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梅渴 » 谁敌

谁敌

    咱们把话说回来,话说拿到试卷的第一件事是干嘛?无奖竞答:

    A、直接做题

    B、通看试卷

    C、写名字

    D、托腮发呆

    至于陈言嘛,他肯定并非一般人,他是33班的。他在答题卡上恭恭敬敬地写了半个陈字,也就是双耳旁后,就急不可耐地翻到试卷的末尾,细细地浏览起作文,作文题目都是这样的。

    刚告别初三懵懂的你已跨入了高中生活。想必你已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从抗拒到适应的改变。或许其中,你有过伤心与迷惘,但无论如何,你在十字路口前的踌躇不前恰恰印证了你长大的转变。那么既然你已经踏出了前行的脚步,那更应该迎着风雨坚定地走下去。

    根据上述材料,请以“成长的蜕变”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确定文体,注意立意,情感真挚,严禁抄袭,不得套作,不要透露个人及学校信息,不少于800字。

    陈言囫囵吞枣般扫完脑子里一片空白。思索片刻不得后,还是只好缓缓地将试卷。准备开始前面的选择题部分。

    首先映入陈言眼帘的是一篇又臭又长的研究报告,标题是什么《青少年几种心理表现及其对应象征》,陈言简直“不忍卒读”,勉强看完了三个选择题,但是三个单选却被陈言弄成了多选的样子,模棱两可的答案程度甚至让陈言不得不点兵点将来决定,前两个题陈言都选了B,但第三个题陈言在B和C中纠结不定,可他转念一想,这个出题人不至于这么没水平吧,专门坑人,陈言于是自以为是地抱着一种侥幸的态度,选择了个C来避免三个一模一样的命运。

    做完题,陈言一抬头,发现时间已过去十分钟,周围逐渐出现翻页声,陈言赶紧低下头,转到实用性文本来。这则由三个材料组成的文本,是讲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好处的。分别从专家、学校、家长的三个角度进行循环论证,但唯一一点奇怪的是,对象摆明是学生,但却不见一丝一毫学生的影子。叽里吧啦的说了一大堆也没有看见讲出一个什么所以然来。陈言随便选了一个第四题的答案。在答题卡上。写第五题问答题,它问得是三者材料的不同点及其出发点。

    太简单了。陈言在心里狂呼。但一提起笔。却似乎遗忘了所有,他犹豫中不敢下笔,但还是写下了几排答案,然后扯起屁股走人。

    现代文阅读是一篇小说,讲革命的。语言朴实无华,这是一个特点,但读起来却特别枯燥别扭。或许是文章里大量使用者方言,好在这个选择题比较简单,基本上是一看就出答案的那种。主观题分别是小说的语言特色及意象选择的丰富内涵,前者稍微有一些头绪,至于后者,那便只能靠胡乱瞎猜了。

    等到陈言答完。已然过去40分钟,陈言先前的慌忙,现已冷静下来,他放下笔,伸了个懒腰,折过试卷准备开始写诗歌题。古诗文部分中的文言文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节选,断句题有些不太确定,文言常识倒是非常明显,至于文言理解呢?那又是一言难尽了。陈言比着选了一个D,至于原因是什么呢?那是因为前面一个D都没有。陈言点点头,暗自估摸着合理性,一边自我说服完成了自我攻略。

    翻译可谓是陈言语文试卷的重灾区,陈言总觉得自己翻译得不错,但文言翻译能弄对多少全凭天意,这也导致了他十分的翻译得分往往在二三分左右。而这次有个句子是“被发行吟泽畔。”陈言眉头一皱,下笔写道:“(屈原)被发配去到吟泽畔。傅淼所说得字字落实的准则,写下来一看,挺好的,全对齐了。陈言心里一阵愉悦。

    这次的诗歌题是课内外的比较赏析,因此简答题自然是手法、技巧、情感上任选一个进行赏析。陈言刚说,题目简单的时候,不曾想他压根想不起课本内那首诗“真是的,算了,先看一下默写。”陈言在心里咕哝道,“说不定还能回忆一些起来……”

    但陈言明显是想多了。有把握的仅仅只有三分,有两分记不起了,有一分不太确定。见此,陈言索性将诗歌题也胡乱答完。快速转战语言与文字运用题,毕竟,陈言作语文的准则是不留空的。

    而对陈言来说,语用部分是最抽象的,为什么?因为陈言会但又不对。简单来说就是陈言想的跟标准答案不在同一个频道上。例如语用题的填成语,还有衔接题,是比较开放但却又死板的题。陈言觉着无论怎么填都可以说得过去,可问题就是不给分,那怎么办呢?这或许也怪不得陈言吧!不过这也怪不得他,毕竟个体差异是人之常情嘛。世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的道理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

    一卷到此告一段落,比起一卷的不会做来说,二卷作文陈言反而一阵不自在,主要是悾信之前给陈言上了一波压力,这时反而让陈言有些骑虎难下。

    在15分钟提醒铃时,陈言作文还剩了一半多。但他还是赶上了交卷,收完答题卡后,陈言抓起试卷直接夺门而出,抢占厕所先机,然后挤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沿着楼梯径直朝向食堂走去。

    陈言在教学楼广场上走着,远远看见两个同学。一个是李锐,一个是牛博士(至于为什么叫牛博士,那是因为他很喜欢说牛逼,久而久之,已经把他的真名忘记了)。于是陈言演示出一副愁眉苦脸的形状,向前说道:

    “废了,这次语文要及不了格了。”

    “我也是……”李锐痛苦面具地说。

    “牛逼,陈言你可以用剩下八科把把语文拖起来嘛。”牛博士打趣说。

    陈言识相地闭上了嘴,不再叫苦,默默随同人群涌向食堂中。

    考试是引起人精神上的疲惫,但另一方面,它所带来的时间流逝是快速的。除了结果的冲击外,考试无疑是某一层面上的放松,所谓小考小耍,大考大耍。因为复习期间是自主复习,不用做笔记,完成作业,抬头竖起耳朵听讲。仅需要的是将笔记本放在桌面上,如入无人之境,那便完全足够了。当然前提是你不会鼾声如雷的,流下一串清口水那边足够了。

    话说回来,大肆吹捧的极其重要的首次高一月考终于落下了帷幕,考完后的晚自习的第一节课,答案就分发下来,陈言本不想对答案,但又迫于班主任在教室转悠,才不得不这么做。

    瞟了一眼语文答案——选择题开头三个C!C!C!一下就把陈言整破防了……

    “真的恶心人啊,猜错两个真给我整吐了。”陈言将语文试卷伙同答案揉在一旁,丢在一边转而前去对付其他的科目。还好,其他的科目并未怎么给陈言多大的心灵震撼。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不出一会儿,两种情绪,一种欢欣一种悲苦在教室里弥漫。鲁迅说过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教室里面交头接耳的鹦嗡声。陈言在收拾试卷时,又看见了他的语文试卷,但他还是没有狠下心,直接将试卷收纳起来,充耳不闻仿佛根本没有发生过这件事一般。

    李锐过来找陈言“互诉衷肠”,当然这是单方面的,陈言只是一个劲地鼓吹自己的失败,“完了!废了!炸了!”众人半信半疑,渐渐闪烁着好笑的表情。

    晚自习上,因为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均为复习纠错。但陈言觉得纠错无非是把题腾个位置实是无用。所以他又重新获得了自由之感,开始无聊的捣弄东西。

    时间倏忽流逝,恍若隔世,真是“不觉碧山暮,溪云暗几重”。而说到悾信,他仅仅在陈言对完答案后出来现了两眼,然后便一声不吭的保持沉默。陈言自然没再去刻意管他,好不容易来的轻松惬意生活,为什么要自己去着急打破它呢?

    夜上十点,铃声疲软地响起,窗外月黑风高,且下起了毛毛细雨。陈言将连帽卫衣的帽子披上,起身走回寝室,回到寝室,远远便听见了“狗吠声”,陈言不想加入这样无聊的争论中来。于是从裤子口袋里摸出电话卡来到电话机前,拨通了父母的电话,电话结束。陈言还是回到了寝室。

    不过命运这种东西,即使你试图与之躲避。不过它还是会在另一个路口与你重逢。

    待陈言再次回到寝室,声音已然停止,大家都去洗漱了,陈言悬着的心也放下了。然而好景不长,一熄灯,他们谈论成绩的热情再次高涨起来。

    为什么陈言对这些不太中听?一是陈言对答案时不太认真,他们越讨论陈言扣的分也更多,心也就越拔凉拔凉的。二是陈言除了语文之外,较他们而言,考上好上不少,怕被他们群起而攻之。三是陈言觉着这些都是已经过去的事,犯不上再浪费口水来大倒苦水。

    综上所述。陈言用枕头将脑袋蒙上,再把被子裹好,恍惚间坠入了梦乡。一夜无话。

    ……教室里。陈言的语文书没有收下去。在夜晚风的作用下翻开上面。突兀的写着一行小字:

    “结果的注定,是馈赠还是诅咒呢?”

    PS:最近可能更的会多一点。大家有兴趣可以加q群:811805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