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星记 » 第二十四章 寒风凛冽厌人意

第二十四章 寒风凛冽厌人意

    …

    第二天天未亮,李年就在赵府家丫鬟的服侍下起了床了。

    拿水,拿毛巾,穿衣,穿鞋,最后李年的长发也在俏丽丫鬟的巧手下,梳成了京都当下最流行的学子发髻。

    看着铜镜中的自己,李年暗自得意,今天又是一个小可爱。

    身上是天还未亮,胖三娘夫妇就送过来的五毒褂子,换下来的衣物也都被夫妇俩给带了回去。

    至于为何要穿绿袍的五毒褂子,完全是胖三娘在马道婆家门口,碰到一个游方道士嘱咐的。

    说这小孩子福厚命薄,及冠前都必须穿着绿袍的五毒褂子才好养活。最后让胖三娘掏了十个铜板,作为补偿泄露天机的损失。

    至于天机为何只值十个铜板,胖三娘是不懂的。

    李年也是拒绝不了胖三娘的,毕竟在家都是胖三娘的拳头最大。

    胖三娘来时天还早,所以夫妇俩只是拖管家将衣物和一个小包袱带了进去,又让管家带话,让李年多穿点莫要得风寒,也没有进去,便匆匆回去了。

    许久未照全身境的李年,狠狠的自我欣赏了小半个时辰。惹的两个丫鬟捂嘴偷笑,只觉得这小公子好生有趣。

    李年对着偷笑的两人咧了咧嘴,想着有钱就是好,漱口都有人喂水。

    心中发誓一定要赚大钱的李年,从书房出来一路去了前厅,路上遇见的都是早起打扫庭院的下人,看着身后跟着贴身婢女的李年,都退到一边连忙躬身问早。

    李年不习惯被人如此对待,一路上也是拱手回礼,倒是弄得下人们手足无措。

    一旁的丫鬟看不下去了,笑着提醒道:

    “公子不用如此客气,您是贵人,他们向您行礼是他们的福分…”

    李年摇头,虽然这个小家碧玉的丫鬟姐姐生得还不错,但是这话他却不爱听。

    但是他也不想辩驳,毕竟她没有接受过九年教育,想罢,只能低头快速往花厅跑去。

    两个丫鬟一愣,也赶忙跟上。

    一路小跑,终于到了花厅,赵立春眼神惺忪,看见来人是年哥,也只是有气无力的喊了一声。

    李年对着换上一身官服的赵仲来作揖问早。

    大魏官服七品以下都是绿袍,三品下都是穿红袍,一二品大员都是着紫袍。

    今日文华殿论道,皇帝会去。所以有资格参与朝会的官员,大多都准备去看个热闹。

    赵仲来轻轻点头,没有多说什么话,只是吩咐管家准备车架。

    李年同赵立春一起,而赵仲来进皇城是要坐官轿。

    …

    天边微微吐白,泛黄的阳光斜斜挤进了孤悯院的巷子,排起长龙的老人孩子吃过早食,也都要在道路上忙碌起来,扫水扫街都是他们的活计。

    巷顶的屋檐上蜷缩着打着哈欠的老猫,对着初升的旭日眯起来眼睛。

    “也不知道你爸是怎么想的,你这个年纪的人,要多睡觉才能更高,更快,更强。这时候,狗都还没气呢…”

    “汪汪…”

    车架外传来狗吠声,像是在反对李年的话。

    李年毫不在意,只是自顾自的说着:

    “以前的孩子,学钢琴,学英语,学跆拳道,在学校被老师虐,在家被父母虐,在培训班还要被优秀的小伙伴虐,想不到现在也是一样,真是不同的世界,同一个梦想。可怜天下爹娘心…”

    官轿与车架行于朱雀大街上,洒水扫街的人偶有碰到,也都慌忙避于路边,低头不语。

    李年隔着老远都能闻到他们身上的味道…‘畏惧’

    “唉,我那老乡怕是也是被封建爸妈毒茶太深的人,小时候肯定狂背论语三字经什么的,东西是好的,但是咋到了这边儿了也没把日月换新天嘞…”

    皱了皱鼻子,李年嘲讽道:

    “无数前贤的经验告诉我们,开历史的倒车是要不得滴,赶明儿我把老毛的著作写出来让你好好读读,让你瞧瞧什么叫做屠龙术…”

    在李年看来,如今的大魏就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社会,皇帝做主的家天下,而某人来了这边,恰恰是天下大乱可以洗牌的好时候。

    结果,百姓还是没有站起来。

    “一切皇权家天下,都是纸老虎…你说对不对,立春…”

    已经躺在车厢里呼呼大睡的赵立春,自然听不到李年的胡言乱语。

    而李年也毫不在意,只是一个人低声絮叨着,毕竟这些杀头的话,也只有在小孩子面前他才能眉飞色舞的畅所欲言。

    …

    徐高盛原本是京都的无赖子,因为家中老母早年曾经有恩于如今的吏部尚书徐懋,据说当时的徐懋还是一个落魄学子。

    后来老母舍了脸皮,求着当时已经在朝为官的徐懋给自家儿子安排了一个看守城门的活计,不求高官厚禄,只想让整日游手好闲儿子能有个正经的饭碗。

    徐高盛老母去世时,已经是四品官职的徐懋还曾差人来吊唁,这件事让徐高盛颇为自得。

    或许是时来运转,也有可能是命中注定,老母去世后三天,徐高盛当值那天,正好碰到皇帝出行,倒霉的是碰上了有人行刺,而好运的是,刺客撞到了徐高盛的刀口上。

    护驾有功自然是有赏,当年的城门小卒,一道旨意下来就被安排到了黑甲军,而黑甲军是什么?

    那可是皇帝近卫,徐高盛自然是兴高采烈,加上他身就一副好身材,咬着牙倒也扛过了军中的操练。

    望月楼太子遇刺,兵马司指挥使下马,新上任的大人,自然是将手下人换了一个遍。

    而他托了关系,送了礼自然是想从黑甲军调回来兵马司,毕竟黑甲军干的都是玩命的活,他才三十出头,可不想捞的银子还没花完,小命就没了。

    想到此处,徐高盛也是肉疼的低声骂道:

    “一群王八蛋,小心撑死你们这群没屁眼儿的…”

    转念一想,他也不由得暗自得意起来,调回来以后因为他军中呆过,又因为他舍得银子,不过一夜功夫就脱了军装,最后被安排了一个五凤楼副将的职位,正八品武官,从泼皮到大魏官绅,对于他来说自然是跟做梦一样。

    徐高盛,高盛,高升,娘老子取的好名字呀。

    徐高盛暗暗感慨自家老娘的取名本事。

    一阵寒风吹来,徐高盛一个激灵,想起了今日文华殿的论道,而所有进皇城的除了当朝官员,还有各色学子,所以他这个偏将自然是要亲自盯着。

    一路下了城楼,徐高盛极为享受下属对他的敬畏,而守城小卒自然也知道上司喜欢让人吹捧。

    “属下见过徐将军…”

    “徐将军今日的铠甲好生威武…”

    “将军怎么亲自下来了,过检之事小的们就可以做了…”

    “徐将军当年单刀救驾的事,属下早就如雷贯耳了…”

    徐高盛故作姿态的挥了挥手,虽然他是守门副将,但是别人叫他将军他当然是很受用。

    “行了,尔等各位其职,今日来的人都是达官贵族,招子都要放亮一些…”

    众人拱手应是,徐高盛还想在说些什么的时候,朱雀桥上一顶官轿和一辆马车行来。

    他定睛一看,连忙打起精神来。

    来人马车的徽记他自然是一清二楚,在天子脚下混,当然知道来人是长乐县的赵县令。

    看着马车缓缓驶到眼前,徐高盛眼中闪过一丝艳羡,而后连忙拱手说道:

    “下官见过赵大人…”

    官轿中传出嗯的一声。

    “下官职责所在,还需赵大人见谅…”

    所有进皇城车马,都需守城将士查验无误,方才能进城。

    赵仲来伸手掀开轿帘,淡淡说道:

    “将军只管查验,只是去后方车架时,还请将军声音轻些,本官子侄怕是还在睡回笼觉…”

    听见这京都父母官,都叫自己将军,顿时浑身舒坦。

    恭恭敬敬的行礼应是,大步流星的就往马车而去。

    在车厢里早就听到动静的李年,蹙着眉头看着伸头进来的络腮胡大汉,心中不知为何莫名的起了些许厌恶。

    而徐高盛看见李年的模样也是一愣,突然想起来昨日最后一次黑甲军出值,在望月楼暖阁外,曾见过这个绿袍小崽子。

    ‘哎呀,他娘的这崽子还认识大总管…’

    正想着,看着李年脸色不对,徐高盛连忙陪了一张笑脸,就赶忙将车帘放下。

    查验车马不过就是走个形式,职责所在不得不为,若真要较真,早晚都要得罪人。

    虽说赵仲来不过七品,但是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世家子,又是京都的父母官,完全可以当个三品大员对待。

    这样的人,他巴结都来不及,更何夸这小崽子还认识监察院那大魔头。

    目送着车架远去,徐高盛砸吧砸吧嘴,心中暗叹:

    “真他娘是龙生龙凤生凤,这世家的屁大崽子看人眼神,也是让人发毛的…”

    想着,心中便恼火起来,自家婆娘就是一个不会下蛋的母鸡,老子早晚休了他。

    …

    车架里,李年暗自皱眉。

    实在是想不明白自己为何,蹙眉间慢慢回想,总觉得这张脸在哪里见过。

    蓦然间脑海里浮现出昨日在望月楼的场景。

    ‘原来是他…’

    想起望月楼,自然也就想起了那个死在他腿上的人,李年面色一黯。

    “大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