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无上权臣 » 第142 妙儿的忧愁

第142 妙儿的忧愁

    如果古琴是超脱于凡尘之外的,那古筝就是能食得人间烟火的。当然,这并不是突出古琴,而贬低了古筝,古筝也是极其特色的,它的音色明亮,丰满,清脆,十分的华丽灿烂,演奏起来十分迷人。因其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悠扬悦耳,被称为“众乐之王”。正是因为古筝这些特点,因此其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旋律性比较强,轻巧、灵动,因疮奏起古色古韵的乐曲也是游刃有余,而且杨义看来,这首曲子更加适合古筝进行演奏。

    “古筝?”苏妙儿听到杨义的建议,不由吃了一惊。

    看到苏妙儿的神情,杨义道:“妙儿姑娘觉得哪里不妥吗?”

    苏妙儿却是不好意思开口,好似有什么难处,不知道该,还是不该。

    “妙儿姑娘尽管便是,咱们这是在商量讨论,没有谁对谁错。”杨义开导道。

    “公子有所不知,这琴和筝都有不同的来历,这古筝据传造于民间,属下里巴人,而古琴传是伏羲所造,实属阳春白雪,两者真可谓壤之别,故此后世文人乐手均将古筝视为‘低俗之乐’,而古琴则是‘之音’。所以...”

    杨义接过话语道:“所以妙儿姑娘担心受到当世文人乐手的批判?”

    苏妙儿点点头,算是默认了。

    对于古筝和古琴的历史渊源,杨义的确没有考究过,但是苏妙儿之所以如此,应该是有这么回事。

    “妙儿姑娘,这件事情是我欠缺考虑,不过你可以尝试一下,咱们不一定非得在百花会当演奏。至于你的这个问题,我会找人询问下,到时候再与你商量。”

    “那就再好不过了,希望妙儿的担心是多余的。”苏妙儿完,又对着绿萍道:“绿萍,你去把我的筝拿来。”

    绿萍应了一声,然后出去了,不一会便拿来一支筝。

    苏妙儿将筝放好,然后示意开始重新演奏一遍,乐器想起,前奏一过,只见苏妙儿纤手一拨,筝弦叮咚作响,筝弦声清脆优美,悠扬悦耳,其他乐器顿时都成了配角,苏妙儿歌喉一展,与筝相伴,旋律轻巧、灵动,刚柔并济,与琴声比起来,韵味更足。

    一曲唱罢,杨义不由自主的鼓起了掌:“妙!妙!实在是太妙了!”杨义一连三个赞叹,偏偏字里还带个妙字,弄得苏妙红着脸,一副羞涩的模样,像极了一个被情郎调戏后的纯情少女。

    其实每种乐器都有它各自的特色,这也是它们各自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愿意,但是这首曲子的确用古筝演奏更为合适。

    “公子,果真如你所言,这首曲子用筝演奏出来的确有不同韵味,似乎比琴演奏更加适合。”演奏完以后,连苏妙儿也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杨义笑了笑,道:“妙儿姑娘不如问问,大家觉得如何?”

    于是苏妙儿对着其他几位乐师问道:“各位姐妹,不知道你们觉得如何?”

    “妙儿姐,其实...我们也与你和公子的想法一致,觉得古筝演奏得更加美妙。”

    “如此来,古筝的确适合这首词曲...”苏妙儿低声自言自语道。

    苏妙儿思索片刻,然后道:“公子,妙儿决定了,就用古筝给这首词曲伴奏,至于高雅低俗,就留给他们去评价吧。”

    对于苏妙儿的决定,杨义是支持,毕竟能将最好的词曲带给观众,是歌手以及作词人最大的成就:“妙儿姑娘,既然你已经有了决定,你放心,我一定全力支持你。”

    “多谢公子!”苏妙儿笑得如花般灿烂。

    几个乐师都极为懂人情世故,趁着杨义两人热聊之际,她们已经悄无声息的退了下去,等苏妙儿发现时,她们早已经不见了踪影。

    “公子,请喝茶!”苏妙儿给杨义沏了一杯茶。

    杨义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然后抿了一口,啧吧啧吧嘴道:“好茶!好茶!”这是一般人装逼用的话,杨义这时候只是借来用用罢了。

    苏妙儿在杨义对面坐了下来,杨义看着苏妙儿,这姑娘真是越看越好看,越看越让人心动,越看身子就越燥热难耐,好似火烤一般,心跳加速,喉咙饥渴,杨义就不停的喝着茶,苏妙儿也不介意,只是不断的给他添水加茶,就这样两人一时没有话,房间里一片寂静,气氛有些尴尬。

    “妙儿姑娘,你是扬州人氏吗?”杨义率先打开了话题。

    “回公子,我并非扬州人,老家在营州。”

    “营州?”杨义吃惊的道。

    “公子怎么了?难道你也是营州人氏?”苏妙儿反问道。

    这事还真是巧了,杨义一脸苦笑道:“没错!我也是营州人,这么来,咱们算是同乡呢。”杨义这么一,苏妙儿瞬间觉得两饶关系似乎更加亲近了一些,在这繁花似锦的扬州城里带了六七年了,她还是第一次碰到营州人,用杨义的话就是老乡。

    “杨大哥,那你什么时候到扬州来的?”苏妙儿无意之间就将公子的称呼改成了杨大哥,这或许是因为老乡的缘故吧。

    “妙儿啊!其实我也刚到扬州不久,现在咱们的老家营州,已经被胡贼糟蹋的不像样了,那里的军民百姓都处于水生火热之中,来惭愧,杨大哥也是没有办法,这才来扬州谋取生路的。”

    听到杨义这么一,苏妙儿好似想起什么往事,望着窗外长叹一声,整个人就像丢了魂一样。

    “妙儿,你这是想家了吗?”杨义看出了苏妙儿的心思。

    “是啊!杨大哥,我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也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回去了。”苏妙儿心情有些低落。

    “能的,一定可以的。”

    苏妙儿看着杨义,不知道他为何这般自信:“杨大哥,怎么知道咱们一定能回去呢?”

    杨义往外看了一眼,见没有人,于是低声道:“你听我,我有个朋友是营州城的守将,他一直在那里坚守着,最近又有人来投靠他,城里的守兵也不断在增加,而胡贼一直没有攻破营州城,现在营州城理的居民不减反增,胡贼再想攻破就难上加难了,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等朝廷缓过神,一定会派兵收拾北方那群胡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