看热闹的人嘴里发出一阵惊叹,胖三娘又挺了挺胸脯。

    李年附和道:“娘,赵大伯说下次来嘞。”

    欣慰得拍了拍自家宝贝儿子,胖三娘心中得意极了。

    瞧瞧俺儿,可是管县令大老爷叫伯伯嘞,你们的脏儿子就知道抓鸡屎吃。

    …

    进了院子,没有管一身鸡毛还在和小肉团逮鸡玩的赵立春,李年径直进了屋子,准备再补个觉。

    躺在床上的李年迷迷糊糊像是听见了胖三娘教训两个小的的训斥声,一歪头便睡了过去。

    梦里,李年像是梦见了自己立于一座山崖之上,在此可眺望巍巍长乐城。

    面前有一道看不见的模糊人影正絮絮叨叨的跟他说着什么。

    而在山崖前,有人持刀而立,大声呵斥着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