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无上权臣 » 第187章 论人口重要性

第187章 论人口重要性

    “张止戈,你这可谓是身怀绝技啊!我十分好奇,想要亲眼看看。”杨义道。

    “愿为总舵主表演一番。”

    “好!”杨义一拍手激动道:“平虏,你去召集些弟兄,都到码头来,让弟兄们都开开眼界,看看什么叫绝技。”

    杨义率先出了营房,陈平虏、庞豹、张止戈几人随后。

    忠义码头有两处渡口,一处停泊商人船只,另外一处忠义堂自己专用,现在码头上聚集许多人,都是来看张止戈个人绝技表演的,他们听这人能在水里憋气近两刻钟,都难以置信,如果不亲自看见,他们绝对不会相信这世间还有这样的神人,于是带着这样的心态,他们都好奇的在江河边上四处张望着,生怕自己错过了精彩表演。

    这时,江面上出现一只船,穿透站着一个人,他已经脱去了衣服,只着了一件内裤,身材颀长,手脚精壮,浑身是像雪一样的白肉,着实让人惊奇。

    正当人们好奇之时,只见那人双手合掌,向前伸去,整个身子向前一跃,犹如鱼跃江面一般,划出一道弧线,然后猛地扎进了江河里,溅起一团水花,之后江面便又平静了下来,那人好像沉入了河底一般,没了踪迹。

    就在张止戈入水之时,杨义立即让茹了一炷香,然后坐在在岸边静静的观察着,这一炷香应该有二三十分钟左右,杨义倒是想看看张止戈到底能不能坚持这么久。

    其他的观众也都你看我,我看你,然后开始议论起来。

    “兄弟,你看他能在水下坚持多久?”

    “要我,与咱们普通人无异,有半盏茶的功夫算是不错了!”

    “瞧你这话的,我可听人了,人家都在总舵主面前了,至少两刻钟呢。”

    众人都一惊,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两刻钟!这不把人憋死去。”

    众人你一言,我一句,都在讨论张止戈到底能在水里坚持多久。

    杨义看了一眼香,已经少了一半了,也就是过了一刻钟了,能坚持这么久,已经非常了不得了,世间怕是再也难找到一个人了吧。

    看着江面上异常平静,众人都在寻找张止戈的身影,却毫无发现,这时候众人将信将疑,有些人以为他还在水底下,有些人则认为他已经溺死了。

    与其他不一样,庞豹脸上平静如水,对于张止戈,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自己的这位兄弟的本事,所以他丝毫没有怀疑,而是静静的在这里等待着。

    香已经快要燃尽了,江面上依然没有发现张止戈的身影,杨义开始让人乘着船试图在江面上寻找张止戈。

    众人都翘首以盼,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江面。

    “嘿...!”突然远处一声呐喊,众人将目光向远处望去,看到一个人浮出了水面,正在像他们招手。

    这时,杨义也发现了张止戈的身影,就在出水的时候香火刚刚燃尽,而且张止戈已经潜到了两里开外,这样的绝技真是让人叹为观止,杨义都不由赞叹道:“这样的人,怕不是万里挑一了,而是百年难遇啊!”这事情要是放到前世,那是奔着吉尼斯纪录去的,以前自己只是看新闻听,今日就真真切切,自己亲眼所见,实在太让人震撼了。

    岸上的观众无不拍手称赞道:“今儿算是开了眼界。”

    张止戈游到岸边,杨义让人把他拉上了岸,披上衣服,杨义也赶忙上前去,上下打量了张止戈,他呼吸平缓,匀称,要知道在水中运动,那是相当费力的,这家伙真如鱼儿那般,来去自如,毫不费力,实在是奇人啊!

    “真不愧是浪里白条,名不虚传啊!”杨义赞叹一声,然后朗声道:“张止戈!”

    张止戈抱拳道:“属下在。”

    杨义背手道:“我现在任命你为忠义堂的旗主,负责忠义堂弟子的水上训练,与平虏、庞豹一起肩负起忠义堂的重任。”

    “属下谨遵总舵主之令,定然竭尽全力,倾囊相授,绝不辜负总舵主的厚望。”张止戈信誓旦旦的道。

    有陈平虏、庞豹和张止戈几人,忠义堂的建设工作和训练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杨义十分清楚,这忠义堂可以就是自己在扬州的军事力量,只是明面上算是码头工人,以此来掩人耳目罢了,不过杨义准备的武器都在朝廷法定要求以内,要知道聚集批量兵马武器,要是别人发现,传到官府耳里,那绝对可以扣上一顶谋反的帽子,因此忠义堂训练用的都是木棍,能达到效果即可,至于准备的少量武器,也只够数十人使用而已。

    忠义堂的发展进入了正轨,杨义也放宽了心,训练什么的都不用自己操心,另外这几杨义也让张止戈带人弄来了不少船只,都是专门运输货物的,虽然比不上营州的两膄大船,甚至不如林家的两膄,但是也能载个一百来斛粮食,关键是船只数量多,所以杨义决定用这些船给营州运粮,这样营州的粮草才会充足。

    另外,忠义码头的名声越来越大,来码头工作的民工也越来越多,到现在出去忠义堂的一千人,足有民工万余人了,在这里停靠的商船也越来越多,这都基于忠义码头免费停靠的原因,但如果停靠时间超出指定的要求,那还是要收取一定费用,也只有这样才能良性循环嘛。

    扬州经济发达,白了就是有钱,当然有钱的地方,那还必须的有人,所以扬州从来就不缺人,可谓人山人海,这是边疆州县所不能比的,何况遭受重创的营州。看到忠义码头来往穿梭的民工,杨义心里有了想法,他想打这群民工的主意。

    在这个原始劳动力的时代,人口就是生产力,什么都离不开人口,要想壮大发展,首先要解决的人口问题,所以杨义想靠着漕河海运,将扬州的人口弄到营州,只有这样,杨义才有人口,才有力量去发展壮大的他的根据地,否则单靠营州现在这一两万人手,那是远远不够的,何况北方还有胡贼需要对付,这点人手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