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喂喂,我上的不是正经大学吗? » 第三十四章 同道之人问通道

第三十四章 同道之人问通道

    虽然这位齐暄经常给人泼冷水。

    但是王铭图等人还是挺欢迎他过来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家伙是个面冷心善的家伙,他对于修行上的东西,只要你们愿意求问,那么他也是不吝请教的。

    就比如现在,他讲出的东西,确实是干货十足,哪怕王铭图也都是仔细听着他的分析。

    “你们这些家伙,主要是时间来不及,家中也没有根基,所以学了太平道的呼吸法。但是千万别觉得我这么一说,这东西没有任何意义,毕竟哪怕我们现在对于前人之法已经评判的不能再批判了,但是这总归是万里之路的第一路,是前人经验的汇总,对于气的运行,体内经络的了解,方方面面都是足够你们学习好久了,也正是如此,今日的学习对于日后的修行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其他几人听了,也是不住的点头。

    能进入开拓者大学府的,都不是什么笨人。

    反而可以说每一个人都算得上是机灵人。

    他们大多数之前甚至连超凡者都不了解。

    但是凭借着不俗的聪明劲,完成了举镜之前的考验。也正是如此,他们哪怕没有之前接触过吐纳法。却也能靠着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太平道的呼吸吐纳法进行修炼。

    当然,这也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不聪明,不机灵的家伙,早就在举镜之前的几次考验中折了,另一个则是太平道对待修行法门的态度有关。那位大贤良师在这方面堪称天下间难得一见的大宗师。广开方便之门,让所有愿意学习的人,前来学习他的《太平经》。因此只要是愿意来学习的,太平道一定会传授道法。

    这其中的胸怀,哪怕是王铭图等人这些后世来人,都感慨不已。

    [相对比而言,大顺天子这些人,对于修行之法的封锁封闭,显得实在是小家子气了。]

    [不过这也不怪他们,按照老齐的说法。其实正是因为这位大贤良师的举动,让天底下那些世族权贵们看到泥腿子的力量有多么猛烈,从那司马篡魏开始,就慢慢封闭了下层人获得修行法门的机会了。]

    王铭图想到这里,也是忍不住轻轻叹道。

    “这还真是一啄一食,莫非前定。”

    齐暄听到王铭图在说些什么,转过头来。

    “任老哥在说些什么?是不是觉得我哪些地方讲得不对?”

    听到这话王铭图连连摇头,他哪敢说哪里不对。他能走到今日,就靠着当日徐炙等人夜晚的提醒,让他囫囵吞枣般把那吐纳法背了出来。

    只不过实在是时间匆忙,哪怕是有着徐炙等人的解释要害地方,也有许多地方还是不甚明白。

    这几日听得这位齐大哥一讲,才算是明白过来。他也对自己的好运感到叹服,这竟然没有练的走火入魔,还能练到直扣第二能级的大门之前,真是祖坟冒青烟。

    但是对于齐暄来说,则是完全两个想法。因为说实话,哪怕在齐暄眼中,王铭图也实在来历不凡。

    齐暄自己必然也是有着一定底气在的,当然,这里面也离不开齐暄自己本人性格属于玩得开的。因此,他对于王铭图这般说法更多的是玩笑而不是生气。

    王铭图倒是也是解释起来刚刚的想法。

    齐暄等人听了,也是惊讶此人的大胆,竟然胆子大到了直接在举镜之中说起了当朝天子的不是。

    虽说这么多年来,齐暄也是从家里知道,这举镜世界之中,哪怕是天子也没有权限能够知道里面谁是谁。

    但是他们虽然心中如此觉得,嘴上也没有直接提出相关话语。

    毕竟帝国这些高层,随时玩个脏的又不是一次两次了。

    没有必要为了这点事情,逞一时之快。

    甚至齐暄甚至接过话头,替大顺帝国解释起来。

    “其实这说法有对,也有不对。对的一点是确实如此,我大顺对于这修行之法的看管算得上是及其严格,哪怕是在经历了与西方诸国的战争后,依然还是对于超凡者,俗世界有着泾渭分明的划分。等闲人是不可以越雷池一步的。但是不对的一点,其实帝国做法也不是完全错误的。”

    齐暄看着众人投来的眼光,也仔细解释了起来。

    “说到底,为什么我大顺要对于修行之法的控制,核心还是帝国的稳固,百姓的安稳。别的不说,那位一代天骄所创立的乾元帝国,曾经多么如日中天。但是在那位三丰道人开辟了道武吐纳法后,不过几十年,原本他们视之如猪狗的汉人就翻身将他们赶落马下。”

    王铭图等人听了也是不住的点头。

    齐暄说到此处,也是来了兴致。

    “所以说,要是帝国对于修行之法的不加以约束,那么苍生估计也没有几天好日子过了。那些野心家随时随地就可以拉拢一帮人马进行造反,一些心思本来就诡谲之人一旦修行有成,自然也不会因为世俗法律而停下自己的手段。”

    王铭图听了,也是一阵沉默。

    这或许也就是所谓的有得有失。

    对于一些拥有超凡潜力的人们来说,帝国采取的方式是不近人情的。

    但是对于那些没有超凡资格的普通人来说,帝国采用的方式其实何尝又不是一种保护。

    等到王铭图回过神来,齐暄已经开始说起了《太平经》之中的优秀之处,与不足之处了。

    王铭图也可以说是听得津津有味。

    不得不说,齐暄绝对是家学深厚的一个人。

    用他的话语,轻轻松松就把《太平经》这本千年以前的经典解释的清清楚楚。

    一些气的运行法门的关键之点,没用几句话就解释的清清楚楚。

    而《太平经》的一些错误的地方,他也毫不犹豫的指了出来。

    王铭图听到最后,甚至击节赞叹。

    “齐兄,其实你可以毛遂自荐,向那郭大贤申请,做这太平道的讲经人。”

    其余几人也是赞同点头。

    只是齐暄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你们这帮家伙,还准备让我在这条船上呆多久。我和你们说过了,太平道这船不靠谱。除了任承,你这一次出了大风头,可能举镜会给你高的评分,哪怕最后一次任务输了也能进内院。其他的几个笨蛋,你们和我差不多,注定是这波要输惨了。还不如好好考虑一下,如何保住这条命,到时候下一次考试的时候还能省下修行的时间,到时候看看,能不能有个好点的基础,争取再进内院。”

    齐暄这些肺腑之言,也是让众人一时沉默。

    他这般的话语,已经不止说过一次。

    倒是王铭图轻轻拍打了他的背部,笑着说。

    “我辈做好手中事,只要不亏对心中情,这就足够好了。其他时间内少想这些不必要的事情,多想一些修行上的事情,才算是不浪费时间。”

    此话一出,也是众人点头称喏。

    齐暄听了也是暗自为王铭图这般作态称赞,甚至直接问道。

    “任兄的修行行事从心所欲,必定是有着相配套高等的心法等着吧。”

    王铭图挑了挑眉头。

    “心法?什么是心法?”

    齐暄看到王铭图这态度,不由得有点恼怒。

    “任兄这时候还装模作样有点不太合适了吧?”

    不过转瞬一想,又给王铭图开脱了起来。

    “不过那些心法东西实在是太过显眼,任兄不想暴露自己也能理解。”

    他看到其他几人也同时露出好奇的表情,便笑骂起来。

    “你们这帮家伙,实在是得陇望蜀,连吐纳法都没有搞明白就想知道其他!”

    只不过刚刚说完,那几人就起哄起来。

    “齐大哥,你知道我们这帮人也就是一些寒族出身,能多了解一些就是一些。”

    听了这话,齐暄也是一笑,轻轻用手点了点几人,笑了起来。

    所谓寒族世族之分,其实也是齐暄教给他们的。

    这样的分法其实也是开拓者大学府内的一种区分方式。

    那些一出生,族中就有资源支持,让他们轻松踏入超凡之路的,拥有不小势力的就叫世族。

    其他人就会统一被称之为寒族。

    当然,齐暄也不会说,其实在寒族之中也是有划分的,那些从来没有接触过超凡世界的家伙,还有一些更难听的称呼。

    只不过齐暄这人自诩有文化,不愿意这么说罢了。

    “你们这帮滑不溜秋的家伙,真是有你们!”

    不过刚刚骂了几句,也不藏私,便说了开来。

    “其实心经这东西对于我们这帮人来说,也太过遥远。一般来说,只有那些修行踏入第三能级的人才开始修行这物什,甚至其中大部分人都不一定能有点见树。具体说起这玩意,也太过抽象,你们只要知道,所谓心经,就是一种从心所欲的修行法门就可以了。”

    王铭图皱了皱眉头。

    “从心所欲?”

    他下意识的又问道。

    “从心所欲是大道吗?难道不应该还有克制己心的吗?天心人心道心,怎么能单从人心就可以了?”

    不得不说,长期在网文届厮混的王铭图其他的可能不行,但是嘴炮是一套一套。

    齐暄听了,也一愣一愣。

    “你小子还说你不会?”

    只不过看着王铭图又要说出一番只是凑巧的话语,他也无力起来,只能随口解释道。

    “从心所欲意思并不是从自己心,正如任兄总结,天有天心,人有人欲,道有道途。心法就是如此,从一而终,有始有终。”

    一旁还有人问这心法有何用,就被齐暄气愤的打断了。

    “能不能好好听听基础的东西,别好高骛远了?”

    看到齐暄似乎真的生气了,几人也开始认真起来。

    齐暄随便瞥了几人一眼开始讲了起来。

    “修行之法,虽然千年以来变革创新,但是大致也算是脉络清楚。虽然各家各派有各自的划分,但是在三丰道人天降以前,大家也都大差不离。什么道门的第一境叫练气,儒门的第一境叫养气等等等等,这些东西万变不离其宗,所以前朝大明以前,这样的境界都叫气境。”

    或许觉得说的不过瘾,齐暄随手开始演示起来。

    张开嘴巴,抬头仰天。

    如鲸吞一般。

    一股气浪从他头顶降下,随着他的一吐一呐,直接吞入他的口中。

    下一刻。

    他用手指了指。

    众人顺着他的手势,看到他的肚子微微鼓起。

    齐暄笑了笑道。

    “这就是所谓的气。气在天地之间,名为气,一旦入体,便为炁。”

    接着他随手一挥。

    一股气浪从他手掌之中迸射而出,击打在不远处的土石之上,土石变成了一堆废墟。

    “炁出体外可以迎敌伤地,炁在体内可以养身滋润并且壮大。随着炁的不断提纯与提炼,人们就可以进入第二个境地,道宗说之筑基,佛门曰结胎,武道称之为练血。一旦完成,人可成不漏之身,数十日不食也可炯炯有神。”

    说到这里,齐暄也是随即一笑。

    “而这些练法都是三丰道人之前的路子,也是你们这些人修行《太平经》的路子。”

    听到此处,终于有人按耐不住了,忍不住发问道。

    “齐大哥,你一直说三丰道人三丰道人,也说你的法门,任大哥的法门和我们不一样,这里究竟不一样在哪里?”

    齐暄笑了一下。

    “当然不一样,甚至不一样的地方大了。就像我和你们所说,此界之人,甚至往后一千多年的各类人物,他们有的年少成名,搏龙斗虎,也有一朝顿悟,腾云驾雾。但是他们基本上所有人要走那修行之路,都是按部就班,从第一气境走向第二体境。”

    说到这里,齐暄露出了一丝敬佩之色。

    “但是那位三丰道人是真正的学究天人。他结合儒释道三家大道,又汲取武修的精华,直接创出了道武之路。”

    看着一脸懵逼的众人,他也笑了起来,仔仔细细的解释起来。

    “无论是儒释道,亦还是那些体修武修甚至其他百家修士,都是先练气,再练体这样一个进程的。但是三丰道人却是另辟蹊径,创造性的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体气双修可不可以?”

    众人听了也是一脸吃惊,哪怕是再不怎么愚笨的家伙,此刻也是听明白过来。

    一位年轻的之前一直默不作声的姑娘此刻更是激动的问道。

    “那三丰道人他成功了吗?”

    齐暄笑着点了点头。

    “当然成功了,这也是我们现在流行的一种修行方法,道武双修。”

    说到此处,他也是心头似乎痒痒起来,直接夸耀起来那位大宗师。

    “三丰道人结合了儒释道三家,提出了入体一百零八大穴窍的说法,又将武修的第二境的换血之法与练气之法结合起来,用炁走穴窍,蕴养精血这样的路子来换血筑基。在他的努力下,也就出现了今日我们练就的吐纳法雏形。”

    齐暄一边说着,一边似乎被那位大宗师的所作所为所撼动。

    不由得整个人脸色通红,激动非凡。

    “正是在这位大宗师的努力之下,加上千载以来无数前人的努力,终于有了我们今日的道武吐纳法,也就是只需要七七四十九天就可以筑基成功达到千百年前前人所谓第二境界的地步。”

    谷中众人,一时之间也是哑然。

    哪怕他们之中大多数人没有修行过这三丰道人开创的筑基之法。

    但是单凭齐暄的口述,就能明白其中的不容易之处。

    别的不说。

    他们这些人只要按照这个吐纳法花费两个月不到的功夫所能达到的境界,在此方世界已经拦住了九成的超凡者。

    而他们这些人大多数人练的《太平经》,在第一境的修行之槛上有着要求打通七十二处穴窍才能筑基这样的要求。

    他们这些人,这几个月来,大部分人连一半都没有完成。

    从这里,三丰道人就值得他们所有人磕一个头。

    倒是另外有个人忍不住问道。

    “齐大哥,既然如此,那么我们现在转修这吐纳法还可以吗?”

    齐暄冷酷的摇了摇头。

    “晚了。按照现在举镜世界的进展情况,你们就算废了这身真气,也没有时间功夫让你们完成这次筑基。还不如直接在现在这门《太平经》上好好练一下,或者是找那太平道的道人学个两门道术,到时候还能多派点用处。”

    那个提问之人也是有点唏嘘,但是更多的人是默然。

    说实话,这里不少人其实已经问过同样的问题。

    但是齐暄的理由都是一模一样的。

    他们也不怀疑齐暄会藏私。

    因为大家都知道,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多一分力量就多一分胜算。

    即是没有胜算,到时候保命也多了一分可能。

    所以齐暄这段时间算是对于众人的提问,是有求必应,就是希望增加他们的一点点实力。

    不然,没有一点好处,真以为这位齐大哥是做好事的?

    一些人也是脸上露出了一丝懊恼与嫉妒的神情。

    这其实也就是寒族与世族之间的差距。

    他们这些人,哪怕是辛辛苦苦过了举镜的前两关,靠着天之幸运得到了功法修行,与那些世族相比,也只是走了一条弯路罢了。

    那些世族早就已经开始在这里修炼起真正合适的筑基之法,把握其中的奥妙与神奇。

    待到举镜结束后,众人回归,虽然带不回自己的一身修为。

    但是这段时间里的见识与经验却是能够完完整整的带出去的。

    那些世族他们有过一次筑基的经验,待到本体回归后,又是一次天大的优势。

    有些人也开始明悟起来。

    或许这也就是这么多年来,世族越来越稳固的原因。

    同样的路,他们早知道怎么走,早知道如何走得更好。

    相对比,这些寒族怎么能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